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县镇人大 > 汉阴县 > 正文
“变”出来的脱贫致富路 ——汉阴县人大帮扶平梁镇太行村产业促脱贫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8-05-16 15:21作者:陈炳华 伍昆山来源:汉阴县人大
分享到:

三月的春风带着和煦的阳光,沿着平梁镇沐浴河顺路而上,油茶、花椒种植基地、中蜂养殖、菊花园等多个脱贫产业“多点开花”,人们忙碌在春耕的第一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蓄势而上的火热景象。而在2017年以前,这里还是交通不便、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十分滞后,群众增收渠道少的全县重点贫困村,如今,随着“三变”改革的扎实推进,太行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脱贫摘帽的新路子。

找准特色  瞄准市场  让产业成为脱贫强支撑

太行村位于汉阴县以西12公里,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641户2064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5户721人,该村地广人稀、山大沟深、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2017年初,被列为全市“三区融合”和全县“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开启了旧貌换新颜的变革之路。

脱贫致富,产业为先。为使当地沉睡的资源变成真金白银,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太行村两委积极学习和借鉴贵州省农村“三变”改革经验,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结合该村地理位置、历史发展、传统经验等实际情况,将养牛、花椒、茶叶、中蜂等中长期产业作为全村主导产业,助推该村脱贫攻坚从“输血式”向“造血式”发展。

同时,太行村先后组建了11个专业合作社、4个经营主体,为该村无资金、无技术、无劳力的“三无”贫困户稳定脱贫和村集体经济壮大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使“三变”试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只有让贫困户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看到希望,我们的‘三变’改革才算是真正成功了。”太行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岩这样说道。

2018年,该村计划种植花椒1000余亩,新栽油茶1000亩,菊花、油葵达200亩,食用蔬菜达400亩,全村养牛800余头,中蜂养殖近1000多箱……扶贫产业呈现出“长短结合、多点开花”的可喜局面。 

大户带动  “三变”促力  让利益联接更紧密

4月12日一大早,县人大代表、太行村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言勇正忙着照顾自己养的100多箱中蜂。他头戴防蜂帽,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查看里面蜜蜂的情况,蜜蜂们也不躁动,有几只飞起来在他身边绕几圈。

“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温和,蜜粉源植物丰富,又无工业污染,蜂蜜滋润香甜、味道可口、质量可靠,春末夏初也是摇蜜的最佳时节,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程言勇高兴的说道。

2017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陕西省农业厅一行来到太行村讲解中锋养殖技术,并为该村的贫困户送来了200多箱中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蜂养殖在该村快速发展,颇见成效,让不少贫困户尝到了的“甜头”。程言勇,便是带领群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后一年间,他先后多次前往省农业厅,主动上门求教中蜂养殖技术,并邀请他们前来指导培训,促使该村被省农业厅列为养蜂种植试点村,他本人也成为了中蜂养殖的“行家里手”。

2017年,程言勇成立的永胜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蜂养殖115箱,带动贫困户16户养蜂85箱,45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今年以来,先后有双河口镇黄土岗村、平梁镇酒店村、新四村、涧池镇王家河村等10余个村前往他的养殖基地考察学习,累计订购蜂箱200余箱。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入户指导蜜蜂养殖实用技术和实用知识,今年,他计划以合作社为平台,统一培训、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路,带动80户贫困户通过养蜂实现增收,把这项‘甜蜜事业’做大做强,让蜜蜂养殖成为太行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同样,在太行山茶厂,县人大代表、茶厂负责人沈桂述正忙碌着为春茶的采摘和制作调试新设备,这个有着10余年种茶制茶的传统企业,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800余亩老树茶成为了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摇钱树”。

该茶厂目前已吸收社员56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16名,建茶叶加工厂1个,茶枕工坊1个,产品展厅300平方米,茶枕、茶叶汽车靠垫等产业链在网上销售,500余亩富硒茶基地正大力建设中。2017年,太行山茶叶合作社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57个,发放工资200余万元,带动32户贫困户人均增收55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真正把茶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基金搭台 帮扶助力  让政府市场齐发力

“一头牛崽子买过来三四千块钱,两年后出栏,每头能卖到一万多,利益还是非常可观的。今年我计划把规模扩大到100头,东拼西凑投资了70多万,但通过产业金融合作社扶贫贴息贷款了40多万,虽然现在暂时还很困难,但我有信心。”太行村6组贫困户李科军坚定地说道。

据2017年底统计,太行村全村638户共有710头牛,是汉阴名副其实的“牛村”。2015年,在广东做餐饮生意的李科军看重了这个巨大商机,回乡养牛,从最初的几头牛到现在39头,他的牛场规模越做越大、技术越来越专业,2017年,在村支委会的帮助下他成立太行村养牛协会,并被群众推选为协会会长。

李科军的养牛合作社采取“协会+贫困户”模式,对想养牛、又能够吃苦耐劳、品行端正的贫困户,他通过不掏钱领养牛的办法来资助,养出生下的小牛归村民,大牛再牵回合作社,李科杰提供技术指导、供求信息、统一防疫配种和销售等服务,牛出栏后,根据市场价钱和村民四六分成,这样,村民也能从养牛当中获得最大的实惠。

“九叶青花椒繁殖容易、栽种简单,一亩地最少成活120株,生长快、结果早,挂果年限长,最慢3年正式投产,盛产期有20年以上,每亩成本仅1800元,纯利润600余元”。3月30日,曾兆敏正向前来参观学习的登天、新四等临近村三委负责人讲解花椒种植技术和利润前景。

从山头望去,一片标准化的九叶青花椒种植基地映入眼帘。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凉山坡。带来如此巨大改变的,就是村民曾兆敏,2016年,他从重庆学习到花椒种植技术,并将在外经商赚到的500余万全部投入到流转来的500余亩土地里,成立了陕西愚公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汉阴县平梁镇愚公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他又通过合作社产业扶贫贴息贷款了40多万,全部用于花椒养护维护,今年初,由于养护专业、技术到位,部分青花椒树已经开始挂果,预计到年底,部分花椒就能达效。

“我们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建设一个科学要素先进、生产经营规范、物流渠道完善、市场对接有效、示范作用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优质花椒种植示范园,建成标准化花椒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花椒4000亩,每年解决劳动就业岗位1000多个,实现产值500余万元。并对青花椒深加工,制作成干花椒、花椒油、保鲜花椒等产品,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曾兆敏信心满满地说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