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自身建设 > 机关建设 > 正文
【安人漫谈】深耕政工人事岗 践行初心守担当
发布时间:2025-06-16 18:16作者:唐晓天来源:
分享到:

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政工科科长,深感岗位虽小却系责任千钧,工作虽繁却连组织与干部之脉。多年的履职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琐碎中坚守原则、在平凡中践行使命,才能在积累中寻找成长力量、在沉淀中追寻梦想的蜕变、在挑战中书写不负时代的诗行。

“为组织把好关”是政工科的核心职能,必须要有“如履薄冰”的严谨态度。干部工作是组织建设的“源头活水”,把好“入口关”“成长关”,是政工科对组织最基本的忠诚。一是严审资格条件,守住“硬杠杆”。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公开招聘、干部调配中,资格条件是“铁规矩”。从年龄、学历、任职年限、入口资料到政治素质、专业能力,每一项都需对照政策反复核对,这既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干部个人负责。在2020年和2023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中,面对海量的考生,我们逐一审核每人的资格条件,对于部分考生专业与我们要求的专业类似但不完全相同以及国外留学毕业生报考的情况下,我们在咨询安康大学相关专业老师的基础上,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共同界定相关考生的资格条件后,向机关党组汇报并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考生并发布公告。这虽然只是一项工作中的一个环节,但如果不细致谨慎,发布公告后若面临考生的疑问无法作出权威的解答,将会面临着网络舆情风险,这将会给组织、给机关添“大麻烦”。二是细核档案信息,拧紧“安全阀”。干部档案是“政治生命簿”,“档案审核容不得‘大概’‘可能’,每一个日期、每一个印章,都是对组织和干部的双重负责。”近年来聚焦“三龄两历一身份”,牵头开展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累计梳理60余份档案,对出生日期存疑、经历断档等问题建立台账,通过外调函证、会议认定等方式逐人“清零”。印象最深的是一名85后的档案,入党时间未满18周岁,历经3次与本人谈心、5次查阅原始文件,前往毕业高中及相关党组织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发现当地对个人年龄的认定是满17岁后一般认定该人有18岁的年纪,最终我们向组织说明了情况,核准认定了该名干部的入党时间。三是实核重大事项,织密“监督网”。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是“政治体检表”,从首次填报的“手把手指导”到年度填报的“点对点审核”,始终坚持“程序规范、内容完整”的原则。特别是近年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要按照首次填报的标准来填,同时其中涉及4项内容要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来核实并截图打印,面对突然新增的工作,有的干部不理解,我们耐心地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对不会用手机APP的同志,我们都是协助下载并使用,对填写不规范的同志,我们都是逐一打电话并完善了相关内容,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帮助机关干部把好“律己关”,组织上多一分严格,干部就能少一分风险。

“为机关担好责”是政工科的重要职能,必须要有“精益求精”的极致精神。政工科是机关运转的“枢纽”,既要当好“设计者”,也要当好“执行者”“监督者”,让制度落地、让考核见效、让管理增效。一是扛好考核“责任状”。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是机关年度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体现了我们机关整体工作情况,关系着整个机关和干部个人的切身利益。多年来,我们政工科每年注重提前谋划,在年初制定《年度考核任务分解量化指标》,每月按照量化任务整理相关文档,同时着重收集特色亮点工作和加分项目的资料,在考核来之前我们有条不紊的将每月收集的各类文件整理归档,与考核组充分衔接,高质量完成考核组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多年来,我们人大常委会机关考核名次始终走在优秀的前列。二是建好制度“四梁八柱”。制度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而是落在地上的铺路石”,只有把漏洞堵死、把流程捋顺,机关运转才能更顺畅。结合机关实际,我们牵头修订《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科级及以下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实施办法》等10余项制度,重点破解“庸懒散”“中梗阻”问题。比如针对未请假情况下随意离岗、缺席会议的问题,我们已启动修订请销假制度,建立会议签到制,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予以约谈。针对年轻干部培养断层问题,建立“老带新”结对机制,明确导师责任清单。三是守好监督“最后一公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对新入职干部,必上“制度第一课”;对即将晋升的干部,必谈“纪律警戒线”;对制度执行中的苗头性问题,必做“咬耳扯袖”。2024年,由我们政工科牵头,安排7名科长作为老师,对新入职的10余名干部分别就人事、财务、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授课,使他们明确了提升思想、勇于担当、坚守底线、展现新时代人大青年良好风貌的努力方向。

“为干部服好务”是政工科的基本职能,必须要有“枝叶关情”的事业情怀。政工科是干部的“娘家”,既要办好晋升调配的“大事”,也要解决衣食住行的“小事”,让组织关怀渗透到干部成长的每个环节。一是注重在“晋升提拔”中讲原则、有温度。干部进步时,我们是“铺路石”;干部困惑时,我们要做“引路人”,既要严守程序,也要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信任与期待。曾有一名干部在职级晋升过程中,我们发现10余年前他提拔任科长时,在试用期期间调动工作,我们认真核实当年的现实情况,以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向组织部门和机关党组说明情况,最终作出该干部任正科的认定时间,并且成功晋升职级。二是注重在“调配流转”中谋全局、顾个体。组织工作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把干部放在合适的位置,是对事业负责;帮干部解决后顾之忧,是对人心负责,干部调配不是简单的“填空”,而是要让“人岗相适、人尽其才”。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统一招录公务员2人、事业单位1人,自主公开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3人,商调事业单位2人。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统一招录公务员1人、事业单位3人,商调事业单位1人,两年共新增干部13人。新招录的干部学历高、专业强,一名法律专业和会计类专业的干部,结合其专业优势分别协调调入法工委,预算监督联网中心,不到一年便在工作中崭露头角。商调的同志资历丰富,在县区经历多岗位锻炼,工作能力强,能够很快的进入工作角色,承担机关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注重在“福利保障”中抓细节、暖人心。从工资晋级、社保缴纳到生日慰问、生病探视,这些“琐碎事”直接关系干部获得感。牵头建立“干部关怀台账”,记录每位同志的生日、家庭情况,每逢干部住院,必上门探望;对退休干部,坚持“退休不褪色”,组织“荣退仪式”;对年轻干部,牵头成立“青年学习小组”,开展读书分享、基层调研,让机关成为“成长共同体”。

回首多年的政工科工作,深感“三个角色”贯穿始终:对组织,是“守门员”,必须坚持原则、不越红线;对机关,是“螺丝钉”,必须精益求精、默默奉献;对干部,是“贴心人”,必须将心比心、温暖可及。未来,我将继续带着“把每一份档案审清楚、把每一项制度落到位、把每一名干部服务好”的初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政工人的忠诚与担当。愿以“匠心”守“初心”,让政工人事工作既有“硬度”,更有“温度”。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政工科科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