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17 16:21作者:何文瑞来源: |
在段家河镇的阡陌田野与农家院落间,常见这样温暖的场景,几张板凳围拢,人大代表与村民相坐而谈,乡音俚语中,关于守护绿水青山的“金点子”层出不穷。随后,这些沾满泥土气息的建议,化作代表们积极履职、奔走督促的实际行动,最终在秦巴山水间精心“绣”出一幅幅生机勃发的生态“绿画卷”。
院坝会上汇聚环保“金点子”
在薛家湾社区五组的“五斤”农家小院,一场关于人居环境整治的院坝会热烈展开。“环境卫生不能只顾门前,屋后农具随意堆放也影响美观,得规整整齐。”曹庭武率先打开话匣子。“沟边那几个垃圾点得抓紧清理,夏天臭气熏天还招蚊虫。”“要加快建设化粪池,加强污水直排整治力度”“能不能多增设些分类垃圾桶?”……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毫无保留地表达想法。代表们一边仔细聆听,一边认真记录梳理。
“今年,镇人大打破常规,将代表联络站‘迁移’到户外,深入群众中间,以拉家常的亲切方式倾听民声、收集民意,这样既接地气,又没有距离感。”镇人大代表、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仲虎感慨道,“环境问题往往就藏在房前屋后、溪边路旁,这些‘金点子’都源自实际生活,最具实用性!”这些来自群众的真实声音,成为代表们提出高质量环保建议的灵感源泉。
推动建议落地使出“绣花功”
杨关来代表在走访中了解到,群众对开通城区到集镇的环保公交需求迫切,为解决出行难题,他深入调研后提出开通公交线路的建议。最终一条20余公里长的绿色公交线路贯通旬阳县城至段家河镇6个村。这条线路不仅方便了万余名群众出行,还大幅减少私家车使用,有效降低碳排放,实现了“出行绿”。曹勇刚代表带领村民探索发展“五小”庭院经济,即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养殖园、小农庄,动员村里的能工巧匠,利用废弃砖瓦、石磨坛罐等材料,因地制宜整治房前屋后环境。代表们不仅出谋划策,还带头参与实践,有力推动“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三大行动落地见效。农家小院摇身一变成为“美丽后花园”,既提升了乡村“颜值”,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刘朝代表针对群众长期呼吁建设集镇污水处理设施的问题,连续多年在市人代会上提出修建集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议。代表们密切关注项目进展,今年,集镇污水处理厂即将开工建设,届时将解决集镇200余户群众的排污难题。
正是凭借代表们强烈的责任感和“钉钉子”精神,他们成为环保行动的坚定推动者和监督者,让一个个“金点子”逐步转化为惠及百姓的“实景图”。
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代表们以“绣花”般的耐心与细致,一针一线精心“绣”出段家河镇的生态新面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的庭院经济点缀着村庄,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曾经泥泞的小路,如今已被宽阔整洁的村道取代,有效减少了道路扬尘;集镇污水变成清澈的涓涓细流;从解决出行难题的绿色公交,再到变废为宝、花果飘香的美丽庭院,一幅生态宜居的“绿画卷”正在段家河镇的青山绿水间缓缓铺展。
如今,段家河镇的人大代表们依然步履不停。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担当,让一个个在“院坝会”上诞生的环保“金点子”,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持续为这幅生机盎然的“绿画卷”增添绚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