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6 10:46作者:王忠军来源: |
发展大局所在,就是人大履职重心之所在。村庄变美了,河水清澈了,道路通达了,渔民丰收了……沿着高滩镇龙湾村成长历史的脉络便能清晰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留下的光辉印记,龙湾村的华丽蝶变凝聚着一代代人大代表接续奋斗的力量,也是镇人大立足人大职能定位,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缩影。
龙湾村位于紫阳县南部,近年来,这个曾以“柴草乱堆、广告乱贴、禽畜散养”为标签的山区村落,如今已蜕变为“白墙黛瓦映青山、竹篱茶园绕村郭”的生态宜居示范村,其转型轨迹成为紫阳县推进生态振兴的生动缩影。
代表接续奋斗 助力山村转型“化茧成蝶”
“咱们村以前祖祖辈辈都是靠土地吃饭,那个时候困难得很,是老唐书记等干部带领龙湾发展起来的。”龙湾村民老杨忆往昔道。被村民们亲切称呼为“老唐书记”的唐家武当了10年的村书记,是紫阳县高滩镇人大代表。他深知漂泊不易,立志要让群众安居乐业。上任之初,他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以唐家武为代表的领导班子大力发展旅游业,改造农房,龙湾村由此成为“会呼吸的田园”。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亢宗华、周慧英等一届又一届人大代表,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接过接力棒,在前人的基础上接续奋斗、开拓进取,全力助推龙湾村新农村建设、文旅产业链发展。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建议等环节的助推,改造农房287户,打造景观节点23处、小广场3处,生态停车场2个。2024年吸“粉”3万人,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增收180万元。
建议落地有声,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茶园升级改造,特色茶种引进,打造茶文旅品牌,对龙湾村未来的发展十分有益。但是,几百亩茶园太小,缺少建设用地支持,发展空间太小,周边配套不全,优质企业不愿意进入。能不能腾退出一片天地,让龙湾的茶文旅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仅对咱们村现有农地、村庄内外、道路、水体等公共空间开展由乱到治、由不够规范到规范化的建设还不够,得加大举措治理来优化公共空间。”龙湾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内,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村干部和村民齐聚一堂,热火朝天地交流着如何更好发展龙湾村。
为了群策群力把龙湾茶文旅发展起来,镇人大积极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还组织代表们下村庄、进网格,通过走访选民、召开座谈会、专题调研等形式,详细了解村民对于龙湾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先后在县人代会、镇人大代表会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规划建设的建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强化规划引领,推进美丽农居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高滩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建议》等。
在代表主动融入大局、建言献策,持续跟踪对接龙湾村规划建设下,通过多方的协调推动,龙湾村有序将800亩土地经营权收归集体后再发包,持续开展农房集中新建,逐步腾退28家小散企业,建设水产养殖经营区、茶园风光带,引入资本雄厚企业做精做强产业,让每一块地、每一片水都“指向”茶文旅。
实事落实见效 绘就人居环境“和美画卷”
乡村振兴,环境是底色。茶文旅的出圈需要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通过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友好的美丽乡村新面貌来助力茶文旅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赋能茶文旅环境大幅提升也离不开人大的示范带动、持续监督。
近年来,镇人大一直秉持“老百姓盼什么,我们就要干什么”的理念,积极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票选制度。在代表会上,代表化身群众“代言人”,以“民声”定“民生”,票选出十项群众所急、所盼的民生实事项目,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龙湾自来水管改造建设入选了2024、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有效提升了供水设施改造。同时建立全过程问效监督机制,紧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立专项监督工作小组,组织人大代表、村干部参与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监督,采取现场视察、听汇报、提建议、督整改等形式紧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加速龙湾茶文旅环境美丽蝶变。
大笔绘新图,乡村日日新。高滩人大将持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持续助推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展现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乡村现实模样,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绘就更加和美的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