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学习交流 > 正文
【七一光辉催奋进 人大担当谱新篇】赋能代表履职 凝聚发展合力——市人大常委会多维度助力代表履职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7-03 16:53作者:程静来源:
分享到:

作为一名步入人大工作刚满两年的“新人”,从最初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陌生懵懂,到如今逐渐熟悉其运行脉络,我的心中时常会有一个疑问:在大家眼中,人大代表是怎样的形象?

是人民大会堂里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庄严身影?是田间地头记录民意的忙碌脚步?还是伏案提出建议的专注神情?我想,答案或许都是!

人大代表,这个光荣而特殊的群体,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百姓,他们既要“上接天线”,深刻理解大政方针;又要“下接地气”,精准反映社情民意。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对代表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市人大常委会为代表履职赋能的“多维度方案”。

代表培训强基固本 提升履职“硬实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培训作为代表履职“第一课”,构建覆盖全员、贯穿任期的“充电蓄能”体系。

每年围绕宪法法律、履职实务等主题,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全覆盖履职培训,各委室结合工作重点,采取“小规模、专业化”的模式,组织代表参与专题培训,推动代表从“入门”到“精通”。换届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5期,覆盖代表460余人次。去年,“全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训基地”在市委党校挂牌成立,依托党校优质教学资源,为代表提供稳定、规范的学习平台,让代表持续提升履职本领。

“三个联系”搭台引路 畅通履职“快车道”

代表履职,关键在“动起来”“沉下去”。市人大常委会深化“三个联系”机制,让代表在履职实践中听民声、解民忧。

在刚刚召开的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26名市人大代表线上线下列席常委会,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与代表联系的创新之举,在随后召开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情况的专题询问上,两位代表直击反诈痛点,“如何进行涉诈风险安全评估,从源头上防范诈骗风险?”“针对老年人群体,如何加强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具体做法有哪些?”等提问,道出群众心声,相关部门现场回应。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聚焦中心工作,坚持代表小组“五个一”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以代表小组为依托,组织代表深度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调研和视察等活动。两年来,36个市人大代表小组共开展小组活动288次,发现问题656个,提出意见建议713条,形成调研报告195份,为民办实事372件。

代表履职动起来了,如何沉下去?关键在用好代表联络站上。目前,全市建成代表联络站895个,探索推行代表公布“二维码”亮身份,引导进站履职、为民办实事。两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代表家站联系选民13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5万余份,解决问题1.2万余件,这些数据背后,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鲜活呈现。

代表建议闭环管理 激发履职“真效能”

“代表建议是‘民生清单’,更是‘履职答卷’。”市人大常委会推进“提交办督评”五步闭环工作机制,实现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坚持“会前培训+双审核”从严把关、“线上+线下”精准交办、“领导领办+三次沟通”推动落实、“重点督办+归口督办”督出效果、“背对背测评+公开晾晒”接受检验,加强与代表的互动交流,让代表从提出建议到参与办理,推动“办好一件建议,解决一类问题”。换届以来,代表共提出代表建议1196件,其中873件已办结,今年提交的323件正在办理中,一批批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解决。

讲好人大代表故事 展现履职“新风采”

2月8日晚,安康剧院掌声雷动——市人代会期间,“投身‘三个年’·人大代表建新功”“双岗”履职讲述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走上舞台,讲述自己的履职故事,一幕幕催人奋进的场景、一个个触及心灵的故事,让履职成效“可见可感”。

“讲好代表故事,就是传递民主声音。”在市人大“一网一微”上,“代表风采”“代表活动”等专栏,常态化宣传代表的履职事迹;在市级媒体开设的《看见》专栏,报道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基层治理等典型案例,彰显了代表履职风采,扩大了民主实践影响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代表履职的“厚度”,决定着民主政治的“高度”,更丈量着民生福祉的“温度”。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做代表履职的“坚强后盾”,持续完善培训赋能、活动搭台、建议督办、宣传激励机制,让每位代表都能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在推动发展中彰显价值,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汇聚更磅礴的民主力量!

(作者系工委支部程静)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