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学习交流 > 正文
【七一光辉催奋进 人大担当谱新篇】扎根乡土青春“驻”梦:以微光点亮初心
发布时间:2025-07-03 17:40作者:汪紫薇来源:
分享到: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从跨出“校园门”到迈入“机关门”再走进“百姓家门”已近一年时间。还记得一年前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安康?”我的回答是:作为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人,我亲身感受着安康的变化,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我渴望投身于这座城市的建设,让这份幸福延续下去。很幸运,我来到了市人大,一个肩负着城市发展、人民福祉重大使命的机关单位。同时,我也代表机关来到岚皋县南宫山镇西河村驻村,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蹲苗”之旅。

如今我在村里任职已经半年多,从“象牙塔”到“大熔炉”,我逐渐读懂了那句“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驻村期间那些让我“动心”的时刻。

今年年初是我经历的第一件事,社会爱心组织“丽姐助学”来到西河村,为28名中小学生送来了学习物资。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些孩子的家中时,看见了孩子们在简陋的木桌上写作业,灯光昏暗,尽管烧着木柴,但仍透着丝丝凉意。其中,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让我印象深刻。她天生缺失左臂,穿着单薄的秋季校服,用一只手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我试图帮她拿起捐赠的学习物资时,她却已经稳稳地用一只手托住了所有东西。她抬起头,对我微微一笑,这是我的第一次“动心”时刻。此刻,这些孩子虽身处困境,但他们依然努力地追求知识,追求未来。他们的坚韧和努力,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作为一名驻村青年,我应以他们为榜样,用知识和行动,助力他们点亮前行的道路。

第二件事让我读懂了“驻村队”三个字的份量。驻村以后,我和村副支书一起到村里的老人家里协助办理养老保险认证,村上的高龄老人大多耳背、眼花,行动不便。整个认证过程中,沟通困难重重,很难精准地按照认证流程完成照片拍摄。但是我从未感受到我们副支书的不耐烦,他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搀扶着老人,事无巨细地引导老人们完成每一个动作。尽管老人们耳背,沟通不便,但从他们那信任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无声的理解。当手机按下脸部识别后,每一位老人都耐心地配合着我们,结束后他们也露出了感谢的笑容,这一刻我“心动”了。村民们的真挚感谢、朴素笑容,都会让我感受到“基层”二字的重量与温度。“驻村队”三个字,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我作为一名驻村青年只有真正走进村民的心里,才能读懂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最后一件事,是我驻村以来经历过的最大挑战,也是让我“动心”的又一时刻。近期由于降雨不足,导致村上日常用水出现短缺困难。我们驻村队跟着村干部们一起上山寻找水源,每个人都扛着沉重的工具,山路崎岖不平,每一步都像是在和大地较劲,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脊背,可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但当我们看到前方那抹山泉的清影时,所有的疲惫感都烟消云散了。我们将这里的水源引入到蓄水池中,为村民的日常用水做好了保障。这一刻,我真正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深刻体会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村民们世世代代守护着这片土地,深深扎根于此,为了幸福美好的明天不断努力着。而我,作为一名驻村青年,明白驻村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和村民们一起,守护这片土地,点燃他们的希望。

人大青年担使命,山海深处践初心。驻村期间,明白了作为青年人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也使将初心延续下去的信念越来越坚定。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与其说是在帮扶村民,不如说是他们用大山般的坚韧、清泉般的纯粹,教会我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乡村振兴之路还在延伸,但我知道,只要捧着一颗真心前行,定能走出一条繁花似锦的康庄大道。

(作者系工委支部汪紫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