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14 09:01作者:来源: |
近年来,紫阳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富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茶叶、魔芋、中药材、林下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扶贫发展格局。产业发展不均衡,创新力量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制约着产业经济发展。究其根本,是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文化水平低、体力不足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已经成为人口的主要群体,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建议建立起“扶贫+大学生+X”人才引进机制助力脱贫攻坚。以提升村级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创新村组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安康籍农林畜牧、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大学生为对象,建立起“暑期实习、择优招聘、自主创业、兼任村职”等定向招聘机制。“X”代表大学生到村后的工作角色,它包括“产业技术带头人、经济发展领头人、村组工作接班人。”
建议:
1、招聘与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相符的大学生人才。一是按照各村产业发展需求招聘大学生。二是明确三年服务期限的管理制度。确定将村级产业发展规划与个人年度工作计划相结合。三是根据考核成效制定阶梯型薪酬分配方式,激励内生动力。
2、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创业舞台,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是为便于开展工作,组织贫困户发展产业,大学生到村兼任村三委班子副职,并结合产业扶贫和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年度考核。二是建立金融扶持政策,提供创业贴息贷款。三是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制定具体扶持计划和优惠政策,培育优质创业项目。
人才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建立“扶贫+大学生+X”人才引进机制,一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创业平台,既是村组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探索,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和稳定增收。二是不仅为紫阳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更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优秀的后备力量。
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
代表:李 奎 紫阳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