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自身建设 > 机关建设 > 正文
我在西河这一月
发布时间:2018-04-08 14:14作者:余代根来源:安康日报
分享到:

脱贫攻坚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根据安排,从今年3月开始,我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包抓帮扶的岚皋县南宫山镇西河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3月初,市人代会胜利闭幕,我承担的会议服务工作顺利完成后,第二次背起行囊离家(第一次是走出大山求知学习),和第一书记、机关驻村工作队长朱荣军一道,到了西河村。

车行驶了近两个小时,来到西河村口,这时天空开始下起小雪。随着车辆在一段段水毁悬空的通村道路上行进,映入眼帘的是浓阴绵长的狭沟、寥寥无几的土地和星星点点的人家。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村活动室,这时山上已经是白茫茫一片。看来西河村脱贫攻坚,迎接我们的是一场“严寒”的考验。

简单吃过午饭后,西河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长鲁绪彬便召集“四支队伍”干部召开会议,讨论2018年帮扶工作计划。西河村是深度贫困村,县上已经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规划,朱书记和其他同志事先都做了大量调研,会议很快就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一是抓产业建设,发展养猪大户10户,全村养猪2000头以上;发展养鸡大户20户,全村养鸡3万只以上;发展中蜂养殖1000箱;巩固提升3000亩厚朴林培育管护。二是抓“两房”建设,完成139户贫困户搬迁和7户危房改造工作任务;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美化改造村道周边民房66户184间,实施绿化2000平方米。三是抓新民风建设,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孝、俭、勤、和”等文化墙10处。

此后的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3月14日凌晨2点41分,父亲给我打来电话说,母亲咳嗽严重,让我回家带母亲看病。我给父亲说,我到村才第二周,很多情况还不熟悉,村上的产业建设等不得,工作抽不开身,让母亲自行去医院检查,父亲轻轻地挂掉了电话。

我深知,68岁的父亲腰弯背驼,已经三四年没有出村了。母亲没有文化,独自一人不能办理住院手续,接到安康住院还要去县里开手续,这些必须有人协助。好在同事帮我找到了镇卫生院院长的电话,我请院长帮我安排母亲住院事宜。近二十年来,家人、朋友们都是这样默默地支持我的工作。

安排妥当后,我便和朱书记一起入户走访调研。

上个周,我和朱书记先后到县委组织部、宣传部、交通局和脱贫办等单位,就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民风建设、水毁道路修复和驻村扶贫工作进行了汇报对接,力求相关单位给予项目支持和工作指导。镇党委也以正式文件,将西河村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缺口等问题向市人大办公室写了专项报告。

市人大办公室收到文件后,及时送请常委会领导审阅。为确保把项目做到点子上、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3月21日秘书长到村后,对我们提出的通组砂石路建设、水毁河堤修复等项目逐一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来到最为边远的贫困群众余美成、余周礼家中,查看其生产生活情况,鼓励其自力更生发展主导产业,通过政策帮扶和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目标。晚上,秘书长与我们一同住在村上,体验驻村生活,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3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机关又有两名领导到包联户交友走访。

吃过早点后,我第二次来到我包抓的贫困户覃仁贵家中,与他对接帮扶工作计划。根据安排,我一共包抓5户贫困户。李发胜一家4人外出务工,我电话进行了沟通,还发了短信鼓励他安心打工挣钱,年底回家把搬迁安置住房好好装修一下,争取今年脱贫摘帽。其他4户我都逐户走访,李双松计划养猪100头、发展红椿育苗100亩,覃仁贵4人外出务工,张明2人外出务工,肖建平1人外出务工,经济收入都有保障,脱贫都有底气。

下午,我和到村领导一起回安康。路途中,我反复思考驻村一月的所见所为:秘书长带头,办公室、农工委领导先后3次进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机关9批次36名干部到村开展结对交友帮扶活动,为贫困群众办协调就业、购买鸡苗、赠送药品等实事19件;我和朱书记一起走访贫困群众33户86人次,其中到革德双等8户群众家中两次以上,累计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100余张,与省、县、镇帮扶单位一道组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次、畜牧养殖技术培训一次。村上三大建设按期推进,水毁公路修复27日正式开始施工,8户养猪养鸡产业大户圈舍建设已经启动,4户群众危房改造已经完成,村道绿化和2处新民风文化墙完成设计……

虽然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在走访中我发现个别群众产业建设启动时间安排过晚,稍一拖延便过了时令。回家路上,我给村支部书记王文魁打了个电话,请他抓紧督促群众启动猪圈、鸡舍建设。

一个月来,我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感知农家的人与事,体味农民的苦与求,学习农人的智与为,并尽心用情帮助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