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县镇人大 > 白河县 > 正文
大山深处扶贫队——白河县人大机关驻村帮扶贫困村工作小记
发布时间:2018-12-25 09:45作者:谢建华 阮月心来源:白河县人大
分享到:

 

  时至岁末,迈步白河县宋家镇双喜村,随处可见乡村的美丽和活力。新建的村级服务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杨家湾贫困户集中安置点主体竣工,春节后将可入住、宋大路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动工……谁能想到,两年前,这个地处陕鄂边陲的后高山深度贫困村还是丝毫看不到脱贫希望,村级主导产业不明确,户上致富项目不具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恶劣。“是县人大机关的帮扶,彻底改变了我们村!”双喜村党支部书记李干说道。“修路、搭桥、建公厕、加固延伸河堤……好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们都帮助我们实现了”,双喜村三组组长吴明国说道。

  两年前,根据全县扶贫工作总体安排部署,白河县人大机关的扶贫村调整到宋家镇双喜村,机关28名帮扶干部在新一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益新的带领下,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实事求是,按照“问题导向精细化、脱贫成果精益化”的总体工作思路,驻村以责,帮扶以心,通过精准施策增强“造血功能”,致力真帮实扶,着力破解难题,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摸清穷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驻村伊始,白河县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员与镇、村干部蹲下身子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调查摸底双喜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村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和巡回宣传精准脱贫政策等形式,精准识别贫困户192户581人。人大机关全体干部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选准发展项目,制定发展规划,共同为双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出谋划策,寻找脱贫途径。

  怀着强烈的民生情怀,县人大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贫困户家中,一对一地了解结对家庭的实际情况,与困难户面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的难点、热点问题,根据困难群众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帮思想、帮技术、帮财物、帮服务、帮项目、帮致富,形成了一股股爱心帮扶的涓涓细流。通过努力帮扶,2017年,脱贫19户84人,今年已确定脱贫33户144人。

  为从根本上扭转了双喜村“村级主导产业不明确、户上致富项目不具体”的被动局面,彻底解决群众无稳定的、持续的收入来源问题,扶贫工作队与镇村干部一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共同确定了“以茶叶为主的长效产业加传统种养殖”的发展模式,按照“扶贫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富民产业走,富民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思路,制定产业奖补政策,采取富带穷、强带弱的抱团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激发内生动力。

  目前,双喜村已成型标准化茶园4100亩,其中生态茶园1200亩,有标准化的茶叶制作车间,有专业的茶叶合作社式茶厂4家,年产值达430余万元,成为双喜村的主导产业,可有效带动全村百姓稳定增收;全村发展养蜂300余箱,种天麻800余窑,魔芋500余亩,甘蔗、油葵、香菇、木耳等种植业均有不同程度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传统养殖猪、牛、羊鸡的基础上,发展有散养黑猪、野猪、大雁等,实现了养殖业产值300余万元。可以说,这种“以茶叶为主的长效产业加传统种养殖”的发展模式,切实帮助贫困户找到致富发展的路子。

  劳务经济仍然是当前农村的龙头。对于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困难群众,双喜村坚持做好引导和培训,县人大机关帮扶干部也定期与务工人员电话联系,了解务工情况,叮嘱务工安全。现全村常年本地务工人员120人,外出务工人员292人,年收入达950万元,有力助推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

  新民风建设是扶贫扶志的一项重要内容,县人大扶贫工作队进驻双喜村后,坚持经常性开展新民风教育活动,积极筹措资金3万余元救助贫困大学生,积极协调省旅协、网安协、中华网、普拉多大队等公益组织深入双喜村开展“精准扶贫、走进白河”公益活动,捐物20余万元。同时,制定村规民约,引导和鼓励村民摈弃“等、靠、要”错误思想,努力营造勤劳致富、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浓厚氛围,以优良民风助推脱贫攻坚。

  真驻实干,真情帮扶。两年来,县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们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找项目、引技术、抓培训,用实际行动落实帮扶措施,努力为所驻村办好事实事。县人大机关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新建村服务中心1个,安置点1处;新修产业路1.2千米,延伸路1.5千米,硬化水泥路2.7千米;新修通车桥1座,便民桥8座;新修新修河堤两处2千米,新修饮水坝,蓄水池各1处;铺设饮水管道4千米,新建公厕7座,垃圾池15个;改圈30处,拆除旱厕12个,拆圈9处,这些实实在在的扶贫举措点亮了贫困户的致富“明灯”,加快了宋家镇双喜村的脱贫步伐,为2019年整村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