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17 10:15作者:李谢军 王华艳来源:紫阳县人大 |
她在茶园长大,在茶堆滚大,二十年如一日,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一个企业,撑起了无数茶农的希望。她就是紫阳县和平茶厂女掌门 、省十三届、市四届人大代表曾红梅。
临危受命 勇挑重担
1999年春正值茶忙时节,正在西安上大二的曾红梅接到家人电话,父亲病重,无法支撑茶厂经营,速回家。作为家里的老大,她不得不选择退学回家,一边照顾重病的父亲,一边支撑着茶厂的运转。一个柔弱的小姑娘硬生生地被逼成了“汉子”,清早把加工好的茶叶背到市场上卖,下午收鲜叶,晚上在车间加工,还要抽时间到茶山查看鲜叶长势。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对一个刚走出校门,毫无任何企业管理经验的弱女子来说,支撑一个企业运营已经很不容易了,加上父亲病重,员工对茶厂发展失去信心,茶厂前景堪忧。记得有一次,几百斤的成品茶要租船运到县城,已经凌晨1点多了,员工们拖着、闲着,耗着时间。那时,她茫然无助,但也别无选择,硬是咬着牙自己把茶叶一袋一袋地扛到河边的船上。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坚毅中和倔强中,她赢得了员工的支持,茶厂逐渐好转。2001年,紫阳县第一届茶文化节上,紫阳和平茶厂生产出来的毛尖茶斩获“茶王”称号。曾红梅后来说:“紫阳茶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继承好、发展好是我们一代代紫阳人坚守的梦想。目前紫阳茶还存在规模小、经济效益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等难题,我既然回乡接手了茶厂生意,再艰难,我都要把它做下去。”
大胆革新 建立行业标准
2000年前后,紫阳富硒茶没有固定的门店,产业规模小且分散,都是县内自产自销,经济效益低,外来的假富硒茶乘虚而入,不断侵占茶叶市场,紫阳富硒茶生存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危机和挑战。曾红梅大胆革新,走品牌专卖路线,勇做“吃螃蟹的第一人”。2002年初,她在紫阳县城开了第一家茶叶专卖店,专门经营紫阳和平茶,生意出奇的好,经济效益也好于以往的散兵游勇,年底她又在安康开了第二家专卖店。商海沉浮,她越发的感觉到知识的匮乏对发展的限制,光靠一腔热血和勇气是很难打出一片天地的。为此,她抓住一切机会,走南闯北寻师学艺,到中国茶叶研究所学习,到南方的产茶区去调研取经。学习中,她的眼界宽广了,认识水平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她清晰的认识到,紫阳富硒茶发展到今天,必须要有规范的行业标准,所有茶企业必须在这个规范的标准下良性竞争,协作发展,才能把紫阳富硒茶这张名片做强做大。为此,她利用3个月时间跑遍全县每个乡镇的产茶区,进行调研采样,向茶农了解情况,检测茶叶成分。从2005到2012年,历时7年,在她的不懈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下,紫阳和平茶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终于建成了,茶叶的品类从只有紫阳毛尖发展到紫阳富硒绿茶、紫阳县红茶、紫阳白茶三大门类37个品类。紫阳和平茶终于结束了蛇皮口袋包装销售的时代,实现了标准化聚乙烯食品袋密封包装、恒温恒湿储藏,延长了茶叶的储存时间,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到2014年,和平茶厂专卖店发展到了24家。同时,启动了网上销售与推广平台,在西安建立了网络运营中心,开设天猫、京东旗舰店,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推广。2017年,曾红梅也赢得了个人荣誉,被选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省十三届人大代表。
关注舌尖安全 做绿色有机良心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曾红梅常说:“茶叶是喝进肚子里的东西,事关人身健康,不能昧了良心。”入道20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绿色、有机、健康的发展理念。为保证茶叶品质,她从2015年起开始建立“茶农档案”,定期组织茶农进行茶园管护、茶叶采摘、茶叶安全等相关知识培训。使生态、绿色、有机的生产理念深入人心。2018年,历时4年,紫阳和平茶厂“茶农档案”建立完成,涉及1200余户近4000人。茶厂凭身份证收购鲜叶,一旦发现有人使用农药、除草剂等违禁药品,将拉入黑名单,永不收购其茶叶。同时,与茶农签订收购协议,保护价收购。这不仅保证了茶叶品质,也维护了茶农利益,提高了种茶积极性。“功夫不负有心人”,紫阳和平茶叶陆续通过了SC认证、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有机认证,2016年欧盟会时,紫阳县富硒茶在全国5000多家茶企中脱颖而出,其中和平红茶被选为欧盟会的礼宾茶。
在参加各级人代会时,她也多次呼吁,要关注食品安全,加强食品行业的监管执法力度,动员社会参与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效能,降低舌尖安全风险。
授人以渔 展现人大代表担当本色
在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作为人大代表的曾红梅,义不容辞投身其中,展现了人大代表的担当本色。和平茶厂在帮扶贫困户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她动员公司员工深入走访调研,密切与贫困户交流沟通,帮助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借助“三变”改革政策机遇,流转贫困户土地发展茶园,推进奖补政策,对种茶大户、产业致富能手奖励有机肥。在城关镇和平村、双坪村、富家村、洞河镇马家庄村对点帮扶100户贫困户发展茶叶产业,通过技术指导,优先收购鲜叶,严格监控茶叶品质,对点帮扶初见成效,示范带动作用明显。2019年通过入股分红,鲜叶价格补助,户均增收2500元。成功解决了贫困户无技术,无动力、无信心问题,达到了稳定增收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曾红梅说,“和平茶厂现有3条生产线,年需鲜叶120吨,茶厂和专卖店可提供60个就业岗位。任何人只要有发展意愿,和平茶厂将从茶叶建园、茶园管护、鲜叶加工、茶叶销售、茶厂用工、市场信息服务等全方位提供支持和帮扶。在接下来的帮扶中,我们将继续坚持扶智扶志,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只有自身有意愿发展了,才能真正走出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