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30 12:02作者:彭进军 刘小娟来源:汉阴县人大 |
张元江——陕西省安康市第四届、汉阴县十八届人大代表通过联系选民联系群众三部曲,创新“扶贫+环保”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代表联系群众、聚力困难贫困群众增收、优化环境双赢的生态扶贫新路子。
联系广泛:身体力行环境保护
面对汉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新定位,他积极身体力行倡导保护水源地,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博元公司创建之初,同时成立了“博元公益”爱心组织。张代表带领公益志愿者到全县走村入户,分环保公益、扶贫帮困、助学帮教、敬老爱亲四个主题,经常性开展慈善活动。几年来,先后发放倡议书5万余份,发放环保餐具15000余套,巡回展播“拒绝使用一次性纸杯”专题片200余场次,向城乡群众发放玻璃杯20万只,策划组织公益活动900余场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总行程达14000公里。2014年,他综合思考,向县人代会提出了《关于加强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建议从环保宣传、项目争取、治理重点等8个方面提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为推动全县环保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联系成果:探索形成“博元公益”
汉阴作为一个全国贫困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北山区,常住人口多为5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这些人劳动能力低、身体素质弱,没有稳定收入、居住环境条件恶劣,且长期的贫困让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缺少改善生活的想法和动力,有了一种“既穷就穷”的消极观念。加之农村信息渠道不畅、基础施舍不齐全,部分农户缺乏环保意识,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随意乱扔到河道中、路边,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水源污染尤为严重。经过长期的走访调研、讨论思考,张代表意识到,单靠宣传去动员教育群众保护环境的作用有限,必须寻觅一种新的有效的群众乐于接受的办法。2016年年初,他最终确定用“精准扶贫·环保先行”作为博元公益项目重点来推动实施,首批在汉阴县城关镇三坪村、观音河镇中坪村进行项目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同年,他结合实践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关于在全县推行扶贫+环保模式推进环保工作的建议》。
联系深化:践行“环保+扶贫”
2016年,根据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张代表带领博元实业进一步完善了扶贫机制,出台了博元精准扶贫·环保先行项目方案,明确了帮扶目标,从调研到引导,从试行到调整,从实施阶段到升华阶段,建立了更加详细可行的考核机制。通过博元公益志愿者与帮扶对象的共同努力,转变“给、要、拿”的传统扶贫方式,让贫困户有尊严的接受帮扶。同时,对水源地保护、环境治理构建稳定的人员维护体系,能做到按时按量维护,最终达到环境保护与扶贫帮困合二为一,实现扶贫加环保双赢的目的。
2016年公司投入100万元启动“精准扶贫·环保先行”项目。脱贫攻坚以来,每年再拿出100万元生态扶贫基金。截至目前,在汉阴县水源地所在的24个贫困村,先后聘请160名贫困户群众组成“御源军”,签订《垃圾清运保洁协议》后,统一培训、统一服装、统一工具,分段负责环保宣传、垃圾清运和日常保洁等工作;建立健全监管考核制度,由博元公司支付每人每月1000元劳务费,并实行月月考核,确保“御源军”人员责任区内零垃圾。年底还进行一次评选,把工作扎实的贫困户请上公司年会舞台,进行表彰奖励。在张元江代表的带动下,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成功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环境优化双赢的生态扶贫路子。
“我们通过捡拾河边垃圾,每月可以领到1000元劳务费,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感受到了自我价值,感谢张代表有尊严的帮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家住观音河镇中坪村贫困户张汉群开心地说到。
2018年初,张代表并不满足,开始在汉阴部分贫困村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置换驿站”,通过制定分类标准和置换标准,将可回收垃圾统一回收在置换点,以积分兑换博元公益提供的生活日用品和学习用品,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分类收集,提高群众环保意识,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真正做到变废为宝,让资源实现二次价值和有效利用。目前,张代表已在四个镇筹建“垃圾分类回收置换驿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做社会公益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可以带动一群人。一群人的力量被认同、放大、传播,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张代表坦言,“自己会锲而不舍,联系动员组织更多的群众,始终如一地做下去。因为,这正是人大代表应尽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