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3 11:53作者:袁明双 胡承儒 魏恩莹来源:岚皋县人大 |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最了解群众所需、基层实情。面对易地搬迁733户2405人这样繁重的搬迁后扶工作,岚皋县民主镇明珠社区党总支书记、县十八届人大代表曹刚平始终把党的建设贯穿此项工作的全过程,把人大代表履职与搬迁群众需求紧紧贴在一起,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管理服务,通过半年来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搬迁后扶、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社区治理等方面积极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亲力亲为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与人民群众手牵手、心连心的最佳表率。
多途径促进群众真正融入。一是推进社会管理融入。在下河坝安置小区成立党支部,挂靠明珠社区党总支进行管理,建立起一级党总支(社区)、二级片区(或安置点)、三级楼栋(或院落)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全覆盖、零盲区。二是力促生产生活融入。坚持“原籍管理林和地,安置地负责房和人”的原则,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搬迁群众就学、就医、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都能在社区得到解决。三是厚植情感文化融入。坚持从新民风建设入手,广泛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搬迁群众加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多元化打造党群服务品牌。一是优化功能布局。将明珠·睦邻之家与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统筹布局,一体化建设,一站式服务的“睦邻之家”综合体。2020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受到各级好评,被誉为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二是建立“两厅六中心”功能格局【 居民议事厅、多功能厅,党群(代表)、便民、就业、电商服务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成长中心 】,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一门办结。三是完善共治体系。推行“一核三方”协同治理模式,“一核”即社区党总支核心引领,“三方”就是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三方联动的管理体系,实现共建共商共治共享。四是规范社区管理。按照社区公共事务去行政化的思路,整合优化各类服务资源,根据群众需求,向社会购买服务,实现了管理型社区向服务型社区的转变。目前,引进社会服务机构5家,为辖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项目化”的公益服务。
多举措破解搬迁群众就业难题。一是建立动态就业基础数据库。充分利用就业服务中心平台作用,以户为单位建立搬迁对象基础信息数据库,动态掌握搬迁群众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等信息。二是推动两业促增收。积极鼓励搬迁群众嵌入到镇域猕猴桃、香椿、特色养殖等10余个市县级农业园区利益链中,实施园区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收益。促进安置点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到安置点周边的富岚工艺品、优荣多制衣、民主镇巧妹子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截止目前,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300余人。三是精准培训稳就业。通过创办搬迁夜校,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开展 “问需式”“订单式”培训,实现 60%以上的劳动力稳定就业;通过培育孵化“电商+”新业态,建成民主镇微商电商联盟。下河坝安置小区党支部联同镇政府、县妇联、县电商办、格莱珉银行等相关单位及企业在睦邻之家先后举办了手工艺品、抖音拍摄、女性创业贷款、电商、生活技能和生活方式适用性等方面对搬迁群众进行了五次赋能培训,培训搬迁群众237人,极大的解决了搬迁群众稳定生活和就业增收。
多方位紧贴群众需求解决问题。一是建立搬迁群众底册台账。下河坝安置小区党支部联同镇社保站、物业、派出所对安置小区的住户进行了全面走访,了解情况,摸清底子,详细核实信息,建立搬迁户档案底册台账。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建立走访联系制度。下河坝安置小区党支部定期会同物业,城管,楼长对搬迁社区公共场所,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对特殊困难搬迁群众家庭进行定期走访,发现问题及时会商,妥善解决。比如:在走访核实发现的下河坝安置小区5户贫困户因病、因残、因学生活困难家庭,立即协调镇民政所每户解决2000元临时救助。成功调解对小型儿童游乐设备占用下河坝公共活动场所矛盾,让下河坝安置小区广场的居民活动摆摊两不误。对安置小区希望城三号楼主管道破裂,楼顶乱搭乱建等问题及时妥善处理,让问题就地化解,困难就地解决,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群众搬迁后的问题并不比搬迁前的问题少,“后搬迁时代”为基层干部提出了全新的时代课题,我将一如既往,不辱使命,精细“答题”、精准“破题”,真正让贫困群众搬离世代“穷窝”,拥抱全新生活。这是基层人大代表的心声,也是曹刚平掷地有声的履职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