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5 16:53作者:万百惠来源: |
敬老,他常怀感恩之心;爱老,他倾注赤子之情;助老,他常践实干之行。踏入养老服务行业9年来,他是家人眼中的“偏心人”、同事心中的“领路人”,更是老人口中的“知心人”,他就是旬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双河区域敬老院院长张瑞宏。
老人口中的“知心人”
凌晨4点,一束摇摇晃晃的光亮刺破了宁静的黑夜,51岁的张瑞宏蹑着脚,左手提着药袋,右手拿着扫帚,腋下夹着手电筒,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老年人醒得早,张瑞宏就起得更早,每天早上5点准时去各个房间查房喂药。
“拴人也拴心。”谈到在敬老院的日常工作,张瑞宏眼里有光。最初接触这行时,他也多有不适,有的老人夜里偷偷喝酒,大呼小叫,嚷着“我要回家”;还有老人失眠,半夜挨个敲门闹腾……夜里休息不好都是家常便饭。如何给不省心的“家事”,找到省心的解法?
“张院长,我想剪指甲。”“张院长,我的药喝完了。”……一天从早到晚,张瑞宏都围着敬老院打转,只要老人们一声招呼,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旁,既当护理员、又当理发师。在工作的9年时间里,张瑞宏通过护理照料和精神疏导双重陪护,帮助老人既治身病,又医“心病”,慢慢打解老人的心结。疫情闭院期间,张瑞宏更是与老人们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院,带领26名护理员与225名老人“宅”在一起,身体力行为敬老院消毒消杀、给生病的老人测温喂药、替大家缝被洗衣,无私无畏的坚守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同事心中的“领路人”
敬老之路承载着张瑞宏的孝老情怀,更是他追逐一生的事业。随着敬老院接收的老人越来越多,各个层面的压力也接踵而至:资金、工程、手续、水电……每一项都压得张瑞宏喘不过气来,他不得不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敬老院基础设施改善上。
为了给老人们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化服务,张瑞宏决定向上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在一趟趟往返旬阳和敬老院的颠簸路途中,双河区域敬老院由小变大,建筑面积也由原本的3600平方米增至7300平方米,占地面积也扩大了1倍,床位增加至260张。他带领同事们从入住老人的需求出发,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护理服务,用家庭版的养老氛围,亲情化的照料服务,为老年群体打造出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双河区域敬老院在镇上的人气也越来越高,还一度成为了“一床难求”的“香饽饽”,不少年轻人受到其敬老服务理念影响,主动投身到养老行业中,这些变化赢得同事们的疯狂点赞,他的工作成果也得到了中央、省市的表彰认可,2016年至2020年间,双河区域敬老院相继荣获“陕西省敬老文明号”“陕西省卫生单位”“安康市文明单位”“全国敬老文明号”等称号。
家人眼中的“偏心人”
一心扑在“敬老爱老助老”工作上的张瑞宏,早已把双河区域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白天安排伙食、打扫卫生,晚上巡房查房、喂水喂药。这么多年,作为敬老院的“大家长”张瑞宏愣是没能回家陪家人过上一次完整的春节。在农村过年这件事情,老一辈人看得重,每逢春节再晚、再远也要求孩子们必须赶回家团聚,只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年才算过得完整,因此,家人们对他的“偏心”颇有意见,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打来电话:“儿啊,我知道你工作辛苦......我和你妈也老了,这一到过节的日子,总想着能见见你。”父亲的话把张瑞宏的心灼得又酸又痛。他又何尝不想回家陪一陪父母,抱一抱妻儿呢?但一想到院里不少老人生活难以自理,吃喝拉撒都离不开自己的照顾,他还是硬着头皮狠心挂断了电话。
“为老人们尽孝养老,于我而言,既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正如张瑞宏自己所言,在敬老院这个“大家庭”里,他时刻把敬与爱放在心间,先后为90名五保老人料理后事,让60名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安置,帮助20位“全护理老人”重拾生活信心,为3对老年“新人”圆了浪漫婚礼梦,洒下的汗水,是执着,埋下的种子,叫敦孝,他守在潜心耕耘的园地,静待秋风盼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