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8 09:38作者:周珊来源: |
近年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率利用”的工作思路,狠抓人大代表家站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家站建设管理运行水平,有效促进了代表工作开展,切实提升了新时代县镇人大工作活力。
坚持高点定位、科学筹划,在“谋”字上下功夫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各镇人大主席和人代选工委负责人到兄弟县区学习先进经验,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主任会议专题研究代表家站平台建设工作,通过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思考布局,为家站平台高标准建设制定“路线图”。准确把握省、市关于代表家站平台建设的部署要求,精心研究,制定家站平台建设方案,为家站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同时,针对县镇村不同层次需要,有针对性、差异化制定了镇村代表联络站布置参考模板,确保了家站建设高效、务实、有序推进。
坚持精准指导、分类实施,在“建”字上动脑筋
成立家站平台建设领导机构,建立常委会主任亲自抓总、常务副主任和分管副主任牵头负责,人代选工委组织实施、各镇具体落实、常委会各联镇领导分头督办的工作机制。建设方案下发后,县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多次到分片联系的镇,就镇村联络站选址、规划设计、布置内容等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先后召开家站平台建设座谈会、推进会9次,并以梅子镇为样板,组织各镇人大主席到该镇召开现场观摩会,确保各镇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同时,始终本着实用够用可行原则,坚持高标准,不搞“一刀切”,针对不同层次,实行差异化布局建设。在县级层面,将办公区与“代表之家”有机融合,相互利用,科学设置功能区域,有效利用有限空间,达到实际效果最大化。在镇级层面,根据代表数量和人口规模,按照大中小三类,采取盘活闲置用房、整合机关用房、利用社区配套用房等方式,建设面积不等、大小适度、功能齐全的“镇代表中心联络站”。在村级层面,针对我县山大人稀、分布不均等特点,对代表数量较多、距离较远的村(社区)建立单独“代表联络站”;对代表数量较少的村(社区),按照就近顺路原则实行联合建站;对代表相对集中、人口规模较小的村(社区)由镇人大集中设立代表片区联络站,从而有效解决了代表就近进站问题。
坚持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在“管”字上做文章
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对家站工作的引领作用,进一步规范家站平台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代表联络站工作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接待选民制度》等八项制度。建立家站代表活动、接待选民工作台账,对代表参加家站活动、接待选民、选民反映问题办理情况进行登记,及时跟踪督导。同时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在实现“有处办事”“有人管事”后,进一步实现“有章理事”。县人大代表之家落实专人管理,实行各工委轮流值班,负责对接代表进站工作。实行每周三组织代表轮流进家接待选民,根据监督计划,轮流组织代表到代表之家开展学习培训、视察检查、调研评议、建议督办、述职评议、履职交流和“面对面”等工作。各镇村联络站都配备站长和联络员,负责联络站的日常管理运行。安排专人坐班,负责做好日常接待、记录、资料收集、情况汇总、联络服务等工作。
坚持代表主体、丰富活动,在“用”字上出实招
以家站为平台,定期开展代表培训,组织代表学习人大理论和履职知识,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使家站平台成为代表能力提升的“加油站”。将家站与代表主题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家站平台定期开展视察、调研活动,组织代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五带五做”活动,积极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产业项目、基层治理等工作建言献策,促进民生改善,使家站平台成为促进民生改善的“加速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托家站平台,紧密结合实际,组织代表积极投身县镇中心工作。坚持代表接待选民制度,定期安排代表轮流接待群众、定期联系选民,让代表与选民“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听取意见。同时以“家站”为依托,创新形式,深入实施县人大“两个全覆盖”工作法,以联系代表全覆盖,服务选民全覆盖为重点,组织代表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仅今年以来,我县家站共接待选民群众1264人次,收集意见447条,解决问题339个,使家站平台成为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