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推进物业与社区协调联动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的建议
名称 关于推进物业与社区协调联动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的建议
编号 16 领衔代表 黄英 办理部门 市住建局 汉滨区人民政府 办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毛良韶 签发日期 2022-03-27 发布日期 2022-03-27 类别 B
正文

关于推进物业与社区协调联动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建议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与社区协调联动能更好的促进社区治理。安康长兴物业国际广场小区鼓楼社区管辖范围,社区党委书记马英的组织带领下,长兴物业国际广场小区鼓楼社区新型社区服务治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党建联建、疫情防控、扫黑除恶、创卫创文等方面,使小区业主生活品质得到很大提升。基于此成功经验,鼓楼社区又将北医大小区前四栋楼交由长兴物业接管,今年,还计划将把北医大小区后三栋楼交由长兴物业管理借鉴鼓楼社区与长兴物业协调联动的成功经验,针对推进物业与社区协调联动的社区治理服务模式。

建议:一、加快物业服务管理领域的地方立法,将物业纳入社区治理体系

目前安康市已在7个小区开展《安康市物业服务与管理条例》(草案)试行试点,通过试点为地方立法提供实践基础保障。建立政府、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实时信息沟通平台,夯实各级各部门职责,明确地方政府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发挥必要的指导、协调和监作用,形成制度保障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村协管、多方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给予物业企业政策资金支持,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加大财政经费统筹保障力度,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吸纳吸引社会各界资源和帮扶,促进多元力量协同开展社区建设,确保物业服务企业物资供应、信息沟通及实现其它社会职能,比如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就需要多元力量支撑政策资金并行。

三、创新治理方式,补齐物业服务民生“短板”

新冠防疫期间,物业服务人员为社区疫情防控的主要力量,其次,关注特殊困难人群的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日常需求,发展健康、文化、维修、助餐等高品质生活服务,基层治安管理等,都离不开物业的配合协助。可以通过“合署办公、资源共享”“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网格共管、事务共商”的措施,使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同步,着力推动物业公司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四、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步伐,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数字社建设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撑。社区承载了百姓的大部分生活需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建设智能小区,发展数字家庭,丰富数字生活体验;在治安维稳等诸多方面,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通过建设智慧社区(物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转变传统的管人管物管事模式,逐步推进社区现代化进程


复函
类别B

汉滨区人民政府

签发人:吴大林
汉政函【2022】82号
关于安康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6号建议的复函



黄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物业与社区协调联动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的建议》收悉。现复函如下:

一、关于创新治理方式,补齐物业服务民生“短板”问题

为解决物业管理服务中的突出问题,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市委组织部、市平安办、市民政局、市住建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安组字〔2021〕12号)《关于加强城镇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加强街道社区、居民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组织和工作覆盖,通过明确各级党组织监管职责,形成上下协调、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加快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形成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同向发力的联动服务机制。

汉滨区结合区情实际,积极探索了“红色物业”社会治理模式。安火路社区先行试点,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物业及其他组织的政治引领,以小区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全面吹响红色号角、激发红色动能、树立红色标杆等举措,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共治”的“红色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无缝隙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待探索成熟经验后再逐步推广,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服务能力。目前,全市正在着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针对无物业管理小区和老旧小区,正积极探索“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模式”,通过挂靠或绑定物业公司,明晰服务事项,明确收费标准等方式,补充物业服务短板,拟在老城街道办事处先行试点5个小区,逐步推广覆盖至全区。

二、关于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步伐,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问题

2018年,汉滨区在老城和新城街道办事处先行试点探索建设“智慧社区”。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老城办智慧社区经过两期的建设和优化,已建成智慧党建、四社联动、智慧养老、社区云监控、志愿服务管理、事件上报等15个模块且运行良好;新城办与电信合作投入260余万元建设智慧新城,涵盖智慧党建、便民服务、综治安全、政务办公、智慧人大5个模块,同时在背街小巷安装摄像头,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

最后,感谢您对汉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区各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签发人:谢成彦
安住建函〔2022〕831号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6号建议的复函



余祖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物业与社区协调联动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的建议收悉对您的提案建议我们全面吸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相关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加快物业服务管理地方立法工作

解决群众反映物业服务市场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局起草《安康市物业服务与管理条例》,目前已上报市人大审议。为切实提高《市条例》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按照市人大要求及市政府统一安排,在中心城区物业服务比较典型的七个小区开展《条例》的先行先试工作,全面试行《条例》内容,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提升小区的服务水平。通过为期半年的先行先试工作,基本实现了以党建引领工作全覆盖、推动小区治理工作全覆盖,依照条例规范了业主及物业企业服务行为,落实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各部门共制定出台33项物业服务管理方面政策文件,有力规范、化解物业服务行为和物业矛盾问题。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构建由社区、业主代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主管部门的小区“五方共治”机制。建立市、县(区)、镇办、社区四级物业服务机制,确保物业管理工作组织领导到位,机构人员到位,重心下移、齐抓共管工作推进到位,促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建立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小区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物业服务行业诚信体系、与文明城市创建考核及“12345”热线互联互通等多种途径,逐步提升物业管理综合治理能力。

三、规范物业服务市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9月已取消物业企业资质的核定,使物业企业门槛降低,鉴于此,将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进物业服务企业,打破“父建子管”的物业模式,进而提升物业服务市场的服务水平。在招投标时严格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从根本上解决小区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同时拟定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计划,加强物业管理及业务等项目的培训,以“标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覆盖中心城区物业小区。

目前,我局房产事务中心已出台《安康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指导标准》,规范物业服务行为。市发改委出台《安康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从实际出发,合理有效化解物业费缴纳、收取等实际矛盾。

四、实施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新模式

今年已在中心城区开展创建党建引领物业企业活动,以社区基层治理为主体,以社区、小区党建联建为载体,打造党建+物业管理的“红色物业”模式。建立由社区、业主委员会、物管企业三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党建引领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重点,将小区治理和服务工作延伸到片、到户、到人,有力推动了文明小区建设和长效治理,及时协调解决业主提出的问题,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商、共管、共解的管理服务新机制,逐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物业小区综合管理新模式。

五、积极探索“三无小区”物业管理机制

三无小区物业管理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千头万绪,我局已与汉滨区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心城区无物业小区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无物业小区实施物业管理工作,解决小区物业管理缺失问题,提升无物业管理小区服务水平,创造文明、整洁、安全、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物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