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关于加快推进安康市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建议 | ||||||
编号 | 23 | 领衔代表 | 雷铭 | 办理部门 | 市发改委 市自然资源局 市住建局 | 办理状态 | 已办结 |
签发人 | 毛良韶 | 签发日期 | 2022-03-28 | 发布日期 | 2022-03-28 | 类别 | B |
正文 |
关于加快推进安康市装配式建筑产业的 建 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基于国家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1年6月11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到 2025 年,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施工,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安康市政府以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为积极推动城市绿色转型,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地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意义重大。 自2021年《实施意见》实施以来,安康已成功落地装配式建筑项目一项(金龙大厦B座),正在进行项目一项(宏远商业广场项目),两项目均由陕建十二建新型建材产业园进行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加工,为安康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国家住建部及省、市相继出台文件,强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时、节资、保护环境的“六节一环保”,使建筑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使“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环保发展目标。同时,安康作为“一江清水送津京”的重要水源地,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扬尘、噪声污染、水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安康加快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落地,有利于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实现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装配式建筑要求精细化,倒逼设计更深入、细化、协同,提升设计和建筑的整体品质。装配式建筑所需的预制部品部件均在工厂提前预制而成,可实现高标准化,提高生产力,与传统现浇相比,更容易控制产品品质。 建筑业作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2021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224.67亿元,解决就业6.8万人。但建筑业目前仍以体力劳动为主体,对新生代劳动力不具备吸引力。而加快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落地,可将很多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实现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型,提高工人的整体素质,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同时,目前全市外出务工的建筑劳务工人约15万人,而当前劳务工人较集中的大城市,例如北京、广州、成都、西安,这些城市的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已多年,装配率要求分别不低于60%、50%、40%、35%,对现场劳务工人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在安康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助于提升安康劳务工人技能水平,增加外出务工劳务工人、建筑劳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劳务工人的就业及收入。 陕建十二建新型建材产业园作为“十三五”规划中产业扶贫战略的重点招商项目,落户于五里工业集中园区,其年设计产能预制构件10万m³,可实现产值4亿元。但因当前安康市本地装配式建筑项目极少,目前只能通过竞争西安市的装配式预制构件加工生产项目来消化部分富余的产能(目前已有七个西安项目在该厂生产)。 为此建议: 1、市发改委应当从政府层面出台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优化政策。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将安康装配式建筑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市自然资源局应从土地出让这一源头抓起,加快推进安康市本地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将《实施意见》中“采用装配式的项目供地占出让土地的比例不小于20%”的要求,根据出让土地规模分层列入到安康市重点推进地区的土地出让的指标中,将装配率要求在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并纳入土地出让方案,在国有土地出让合同中予以约定。 3、市住建局应结合现正开发的安康市月河生态新城项目(位于安康中心城市西南部汉江与月河交汇处,规划总面积13.10平方公里,总用地面积1294.68公顷),将此项目作为安康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一个示点,采用装配式预制构件中的“三板一梯”(预制叠合板、预制阳台、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助推建筑行业高品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