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关于建立健全孤独症儿童救助工作的建议 | ||||||
编号 | 27 | 领衔代表 | 屈兰安 | 办理部门 | 市卫健委 市教体局 | 办理状态 | 已办结 |
签发人 | 毛良韶 | 签发日期 | 2022-03-27 | 发布日期 | 2022-03-27 | 类别 | B |
正文 |
关于建立健全孤独症儿童救助工作的建议孤独症也称自闭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性行为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将长期甚至终生伴随着患者。根据《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3》统计数据,孤独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高达0.7%。根据该报告数据推算,目前中国的孤独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0-14岁患者或超200万,并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 据走访了解,孤独症患儿存在许多其他残障儿童不存在的特殊困难,他们有目视能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能力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辨能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能力却总是格格不入……一个孤独症患儿直接影响到三代人的生活质量,这一群体及其家庭在经济、精神、康复、救助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 为此,强烈呼吁和建议: 1、建议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关注、重视这个弱势群体。通过教育、卫健、残联、妇联、民政等部门,在“世界自闭症日(4月2日)”大力宣传自闭症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爱这个群体。近几年国家已经把这类人列为智力、精神残疾,如果家庭、学校、社会对这类残疾人不加以足够重视,将来会对社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2、建议市卫生、残联和教育部门联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诊断和康复治疗体系。孤独症儿童普遍治疗效果差,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孤独症儿童与聋、哑、盲儿童有着决然的不同,他们有太多的医学问题,医教结合才有利于患儿的全面康复。 3、孤独症人群需要长期的社会支援,需要社会、教师、家长、同学的包容与理解,更需要学校的接纳。建议普通学校设立“零拒绝”条例,选取特定的中小学开展试点,录取自闭症孩子上学。鼓励公办幼儿园、小学、中学招收自闭症儿童,开设特殊班级,配备自闭症专业的老师指导融合,帮助孤独症患儿真正实现“随班就读”而不是“随班混读”。 衷心希望政府重视这一弱势群体的医疗和教育问题,努力解决孤独症家庭长期以来的困扰和担忧,使孤独症儿童尽快融入社会,不再受到歧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