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出行的建议
名称 关于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出行的建议
编号 73 领衔代表 乔永信 办理部门 市公安局 办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毛良韶 签发日期 2022-03-28 发布日期 2022-03-28 类别 B
正文

关于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出行的建议


  

城市交通密切关系着整个城市功能布局发展、居民生活与出行的质量。制定和实施市民依法依规文明出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着力纠正各类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素质,有利于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环境。

当前,我市市民在交通出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驾驶人出行存在不文明现象,开霸王车,随意变道,不按规定行使专用道路驾驶人边开车边打手机随意占用公交车道特别是出租车违停、超速、闯红灯、加塞,司机在车上吸烟,车容车貌不整洁;有的工程建设用车超速行驶,转弯时在十字路口突然转向;摩托车、电动车肆意在道路乱穿;往返与城乡的中小型面包车灰头土脸,极大的影响城市形象。二是市民出行存在不文明现象。有的市民在乘坐公交时,不依序排队乘车;不主动为需要座位的乘客让座;大声谈话、接打手机在车厢内饮食有的市民乘坐出租车时,在车内吸烟;向车外抛掷垃圾、吐痰要求驾驶员随意停车,或违规变道,还有的对驾驶员进行恶意投诉,或辱骂驾驶员等。有的市民过街时随意乱穿马路,不遵守绿灯行、红灯停的交通规则,有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等。

为此,建议:

1强化担当意识和协同意识。牢牢树立科学系统的观念,以系统的综合的手段来解决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备和交通管理问题。各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应落实马路办公机制,坚持在路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市区交通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推进“智能交通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明确和保障路权。提高市民文明出行要与维护各类车辆和市民路权相结合,应建立和维护各行其道的车辆专用道和市民人行道。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行人过街通行设施、路渠化设施、出行引导与指路设施以及残疾人驾车无障碍设施。完善路口、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门前路段警示、提示标志和减速设施。优化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减少路边护栏设施;合理设置停车泊位,加大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力度,完善停车引导设施。建设工地应慎开工、快完工,限制打围地块面积;确需打围的地段,有条件的,应架设临时人行通道,使市民有路可行。

3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一是对驾驶和市民人出行不文明现象开展专项整治;二是上下班高峰时段,重点拥堵路口,应增加警力,加强疏导和管理。通过严管重罚与加强教育相结合,着力纠正各类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使广大市民明确文明安全出行的基本要求,逐步养成遵章守纪的交通行为习惯。

4完善法治长效机制。应立足于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制定一套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推进文明出行管理措施。整合现有分散在不同法规条例中有关交通参与者出行的规定,制定一部专门的适用于有关交通参与者出行的法规,将不文明出行的处罚与个人信用结合起来,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加大惩处力度,真正实现依法治理不文明现象,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出行和社会文明程度。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公安局

签发人:崔锐利
安公函〔2022〕20号
安康市公安局 关于市第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3号建议的复函



乔永信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出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道路里程、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量增长迅速,道路交通环境大为改善。安康公安交管部门通过实施城市道路文明交通畅通行动计划、开展“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实践活动、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强化交通安全和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加大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曝光力度,在加强文明交通建设中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大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城市交通文明程度正在不断提升。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开展常态化交通秩序和交通违法集中整治。重点对酒驾醉驾、无牌无证、超员超速、逆向行驶、冲闯红灯、乱停乱放、随意变道掉头等严重交通违法开展集中整治,近三年来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25万余起,吊销机动车驾驶证321人,行政拘留72人,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了主动进攻态势。二是集中整治影响通行秩序的交通乱象。2020年开始,我们以中心城市作为重点,采取市区带动县城、城市辐射乡镇、一点撬动多点的办法,以中心城市为突破口,以治理城市道路最普遍、最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同步集中开展了“摩托车电动车集中治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和“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活动等“三项行动”,重点治理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机动车驾驶人不使用安全带、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中心城市摩托车电动车头盔佩戴率达到并始终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省第一;安全带使用率达到80%以上,行人和非机动车遵章率也大幅提升。三是组织广泛深入的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在全市开展“车让人人守规”“一盔一带”宣传“七进八上”,运用公安交警双微平台和安康交警公众号,不断宣传法律法规,讲解文明交通益处,推送典型案例,曝光违法人员。警企合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联合保险公司、摩托车电动车销售企业开展配头盔、送头盔、奖头盔活动。联合市电视台、959安康广播电台积极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直播活动。就文明交通行动专题接受采访,现场回答群众提问,与广大听众开展互动,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通过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浓厚氛围,使广大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不断增强。四是以科技手段促文明交通。2020年,中心城市启动了智能化交通建设项目,投资近千万元,更换了全部信号灯控制设备,升级改造了175个闯红灯、34个违停抓拍、25个机动车不礼让行人抓拍设备,安装8个反向卡口和6处高空瞭望设备,升级了中心城区智能红绿灯39处,新建了行人闯红灯抓拍设备18处,曝光屏7处全部投入使用,在城市主道路按照了74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语音提示设备,建立了“情、指、勤、督”四位一体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和机动、快速的“铁骑队”,中心城市科技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很大提升,同时通过违法抓拍倒逼市民遵章守法文明出行。

但是,由于道路交通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市民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等多方面客观因素所限,安康文明交通总体水平与其他地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不文明交通行为不断显现、不断反弹,这些问题也是您建议中所指出的。您提出的四条建议非常中肯,以非常切合我市文明交通建设的实际。下一步,公安交管部门将结合您提出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把强化文明交通建设、治理不文明交通行为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公安交警部门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者,也是文明交通的建设者。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文明交通建设进行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目标,夯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始终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

二、强化宣传教育,深化源头治理。在宣传教育上,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效应。开展“七进八上”,让文明交通宣传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课堂、进企业、进农村、进乡镇,上电视、上广播、上报纸、上大屏、上微博、上微信、上平台、上抖音,营造浓厚氛围。在源头治理上,把重点放在工业园区、建筑施工工地、机关单位、外卖快递、学生、城市打工人群、机关干部职工等重点部位、重点人群上,治理对最常见、最普遍、最突出不文明交通行为。

三、深入推进“三项行动”。继续实施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活动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以中心城市作为重点,采取市区带动县城、城市辐射乡镇、一点撬动多点的办法,以中心城市为突破口,以治理城市道路最普遍、最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同步集中推进“三项行动”。

四、强化路面管控。继续加大路面巡查管控,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和不文明交通行为加大教育、处罚和曝光力度,形成严管态势。充分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的抓拍处罚。全市各县区逐步将增加30个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抓拍处罚点。

五、构建管控合力。联合宣传、教育、新闻、文明委的部门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城市管理执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和市场监管执法部门联合开展集中治理行动;联合志愿者协会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通过加强联勤联动,形成管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