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构建一区多园格局 推动园区突破发展
名称 关于构建一区多园格局 推动园区突破发展
编号 94 领衔代表 罗武侠 办理部门 市发改委 市工信局(市国资委)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毛良韶 签发日期 2022-03-28 发布日期 2022-03-28 类别 B
正文

关于构建一区多园格局  推动园区突破发展

  

市第五次党代会指出:园区建设是破解我市环境和要素制约的最优途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要毫不动摇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产业强市主引擎。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深入实施中心城市“湖城一体、疏解老城、重心北移、有序东扩”战略,提升产城融合水平。

“四区”叠加的独特市情下,加快推进安康高质量发展,必须将发展重心放在有空间、有基础、有潜力的安康中心城区和月河川道地区,进一步放大安康高新区示范引领效应,构建一区多园格局,推动园区突破发展、做强中心城市能级,形成“新型工业化硬核支撑、新型城镇化要素聚合”良性互补,培育安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议:

1.科学规划统筹、错位协同,解决产业同质竞争。近年来,安康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发展势头,但客观也存在“单元多、面积小,规模小、分散化,同质化、低端化,甚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等现象,“拾到篮子都是菜”,产业关联程度和园区专业水平不高。建议从市级层面统筹充分评价各园区的配套能力、产业基础和后发优势,立足全市的产业链图谱找准园区发展定位,明晰园区产业主攻,提升园区专业程度,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形成分工明确、分层孵化,错位协同、差异竞争的产业发展格局。

2.创新飞地模式、机制赋能,推进产业集聚集群。要按照产业必须在适宜、适应、适生的地方落户发展的原则,统筹考虑政府的发展意愿和企业的投资成本,按照“全域安康”理念更大程度地解放思想,进一步打破各县区行政壁垒和飞地园区建设的空间束缚,坚持各记其功、各得其所,不以“抓点示范”限定“飞出地”,不以“有形园区”界定“飞入地”,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利益联结和考核奖惩机制,引导各县区招商引进的产业项目,都严格按照全市产业布局和园区专业承载的要求落地落户,真正用机制的无形活力让飞地经济活起来。

3.实行一区引领、多园融合,放大高新示范效应。安康高新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76项国家高新区独有的省级管理权限,是全市理念前沿阵地和创新驱动高地。建议结合国家正在推进的开发区规范整合,借鉴发达地区高新区先进经验,探索推行“一区引领、多园融合、独立运行”管理机制,在不打破现行行政体制的基础上,将“恒口示范区(试验区)、汉滨五里工业集中区、城东新区”统筹纳入高新区构建“大园区”,各园区加挂“安康高新区**园区”牌子,推进高新区管理权限和创新机制在市内各园区复制运用,实现政策共享、平台共用,机制互通,最大限度激发各园区发展潜力和活力。

4.强化上位推动、要素聚合,厚植开放发展优势。坚持既解决当前、又立足长远,综合利用行政推动、市场驱动、机制联动等多种手段,按照产城绿融合发展理念和市场化运作手段,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基础建设、机关北迁、要素布局和用地保障,超前抓好区域环境塑造和资源要素整合,提振区域基础承载力、环境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核心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全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密集区,推进城市实现“以人促产、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的良性发展。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签发人:王珣 张志群
安发改产业函
关于安康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94号 建 议 的 复 函

人大94号复函征询意见表.pdf

人大49号建议复函.pdf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签发人:王珣
安发改产业函〔2022〕47号
关于安康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94号 建 议 的 复 函



罗武侠代表

提出的《关于构建一区多园格局推动园区突破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开发区(园区)发展现状

开发区(园区)是支撑开放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创新跃升的主平台主阵地主战场。国务院、省政府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7〕110号)等系列文件,我市从2021年初以来,按照《关于印发全省开发区(园区)审计整改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陕发改外资〔2021〕310号)要求,加快推进各类开发区(园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优化整合创新提升,按照园区整合归并、平台要素集聚、机制体制重构的工作思路,科学确定安康各类开发区区域布局、产业定位、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向,加快开发区(园区)提档升级,优化开发区(园区)产业结构,推动开发区(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开发区(园区)管理制度,推动开发区发展由追求数量向追求内涵式发展转变。截止2020年底,安康市拥有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24家,实际开发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87.83平方公里,2020年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405万平米,基础设施投入327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075.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9.6%,成为安康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

(一)总量规模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全市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6.3%、17.5%、11.3%,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3.1和2.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250亿元,比上年增长6.7%;实现利润总额13.2亿元。全市各类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数分别占全市的35%、22%,亩均投入228.74万元,亩均产出256.25万元,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0.95万元、123.24万元,开发区整体实力稳步增强。

(二)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全市各开发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接续产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长均超过10%,六大绿色工业占比达85%;包装饮用水产业连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毛绒玩具文创产业“无中生有”,经营实体达558家,在营新社区工厂691家。全市形成了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新型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毛绒玩具和现代物流四大新支柱产业初具规模。

(三)区域布局呈现新格局。“十三五”以来,坚持走“园区承载、产业集群、规模经营、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各开发区以招引和落地特色项目为支撑,成为带动全市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安康高新区在169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跃升到63位,旬阳省级高新区建设提速增效,石泉、汉阴、平利升格为省级经开区,瀛湖生态旅游区文化旅游大公园、恒口示范区产城融合、城东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发特色彰显,标志着安康园区承载体系再一次扩容升级,开发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创新能力达到新水平。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6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0家,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65户,市级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65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7家,引进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10余家,落地大数据应用等院士工作站3个;安康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3家,引进科技成果30余项。

二、我市开发区(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发区小弱散问题凸显截止2020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开发区24个,其中省级及省级以上开发区仅有5个,19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市级以下开发区3个,产值过百亿园区仅6个,不足10亿元的园区7个,个别集中区亩均产出不足100万元。全市开发区仍存在数量多、规模小、能级弱、管理散等突出问题。

(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多数园区产业链条较短,上中下游企业集群弱小,同质化竞争普遍,产业规模偏小。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的元器件及相关配件均未实现就地配套生产,装备制造产业缺乏铸造、锻造企业与之配套,富硒食品缺乏链主加工企业引领带动。全市19个县域工业集中区中,仅将农副食品加工作为园区主导产业的就有12个园区,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

(三)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低部分开发区供而未建闲置土地、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较低问题短期内依然存在,部分招商引资落地项目投资规模小产出效益不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多数开发区仍存在建设用地规模不足,用地指标不足与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偏低等。

(四)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安康市自身财力薄弱,能够投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限,各类服务配套设施尚不够健全。开发区开发建设一般是按照土地开发、融资建设、滚动发展的运行模式进行的,但目前融资渠道较窄,融资创新缓慢,资金紧张问题十分突出。规划好的一些基础设施未能全面动工,个别已动工项目因资金支付进度问题导致建设缓慢,吸引服务大集团、大企业前来投资的动力不足。

(五)人才短缺现象严重受园区生产生活环境及薪资等众多因素影响,不论是园区管理型人才还是技术人才普遍缺乏,招不来留不住成为困扰园区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园区管理水平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竟争力很难得到提升。

  三、开发区(园区)突破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关于“科学规划统筹、错位协同,解决产业同质竞争”的建议。针对我市开发区(园区)小散弱、产业同质化竞争比较普遍的问题,目前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开展开发区优化整合工作安排部署,正在加紧编制《安康市开发区(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产业组织理念,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核心,以“空间上集聚、业态上集群、资源上集约、功能上集成”为重点,推进开发区整合优化提升发展,构建“一核(安康高新区)、四极(旬阳高新区、石泉、汉阴、平利经开区)、多点(各县工业集中区)”开发区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开发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打造产业升级主引擎、新型工业化发展引领区、改革创新先导区。

  (二)关于“创新飞地模式、机制赋能,推进产业集聚集群”的建议。2013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发展“飞地经济”的重要决策,探索创新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限制,鼓励经济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镇坪县、白河县5“飞出地”分别在具备良好开发基础的恒口示范区和安康高新区2“飞入地”征用土地建设飞地经济园区,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聚集我市突破传统“飞地经济”以经济流向主导的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飞地经济”发展,以生态流向引领并兼顾经济流向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全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制定政策,探索全新发展模式,规划引领、优化空间格局,合作共建,创新发展机制,利益共享,促进项目落地”要求,一是科学定位,统筹规划。把安康产业布局放在陕南乃至全省全国层面进行谋划,强化与全国市场、周边地区产业分工协作。统筹考虑全市及各县(区)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科学确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方向,合理确定开发区产业定位。二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做好规划衔接,统筹系统布局。对全市开发区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坚持产业融合互动,加强各县(市、区)之间产业梯度布局,促进全市各开发区之间错位发展、协调联动,促进区域功能协调以及产业园区内各功能区块业态协调与融合发展。

(三)关于实行一区引领、多园融合,放大高新区示范效应的建议。去年年初以来,依据省委、省政府开发区审计整改工作总体部署,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审计整改工作的通知》(陕办字〔2021〕9号)和省发改委《关于印发全省开发区(园区)审计整改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陕发改外资〔2021〕310号)精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开发区(园区)优化整合审计整改工作。对标国家审计问题整改,大幅优化整合精简,全市原有各级各类开发区23个(审计指出问题清单),目前全市对外对上只保留11个开发区,压缩比例52%,达到了“一县一区”整改要求。将安康生物医药产业园整合并入安康高新区,不再保留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牌子;汉滨区将城东新区优化整合整体并入五里工业集中区,整合后的集中区含五里、城东两个片区,对外保留“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恒口示范区属于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省政府批复的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全国重点小城镇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实施“区政合一”管理体制。根据省市编委办批复文件,您提出的将“恒口示范区(试验区)、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城东新区”统筹纳入高新区构建“大园区”,各园区加挂“安康高新区XX园区”牌子的建议目前各方面条件尚不具备,待市区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和条件成熟后我委再提请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

(四)关于强化上位推动、要素聚合,厚植开放发展优势的建议。一是在中省预算内资金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基金)、以及津陕对口协作、苏陕扶贫协作、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领域资金项目向高新区倾斜支持。继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制造业领域支持高新区打造陕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继续争取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类项目、国家冷链物流等领域项目;继续争取省级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专项、省级现代服务业专项支持。二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总体部署,以链长制为抓手,积极支持高新区重点培育打造钒材储能产业链、锂电新能源产业链、秦巴医药、装备制造4大重点产业链,构建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支持高新区改革创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倡导亩均论英雄鲜明导向,深化亩均效益,提高土地开发投资强度,实施土地综合改革试点。四是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巩固提升“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成果,打造高能级发展平台。

十分感谢安康开发区(园区)创新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