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提升 安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名称 关于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提升 安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编号 197 领衔代表 刘瑞红 办理部门 市农业农村局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毛良韶 签发日期 2022-03-28 发布日期 2022-03-28 类别 B
正文

关于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提升

安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一是农产品消费需求在升级。我国消费层次正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农产品已从有的吃、吃的饱、吃的安全向 买的优质、吃的营养、活的健康跨越。

二是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基本路径,分阶段性提出了质量兴农的总体目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底线要求;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是核心目标。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产出放心的农产品关键要靠农业标准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

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化有效促进了农业集约化、绿色化、品牌化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但与此同时,我市农业标准化与老百姓的期待比,与农业高质高效的要求比,与安康优越独特的自然禀赋比,水平仍然偏低。一是标准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我市农业生产标准的数量还比较少,而且,标准制定主要集中在适用技术方面,对绿色发展、品质提升、营养健康等关注得不够。二是制标用标“两张皮”,标准化推进困难较多。标准化生产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成本,由于农产品优质优价还没有完全实现,影响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政府对标准化生产的支持也存在“撒胡椒面”或“人为垒大户”问题,标准化推进参差不齐。

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为此,建议我市应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切实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按标生产、依标监管的轨道,以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把农业标准化纳入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政府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中明确农业标准化要求,抓紧编制农业标准化发展专项规划,把标准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攻方向进行布局。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以及有条件的“菜篮子”保供基地等率先实现标准化生产,压实地方责任,把标准化生产纳入对地方党委政府乡村振兴、食品安全等考核体系。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生产项目资金安排、产品品牌认证等都应与农业标准化挂钩,作为重要评审依据,形成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倒逼机制。

2、构建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制标、对标达标”,做好标准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拉出清单目录,组织团队研究,抓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品质、包装分级、绿色发展、特色小众优势品种等方面标准,加快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支持各地和各类行业组织围绕主导品种和特色产业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并与生产指导、技术推广相结合,针对性开展技术培训,通过明白纸、生产挂图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使生产标准和规程落地见效。

3、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带动机制。持续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及龙头企业等创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实现标准制定、组织实施到跟踪评估的一体化推进,以点带面,带动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合作社+农户+标准”等模式,把标准化嵌入投入品管控和作业流程,通过社会化服务、托管农业、订单农业等,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引导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步入标准化轨道。

4、加大农业标准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政府层面按标准制定计划,稳定安排项目保障资金,并统筹设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转移支付项目,每年选择部分“菜篮子”保供基地,对农民按标生产、减肥减药、绿色防控等给予补贴。各级财政增加资金支持农业农村部门开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及相关原料和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试点。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签发人:徐杰
安农函〔2022〕271号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97号建议的复函



刘瑞红代表: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关于您提出的《关于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提升 安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建议》的提案非常中肯,有针对性,对我市农产品监管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经研究,现将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基本情况

安康市辖区综合执法队伍12个,有专职监管人员160人139个镇办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及镇(办)农业综合服务站。按照监管机构队伍、职能职责、设施装备、制度机制、档案规范化建设要求,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整体提升监管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监管效能,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镇(办)的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基本到位,检测室仪器设备能正常运转各项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已建立健全,在实际工作中能得到有效落实。科学制定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严格落实国家农产品定量抽检每千人1.5批次目标任务,通过现场抽样、监管、检测。上半年年,主要食用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未发生等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总遵循,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牢固树立“监管促发展、安全惠民生”理念,探索了“搭建一个平台、堵住两个源头、实施三大检测、建立四大制度、开展五项活动”的工作模式,围绕“源头监管一对一、农资监管备案制、生产监管标准化、质量监管追溯制、日常监管联创制”的工作部署, 推动农产品监管工作深里走、实里走、心里走。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四个一”精准治理模式的要求,深入推进“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以风险隐患、重点农产品的综合治理为导向,分品种制定了整治清单和绿色健康种植养殖技术指导意见,大力推行农业绿色生产,建全辖区农药、兽药经营台账。重点围绕农兽药残留、“瘦肉精”、私屠滥宰、水产品“三鱼两药”、生鲜乳违禁物质等开展了专项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半年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536余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598家次,立案3件,办结3涉及金额7082.5元专项治理行动的开展,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现象,震慑了违规行为。

(二)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按照国家“双安双创”精神要求和我市“四级联创”工作部署,围绕“主体责任明确、监管执法有力、追溯体系全覆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全覆盖、主体质量安全承诺全覆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全面推行”的目标,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工作。一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稳步推进安康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三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单位;二是对照《安康市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考核办法》,认真查漏补缺;三积极服务指导宁陕县、紫阳县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两县均已完成创建方案的制定,按照各项创建指标认真开展工作落实。

(三)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双覆盖”管理水平。一是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出台了《关于强化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无缝衔接工作的通知》,有效建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相衔接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构建“双覆盖”管理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安康模式”;二是积极打造安康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合格证管理升级版。以市级五大特色产业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追溯“四挂钩”等激励政策,充分发挥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审核定了7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试点单位,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从最初的自我承诺、内部质量控制、委托检测,到今天自我检验检测,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双覆盖”管理质的飞越。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终端达到561家,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单位达到508家。上半年全市使用追溯二维码标识21000余份,开具各类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18031余份,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66.55吨。

(四)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按照省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和总体部署,我们积极作为,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监督管理,构建了“以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记录共享为基础,以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为重点,以经营主体承诺制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截至目前,全市90%以上的主体已纳入信用体系管理。逐步强化了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自律意识,营造了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明显提升了信用水平。全市评选20家产业收入稳定,群众和基层干部认可度高,有实力、信誉好、讲诚信、生产经营理念和技术先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主体。我市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在农业农村部上海会议交流。

(五)完善农产品网格化管理体系。结合“321”基层治理模式,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要求,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均实现网格化管理。对标“有机构、有人员、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制度”,加快推进标准化乡镇监管站建设,明晰监管职能职责。组织开展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企业内控员、社会监督员业务培训,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标准化生产、安全用药、规范开具合格证的监督指导。

(六)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带动机制。针对我市农产品产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产品产业种植、养殖、加工等相关标准的指导力度,积极发挥标准化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指导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合作社+农户+标准”的模式,由点及面,建立实施规模化服务体系,形成“统、分”相结合的服务机制,制定基地管理办法、生产档案管理制度、产品质量追溯等制度,同时加强生产记录管理,规范生产管理,编制生产经营主体日常生产管理记录表、农药肥料采购登记表、农药肥料使用登记表等记录表格,详细记录生产管理内容和生产措施,加强农业投入品和日常经营管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

(七)加强舆论宣传。为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新闻媒体以及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常识》等宣传,制作“明白纸”“挂历图”“口袋书”等,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按标生产。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五进”活动4次。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认识,增强了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八)加大农业标准财政经费支持力度。为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市农业农村局每年发放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春秋覆膜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助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同时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经费补助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同时,为提供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政府采取政策补贴、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整合资金向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聚集,整合推进优质茶叶、魔芋、生猪和渔业四大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安康富硒农产品产业兴旺,不断夯实农旅融合基础,坚持以建设新区美丽农业为目标,以稳定民生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打造景观农业为方向,深化农业建设,建设民生、特色、景观类农业基地,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等。坚持以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重点支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发展,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发展能力、激发内生活力。加快推进安康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先导区、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建设,有效推进安康富硒农产品产业发展。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吸收您的建议,切实做好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坚持对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培训,直接培训各生产企业和种植大户等各类人员,让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二)积极引导农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制定了市级地方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极大地提升富硒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三)不断提升农业品牌的质量。为确保产品品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开展农产品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加强标准制定和引导落实,制定和执行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地方标准,从而提升农产品品质。

(四)强化标准化试点示范作用。帮助指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并通过验收。依托国家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广标准化种植养殖,提升产品品质,打响安康富硒”品牌,有效地改善了地域经济结构,实现精准脱贫,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五)持续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安康富硒”字号区域性地理商标为重点,加强商标注册工作,开展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名牌产品争创活动,并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电台等媒体,扩大品牌宣传力度,对“安康富硒”字号农产品品牌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安康农业名片,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及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富农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