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关于将旬阳拐枣产业列入安康高质量产业链的建议 | ||||||
编号 | 251 | 领衔代表 | 朱代富 | 办理部门 | 市发改委 | 办理状态 | 已办结 |
签发人 | 毛良韶 | 签发日期 | 2022-03-29 | 发布日期 | 2022-03-28 | 类别 | B |
正文 |
关于将旬阳拐枣产业列入安康高质量产业链的建议
拐枣又名万寿果,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其果梗、果实、种子、叶及根等均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苹果酸钾、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及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特别是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血栓、抗肿瘤、消炎、醒酒安神、护肝、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功效,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旬阳地处秦巴腹地,是拐枣最佳适生区,自然分布广泛,栽培利用历史悠久,资源十分丰富。截至目前,全市拐枣产业基地总面积已达40万亩,已有4家拐枣深加工企业,生产的拐枣浓缩果汁、拐枣饮料、拐枣解酒口服液、拐枣降糖口服液、拐枣醋、拐枣酒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2016年旬阳拐枣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旬阳拐枣”品牌被评为“2017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全市拐枣总产量达到10.5万吨,实现产值2.5亿元。为全力推进拐枣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市设立拐枣产业发展中心,与西南大学、韩国釜山东亚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全产业链研发,计划到十四五末建成优质拐枣基地40万亩,建成全球最大的拐枣生产、加工、交易中心,实现千亿元产值目标,成为是旬阳市富民强企的重要产业。 因此建议:将旬阳拐枣产业列入安康市级重点产业链,明确市级领导包抓、产业政策配套、专班推进落实、产业考核激励等推进措施,同时确定“链主”企业,在要素保障、科技研发、招商引资、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努力将“农户+基地+企业+市场”拐枣产业链做大做强,真正做到“全球拐枣看中国,中国拐枣看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