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支持汉阴恢复上七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
名称 关于支持汉阴恢复上七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
编号 285 领衔代表 任春 办理部门 市文旅广电局 市住建局 办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毛良韶 签发日期 2022-03-29 发布日期 2022-03-28 类别 B
正文


关于支持汉阴恢复上七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

 

 

一、基本概况

汉阴县漩涡镇原上七古镇,凡是从四面八方山沟到街上赶集往返之途,均有七里之遥因此得名上七里。始建于明朝初年,距今已近600年历史,据清初史料记载:上七里古镇上通西安,下达安康,是繁华的商埠重镇,在鼎盛时期,店铺多达百余家,行业多达几十种,人口千余人,享有“陕南小汉口”的美誉,“千茧挑长安,担盐半月还”“脚歇上七里,一气出漩涡”记载的就是旧时商贾往来的繁华情景。附近终南寺远近闻名遐迩,临近紫阳、汉阴、镇巴的边陲经贸、军事重镇。现上七信用社就是原紫阳县保安团长胡宝玉公馆。现仍然是紫阳及镇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四季分明气候温润生态保护良好天然氧吧,村内有千亩油茶冬季茶花飘香四溢,秋有硕果累累;并有特色杜鹃珍稀蚊木等,集镇四季均被四周山谷云雾缭绕犹仙境。

二、保存现状

上七村境内历史文化遗迹众多,现存不可移动文物60余处,涉及古街、古宅、寺庙、墓葬、红色革命遗迹等诸多类别,其中以上七老街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构成别具陕南特色的历史文化古街——上七古街;同时辐射周围的终南寺、胡公馆、油坊、关帝庙、周家学堂、雷家沟栈道、财神庙、观音崖、巴国遗址、胡宝玉练兵场等古迹,形成历史文化遗存带。上七古街以老街和新街为核心,街道全长1200余米,向西延伸至油坊梁,向东延伸至茶园堡油茶园观光园,南北均为45度左右坡地,总占地面积约54亩。老街为明清时期的石板民居、寺庙、青砖房屋等古迹为特色,目前具备良好的历史格局和风貌。

1.老街

上七老街建筑群沿梁而建,最早始建于明朝初年,集清朝咸丰年间建成的终南寺和老街古民居于一体。街道以青石板铺成,建筑结构大多数为四合院,具有典型的陕南风格。临街建筑均为二至三间的土木框架结构,前面为门铺,土漆木板门,后院为住宅或作坊,是典型的前店后宅式建筑。铺面宽不盈丈,宅深却达一二十米,兼具陕南民居风格和北方四合院特色,每个四合院都有“天井”,巧妙解决了采光和排水难题。街道两侧排列着的这些大小商号建筑,仍在作为商店继续使用。在长约300多米的老街上,有米行、肉铺、铁匠铺、药房、布匹行、染房、油坊、杂货铺等传统商业店铺,铺面墙壁书写的招牌痕迹,记录这里曾是盛极一时的商业重镇。老街至今保留着许多珍贵的文化遗址,这里作为通往西安的商贸要道,陕南山区的丝绸、香菇、木耳等土特产多由此北运,而关中地区的食盐、杂货等也于此南输,南来北往的商贾马帮奔忙一日在此歇脚,老街客栈和饭馆因此生意兴隆。作为当时重要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的老街,清朝中期的集市贸易达到鼎盛,民国初期的上七里老街为全县数个集市之一,贸易依然繁荣,每月集会交易多达十五次。这里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虽经历沧桑岁月的洗涤,儒家诚信经商理念在这里得以传承,这正是见证了当时老街诚信经商的风气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2.终南寺

为祈求神灵保上七里能够连年风调雨顺,庄稼有个好收成,清朝咸丰年间,由四川商贾、乡绅及百姓自筹银两,橡树垭修建起了终南寺,并于1886年落成。香火鼎盛的终南寺,经过百余年历史巨变,当年青砖黛瓦,院内雕梁画栋,马头墙装饰花样,整个寺院古色古香。拥有一间正殿两间偏殿的终南寺曾是庙宇净地也是当时安康最大的古寺,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作为上七小学直至1983年。写于寺外山门顶端的“上七小学”牌匾,即为上七大文豪庞儒三所题。如今“青砖灰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终南寺更是彰显出古朴、厚重的特色。

三、历史价值

(一)文物古迹

上七古镇是川陕“茶马古道”上的一颗明珠,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集镇老街道建筑群是依梁而建,具有典型的陕南传统民居风貌,集中反映了明清至民国时期陕南地区的建筑特色和风情。作为历史上上七古镇商业繁荣的实物见证,老街古建筑群保存一些土木结构架子房一街两县(南归汉阴县管辖北归紫阳县管辖)。老街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研究陕南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建筑学价值,也是研究“茶马古道”驿站文化和明清时期陕南商业活动的重要的参考。

(二)特色民俗

上七老街有着丰富的传统民俗留存,是研究陕南民俗文化的最佳场所。上七传承至今的特色民俗有:赶集、逛庙会、彩龙船、舞火狮、民间风味小吃等。

(三)红色文化

上七古镇有着优越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老区,胡宝安(1905~1986·2) 原名胡宝玉,本县鸡叫河人。幼时家贫,4岁时过继给叔父胡德全,由其抚养成人。民国十四年(1925)被刘镇华“镇嵩军”强征入伍,次年10月逃归故里,参加大刀会。后流落西安,经人介绍于十八年(1929)赴福建蔡廷锴29路军。二十年(1931)8月返陕入西北军。旋投汉阴地方武装头子沈寿柏,被编入安康绥靖军,在沈部任营长。二十三年(1934),沈寿柏部因纪律涣散,扰害地方治安,被安绥军围歼于汉阴清明寨。其时胡宝安正率队在外未归,闻讯即带领100余人枪逃窜至汉江以南汉阴、紫阳、镇巴一带边界,靠袭击富户维持生计。二十五年(1936)5月,在汉阴境内五根树被国民党第39军击溃,带5名随从逃回紫阳。初,在怯滩柏树湾表姐家养伤,为周华堂侦悉,于6月19日被围。突围时,1名随从被打死,其余4人随其上紫阳、汉阴边界鳌头山,一面垦荒自给,一面扩充人力,当年即拥有人枪60余。当时,巨匪王三春常扰于川陕边界。胡宝安率众主动出击,于9月13日击败王部一股,得枪84支及3000两鸦片,声势大振。县政府虑其势众难制,且利用他与王三春周华堂的矛盾,即委其为县自卫队分队长,仍允其以鳌头山为据点。抗日战争爆发后,地方秩序稍安,胡宝安移驻县城,升任县自卫队中队长。二十六年(1937)10月,紫阳县长胥俊卿0周华堂袭占县城,夺取县自卫队0。胡宝安突围向安康驻军求援,后逐走周华堂,重掌紫阳地方兵权。二十八年(1939),胡宝安奉调入陕西省战时干部训练团受训6月,并加入国民党,后任后方勤务部监护团三大队副官;因不识字,于三十年(1941)辞职返里务农兼营杂货铺。三十六年(1947),国民党紫阳县政府鉴于本县东南区烟毒泛滥、治安混乱,便重新起用胡宝安,任命其为烟毒检查团组长兼代双河乡长。在此期间,胡宝安枪杀5名惯匪,使当地稍得安宁,因此受到安康专员李静谟赏识和器重。次年,安康专员公署任命胡宝安为汉阴南区、紫阳西区联保主任兼紫阳县自卫团团长。1949年秋,,县自卫团奉命扩编,以抗拒人民解放军。经中共西北局城工部派遣的工作人员杨实策动,胡宝安于11月30日在上七里(时属紫阳)宣布投诚,并于此前数日拦截过国民党溃军,缴获大批武器,均交人民解放军。紫阳解放后,经人民政府安排,胡宝安在安康城鲁班巷开设兴记盐店和大公商行。1952年转入安康县城关镇群众运输社劳动,1956年入安康县运输公司当工人。1966年,“文革”开始后,为避-,携妻刘九皋同返紫阳,定居于鞍子沟峡口。武斗时,有人煽动其介入,遭其拒绝,得免入歧途。1981年以后,任县政协三、四届委员,1986年2月病逝。

四、可持续发展情况

  为全力打造好古镇景区,我县大力实施漩上路、上双路、上东路、上焕路及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茶园堡、大团堡安置小区、社区工厂,不断为古镇集聚人气。镇党委政府全面挖掘红色文化、驿站文化和农耕文化,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着眼长远,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全面启动上七古镇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使分散的景点成线、成片,聚集形成整体优势。坚持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力推进,努力将上七古镇景区建设成为全市一流的风景名胜区。自2015年以来,新发展油茶种植1500余亩、改造老油茶园600亩,新修了长10.6公里的连组公路,目前已经建成通车,极大地方便了旅游交通。另为油茶园景区2018年已建成880米旅游步道成为上七一道亮丽风景。依托上七古镇景区为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逐步提升接待服务功能,丰富古镇文化旅游内涵,文化挖掘开发旅游资源、户外运动拓展、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体验式文旅融合服务项目。项目区分别规划为:①上七旅游步道(千步梯)。②生态农业观光园:万亩油茶园。③上七胡保玉公馆(上七信用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④终南古寺(原上七小学)。5、巴国古都遗址、一脚三县风景点、背篓县遗址。该项目规划建成后,将迅速与古镇全域旅游相互融合促进,并以其突出的产业特点和服务体系为杠杆,撬动景区内产业联动,形成优势互补,全面发展,逐步打造休闲度假集合的旅游康养小镇。汉阴县有三十余万人口,仅南区漩涡汉阳两镇人口共有6万多人,上七古镇改造旅游项目可带动两镇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距离541国道西南端22.5公里。便利的交通条件能够强力带动旅游环线经济圈,可在交通环线旅游、餐饮住宿、美食娱乐、观光旅游、土特产销售、地域产品品牌包装、电商物流等系列项目投资领域获取收益回报。该项目建成后可打造安康南部重要旅游地及商贸小镇。成为南接陕川西连汉中的枢纽。成为潜力可挖掘、不可复制的旅游名片。上七古镇可成为真正的天街(陕南布达拉宫)、游客向往的天然氧吧,建成为宜居、宜商、宜游的边陲古镇

五、保护管理现状

上七集镇老街建筑群现存有近30座四合院,有古民居250余间,建筑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是全县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完整且极具开发价值的古建筑集群。按“修旧如旧、复古如古”的原则,着力修复古民居、古建筑,提升古镇风貌与魅力。加强日常管理,明确职责范围,完善“政府控制、市场主导、保护优先”的规章体系,打造旅游精品。聘请专家先后完成了《上七古镇建设与发展规划》《上七古镇总体规划》等指导性规划,已报上级有关部门评审,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制订了《汉阴县上七古镇景区制度汇编》等一系列日常管理保护制度。每年预算古镇管理保护资金,加大古镇消防设施配备,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安全检查,定期组织消防演习,组建了景区环境卫生及安保巡逻分队,强化日常管理保护。

六、建议

建议市文旅广电局支持汉阴县恢复上七老街为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留住上七镇的优势和文脉,留住其原有的文化积淀,在继承传统文化、保护历史建筑和发展旅游产业的形势下,让上七镇再次续写其往日的辉煌。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签发人:谢成彦
安住建函〔2022〕816号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85号建议的复函



任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汉阴恢复上七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20年,我局向省住建厅推荐了上七古街为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同年4月,省住建厅对古街实地核查后,因该区域历史文化底蕴留存较差,历史建筑保护存量极低,多为现代建筑,不符合《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选办法》申报条件。后续我局将持续督促汉阴县住建部门,加大现存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签发人:付波
安文旅广函〔2022〕118 号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 285 号 建 议 的 复 函

任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汉阴恢复上七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汉阴县上七镇辖区历史文化遗产较为丰富,拥有古栈道、古墓葬、古建筑等多处,但上七老街未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无法得到文物保护相关法规和政策支持。

根据《陕西省建筑保护条例》第九条:“建成五十年以上,并具备有关条件之一的建筑,可以认定为重点保护建筑:(一)建筑类型、空间、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等具有建筑艺术特色或者科学研究价值的;(二)反映本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三)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四)历史名人故居、旧居;(五)其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教育、艺术价值的。获得国家级建筑行业优秀奖项,并具备前款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条件的,可以认定为“重点保护建筑”和第十条:“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建筑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重点保护建筑认定申请。设区的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接到认定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提出重点保护建筑的具体保护类别,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规定,可向当地县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上七老街为重点保护建筑,依法得到相关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支持。或者,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积极申报中、省历史文化街区,争取中、省有关项目和经费支持。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抓抢政策机遇,统筹各方力量,会同当地文化文物旅游部门,深入挖掘上七老街历史文化,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当地集镇建设、文旅融合、产业建设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