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破解疫情后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建议
名称 关于破解疫情后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建议
编号 76 领衔代表 李涛 办理部门 市发改委 市金融办 办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许伟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16 类别 A
正文

关于破解疫情后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建议

       

近几年受疫情的影响,小微企业排在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订单或产品销售预期减少支付停工期间工资等人工成本高、物流跟不上、企业融资难、原材料缺乏和涨价等,疫情给企业带来的是诸多影响因素的叠加效应。其中,第一产业受订单或产品销售预期减少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受员工复工率低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受各个因素的影响较均衡,说明疫情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未来如何让众多企业浴火重生,创新焕发活力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保住原来的市场份额和产业链优势,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建议:

1、继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要全力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工作中坚决贯彻“法治化”理念,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公正透明的市场规则、稳定可期的经营前景,才是企业充分施展拳脚、专注发展最需要的。二是要要着力打造“大众化”的营商环境。注重营造好“大众化”营商环境,做深推实“放管服”改革,既“放得下”,又“管得了”,更“服得好”,关键就是要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优化政务办理流程,提倡网上办理,限时办理,网上服务,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的变化。

2、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一是政府搭建融资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区域内政策机构力量和各方数据,建立完善全面、互联互通的地方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为金融机构创新小微金融业务模式提供数据支撑。二是继续抓政策落地,提高执行力。三是由地方政府牵头,由银行机构、财税部门、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组成,专门负责小微企业融资的数据征信服务和协同政策的梳理整合,发挥政策合力,避免急需要钱运转的企业融不到资。

3、加强产业链协调。在金融扶持的基础上,还需要引入产业力量,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数据、资金、人才等环节的打通共享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协同合力,政府部门牵头推进省市两级产业链耦合,在强链补链上做文章,降低小微企业运营成本。

 


复函
类别A

安康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签发人:余波
安金融函〔2023〕64号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6号建议的答复函

李涛代表

提出的《关于破解疫情后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国家税收、市场经济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受市场环境、企业内部和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影响,安康市小微企业发展压力增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安康高质量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持之以恒安商助企,多措并举纾困帮扶,大力助推小微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市金融办致力于在信贷投放、银企对接、助企纾困方面进行有力度、有创新、有实效的探索,力求支持和帮助中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一、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原则,积极探索实践,着力破解难点堵点,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持续打造发展有特色、市场有活力、服务有温度的营商环境,以改革实际成效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在“项目保障力”上求突破。聚焦项目建设全过程要素需求,深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亩均论英雄”“交地即交证”等改革措施,推行“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简化优化水电气接入工程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模式,着力提高要素承载力、整合力、配置力。全省一季度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显示,我市满意度97.11%,居全省第二

二是持续优化服务,在“政务服务力”上求突破。深化千名领导干部全覆盖包抓“五上”企业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帮办代办”全覆盖。深化“12345+审批+政务+交易”集成服务,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规范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建立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同市通办”事项清单,不断提升政务服务集成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在“市场吸引力”上求突破。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等交易模式,持续加强涉企收费监管工作,减轻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高新区成功创建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树牢亲商、安商意识,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呼声,每季度主持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倾听企业家建议,及时接收、转办、解决矛盾问题。

四是规范监督管理,在“公平竞争力”上求突破。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事项覆盖率,探索推进“通用型+专业型”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包容审慎监管、“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等模式,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形成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性市场竞争环境

五是释放改革红利,在“政策落实力”上求突破。畅通政策落实渠道,提高政策落地针对性,最大化释放政策效应。全方位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强化12345热线营商环境前端平台作用,健全营商专席、法律顾问和专用台账,对全市“五上”企业全覆盖电话回访。系统梳理汇集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精准推送市场主体,开展政策落实障碍清理行动和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推动惠企政策措施直达快享。

二、聚焦薄弱环节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强化金融政策支持为进一步提升全市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持续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市金融办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助企纾困促经济稳增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做优金融服务工作措施》《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工作方案》《安康市金融办2023年工作要点》《金融领域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等文件。召开“安康市金融支持稳增长工作推进会”、“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座谈会”、“2022年营商环境指标评价分析会”“财税金融工作组闭门会”等,转达贯彻最新金融政策精神,并安排部署2023年全市金融支持稳增长工作。

二是做优金融服务。从金融机构选派金融顾问333名、对接服务企业976户,基本实现了重点产业链、规上工业、房地产企业金融顾问全覆盖。组建金融顾问服务群和金融服务团队,累计向企业推送金融政策200余条次。坚持常态化银企对接,2022年、2023年连续成功举办“金融活水润安康”主题活动,持续召开重点项目暨产业链建设政、银、企融资对接大会,组织开展金融助力安康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今年联合相关部门举办重点领域银企对接会5次13家银行机构与 30 余家企业签订融资意向协议,融资规模超200亿元。通过做实金融顾问服务制度、深化产业链主办行机制、建好金融驿站服务模式、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推动金融活水更加润泽安康。

三是聚焦减费让利举措。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中长期贷款、减费让利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督促金融机构优化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操作程序,按照市场化原则做到应延尽延,引导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利率水平,落实支付服务减费让利政策,有效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截至6月末,全市法人机构贷款加权利率6.18%,同比下降76BP,今年以来全市法人银行累计为实体让利1亿元。

四是发挥融资担保作用。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坚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性定位,切实降低小微和三农企业融资成本。落实“免、减、缓”等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新型政银担业务做到“应保尽保”,单户1000万元(含)以内担保项目做到“见贷即保”,单户500万元及以下“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费率降至0.5%,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200万元(含)以内担保项目实施免除不动产抵押反担保措施,降低普惠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截至6月末,全市融资担保企业1153户、余额61.43亿元,加权平均费率1.05%,1-6月直接降费让利超过2300万元,累计为492个担保项目10.77亿元免除不动产抵押反担保措施,有效提高了企业融资可获得性

五是不断推进金融微创新。鼓励各银行机构针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探索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信贷融资产品,创新推出“富硒茶叶贷”“乡村振兴能人贷”“种植e贷”“惠农e贷”“秦e贷”等信贷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激发融资活力。

截止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311.99亿元,同比增长13.42%,较年初增加103.29亿元,同比多增24.02亿元,余额存贷比达到58.64%。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32.95亿元,较年初增加59.52亿元、增长15.94%,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7.4个百分点,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3.00%;贷款户数47551户,较年初增加3796户。2022年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占比全省第一,陕西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指数评价我市县区优秀档次占比全省第一。

三、围绕产业链发展积极延链补链强链

今年,我市围绕打造创新性好、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化、绿色化、融合化、高端化为方向,以链长制为抓手,按照“专业细分、重度垂直”的要求,将原来“11+7”条产业链优化整合为8条重点产业链,着力打造“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生态旅游”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交通装备、秦巴医药、毛绒玩具、消费电子、现代物流”5条重点特色产业链,形成产业链梯次发展的格局。

围绕重点产业链发展,我市坚持市域统筹、分链施策,错位发展、协同联动,细化工作推进措施,加强服务模式创新,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完善一条产业链、一名市级领导作链长、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主办银行、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批技术顾问等“九个一”工作机制,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6月末,银行机构向产业链链主企业发放贷款249笔37.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化推动“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持续在助企纾困解忧上出实策、拿实招、求实效,大力助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着力破解企业发展困局充分发挥亲商助企“护航员”“联络员”和特约“监督员”作用,定期下沉企业和项目,全面收集制约企业发展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差异化探索和创新性实践,着力破解营商环境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着眼产业需求和人才需要,全速加快秦创原安康创新飞地孵化园和科创园建设,细化完善企业高端人才引进激励政策措施,多维度保障技术、人才、资金、项目等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是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提优政务服务水平,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优流程、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推动实现更大范围的“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全力打造最高效、最便利的政务服务中心,以标准化、精细化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建立健全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明晰监管边界,规范执法行为,减少自由裁量权,严格落实“双随机”监管、“双公示”要求,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提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的透明度,大力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三是强化金融政策宣传引导。贯彻落实中省市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用好“金融顾问服务群”和“金融服务团队”,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措施,将中省市出台的创业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推送向企业,并对政策加以解读,让企业真正了解政策、弄懂政策、享受政策。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对企业融资需求进行全方位摸排登记,积极建立融资需求清单,及时将需求信息推送到各银行机构,有针对性地“面对面”开展返乡创业就业政银企对接活动

四是做优金融服务破解堵点。从银行业金融机构派驻有经验的金融顾问,协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小微企业健立健全财务机制,提升运营获贷能力,增强企业融资便利度。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更大力度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返乡创业群体融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好安康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银行机构和企业用好省级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鼓励设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和转贷引导基金。发挥融资担保“放大器”作用,持续壮大政策性融资担保实力,拓宽抵质押范围,提升增信服务,优化担保费率和降低融资“门槛”,破解企业融资信用不足担保缺失难题。

五是用好做实融资服务平台。依托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秦信融”融资服务系统、安康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等引导银行机构入驻发布金融产品,动员企业注册并按需申报融资需求,在依法依规、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向接入机构批量推送信用信息,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服务支撑。各相关银行机构按照融资服务场景需要,将企业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于业务审核、管理,降低金融机构对传统抵质押物的依赖,提高信用贷款和首贷比重。

十分感谢破解疫情后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签发人:王珣
安发改财信函〔2023〕1号
关于安康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6号 建 议 的 复 函


类别:B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发改财信函〔20231                      签发人: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安康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6

    

 

李涛代表

提出的《关于破解疫情后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建议》〔(2023)第76号〕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结合部门职能职责,现就相关内容答复如下:

近几年,受市场环境、企业内部和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影响,安康市小微企业整体规模萎缩,经济效益下滑,发展压力增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安康高质量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持之以恒安商助企,多措并举纾困帮扶,大力助推小微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今年以来,我委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积极发挥优化营商环境牵头部门职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原则,积极探索实践,着力破解难点堵点,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持续打造发展有特色、市场有活力、服务有温度的营商环境,以改革实际成效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在“项目保障力”上求突破。聚焦项目建设全过程要素需求,深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亩均论英雄”“交地即交证”等改革措施,推行“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简化优化水电气接入工程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模式,着力提高要素承载力、整合力、配置力。全省一季度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显示,我市满意度97.11%,居全省第二

二是持续优化服务,在“政务服务力”上求突破。深化千名领导干部全覆盖包抓“五上”企业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帮办代办”全覆盖。深化“12345+审批+政务+交易”集成服务,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规范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建立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同市通办”事项清单,不断提升政务服务集成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在“市场吸引力”上求突破。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等交易模式,持续加强涉企收费监管工作,减轻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高新区成功创建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树牢亲商、安商意识,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呼声,每季度主持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倾听企业家建议,及时接收、转办、解决矛盾问题。

四是规范监督管理,在“公平竞争力”上求突破。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事项覆盖率,探索推进“通用型+专业型”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包容审慎监管、“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等模式,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形成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性市场竞争环境

五是释放改革红利,在“政策落实力”上求突破。畅通政策落实渠道,提高政策落地针对性,最大化释放政策效应。全方位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强化12345热线营商环境前端平台作用,健全营商专席、法律顾问和专用台账,对全市“五上”企业全覆盖电话回访。系统梳理汇集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精准推送市场主体,开展政策落实障碍清理行动和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推动惠企政策措施直达快享。

六是积极延链强链,在“产业聚合力”上求突破。今年,我市围绕打造创新性好、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化、绿色化、融合化、高端化为方向,以链长制为抓手,按照“专业细分、重度垂直”的要求,将原来“11+7”条产业链优化整合为8条重点产业链,着力打造“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生态旅游”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交通装备、秦巴医药、毛绒玩具、消费电子、现代物流”5条重点特色产业链,形成产业链梯次发展的格局。围绕重点产业链发展,坚持市域统筹、分链施策,错位发展、协同联动,细化工作推进措施,加强服务模式创新,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完善一条产业链、一名市级领导作链长、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主办银行、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批技术顾问等“九个一”工作机制,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您的建议我们将充分吸收采纳,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化推动“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亲商助企“护航员”“联络员”和特约“监督员”作用,持续在助企纾困解忧上出实策、拿实招、求实效,大力助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顺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717   

 

 

联系单位及电话

市发改委财信  朱林   3232289   18691535106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