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的建议
名称 关于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的建议
编号 135 领衔代表 李肖 办理部门 市农业农村局 市金融办 市发改委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许伟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16 类别 A
正文

关于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的建议

 

2022年3月6日习总书记在参加政协联组会讨论时就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再次做出深入阐释和科学部署。“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里要装中国粮。”那么要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关键在农民,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目前我国农村正急速面临向农民老龄化农业空洞化发展,大量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老人和妇女成了务农的主体。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都不愿意返乡务农,将来谁来种田?如何种好田?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建议:

 新生代的农民工“跳出农门”的愿望是越来越强烈了,“谁来种地”的隐忧由此而来,农业人口的减少已成为必然趋势,随之伴随而来的是各地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不仅促进了农业科技推广,助推了农业耕作技术,并延伸了农业产业链。由此可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解决的将不仅是“明天的耕地谁来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能解决“怎样把地种好”的问题,然而现在这些组织的整体实力还比较弱,带动能力不够强大,现代农业并不是买一台先进的机械设备,然后雇一个人来操作这么简单。要想机器发挥作用种好地,还必须有配套的融资、物流、销售等一整套的体系。如果公共资源配套不足,农业生产的成本就难降。

 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

 1、对这些组织加大农村金融信贷,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大农业生产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农业生产道路、水源、电力等,降低农产品外销的物流成本,稳定种子、化肥等农资的价格。加大技术培训,让农民成为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2、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据2020年统计,汉阴县户籍人口311493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5.06万亩,人均不到1亩半地,而且地块多,不集中,一家三四亩地,靠种水稻、玉米,一年根本就挣不到钱。靠传统方式种地是不行的,我们要换中方式来经营,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引导提倡土地集中连片流转,走出“巴掌田”的困局,对土地实行高标准农田、宜机化建设,这样既有利于种植机械化,也扩大了可耕地面积,有利于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有利于统防统治。

 3、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引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指挥棒”,要让农民觉得种地有利可图,种粮能赚钱,才能让农业后继无人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复函
类别A

安康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签发人:余波
安金融函〔2023〕52号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5号建议的答复函

李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的建议》(第13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等特征,因农业生产经营周期较长,对融资规模和融资期限结构的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等需求更高。为此,我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引导各银行机构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货币政“撬动”。依托人民银行再贷款资金支持,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今年年新发放支农再贷款4.19亿元,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1075万元,办理支农再贷款展期2.35亿元。截至6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676.82亿元,同比增长12.61%。县域贷款余额653.6亿元,同比增长13.33%,其中金融精准帮扶贷款余额160.51亿元,同比增长20.89%。

二是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坚持常态化入企问需,联合相关部门全面摸排高新技术、富硒产业等9类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名单及融资需求,建立融资需求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向辖内银行机构分类推送重点企业名单1500余户。做实“金融顾问”,基本实现了重点产业链、规上工业、房地产企业金融顾问全覆盖,坚持常态化银企对接,今年已联合相关部门举办重点领域银企对接会5次,银企签订项目融资总规模超200亿元,特别是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金融活水润安康”主题活动,打响了我市政银企对接活动品牌,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与各单位的充分肯定。坚持便利化金融服务,在各级政务大厅建立“金融驿站”,实行“五步联办”模式(企业个人自主办、协理人员及时办、联络人员跟踪办、金融团队协助办、银企对接现场办),累计促成1468户企业获贷15.56亿元推广乡村金融超市”,构建乡村金融服务“前沿阵地”,推动农村信贷投放更加精准、普惠金融服务更加便捷。目前,已在白河县各村全面设立“乡村金融超市”,其他县市区正在积极推广中。

三是落实银行机构激励评价机制。印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安康高质量发展评价激励办法(试行)》,以新增涉农贷款为重点,每半年开展一次考核。充分发挥市财政资金“风向标”作用,通过在财政资源、项目开户、优势项目融资及享受金融优惠政策上对考核综合排名靠前的银行机构予以重点倾斜,引导和激励银行机构创新特色惠农信贷产品。如安康农商行推出“富硒茶业贷”,打造“富硒茶企贷”“富硒茶商贷”“富硒茶农贷”3款专属产品,为茶叶产业全链条提供金融支持工商银行安康分行推出“种植e贷”为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的数字普惠融资产品,融资金额最高达3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达5年,有效解决农业种植领域融资难题。农行安康分行推出“富民贷”,专门用于支持农民从事种植养殖、加工制造、商品流通等生产经营活动,单户额度最高可达20万元,期限最长5年,最大限度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金融工作的关心支持。我们坚信,有您的参与支持是做好金融工作最大的动力!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签发人:王珣
安发改农经函〔2023〕20号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5号 建议的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发改农经函〔202320                      签发人: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市届人大次会议第135

    

 

李肖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的建议收悉,现结合市发展改革委工作职能,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的首要任务。我市地处秦巴山区,土地资源以林地、山地为主,且布局分散,立地条件较差,粮食自给率较低,每年有近40万吨粮食需要市外调入进行调节,才能满足粮食供需平衡。由此看来,要解决粮食供需平衡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关键。

关于建议中提出的加大农业生产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农业生产道路、水源、电力等”问题,2023年上半年,我委精准发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作一是着力抓好农村道路提升工程,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建设累计完成路基104.1公里、基层51.3公里、面层40.4公里,完成投资83190万元;重点乡镇通三级路建设累计完成路基44.84公里、基层31.公里、面层31.7公里,完成投资31160万元;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累计完成705公里,完成投资58663万元。岚皋县“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已接受省上实地复核验收。二是着力抓好水利优化工程,建成水利乡村振兴项目50,完成投资3914万元三是着力抓好电网改造工程,下达农村电网425个单项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投产138个完成投资15694.1万元四是着力抓好物流和快递体系建设,8个县(市、区)实现了快递包裹机械化集中分拨,乡镇加盟网点多品牌合一建点达70%以上。五是13个乡村振兴示范镇计划实施项目224个,开工221个,建成39个,完成投资18.81亿元,占年度计划59.4%

关于建议中提出的对土地实行高标准农田、宜机化建设”问题近年来,我委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确保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率组织、高质量建设,按照“小变大、坡改梯、旱改水、宜机化”要求,大力实施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建设,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4.78万亩,有力确保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高标准农田已成为我市粮食稳产的“压舱石”。“十四五”以来,我委分别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均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专项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5310万元2100万元,专项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2023年,申报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1.5万亩,项目总投资13030.88万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0500万元。2023年上半年,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并及时沟通反馈发现问题,落实整改任务夯实责任,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主要做法如下:(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高标准农田作为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举措来抓,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安康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方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召开多种形式的推进会对高标农田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动员、落实,并纳入市狠抓落实办的督办内容。

(二)科学设计,提升建设水平。科学规划设计是高质量推进高标农田建设的基础。一是从选点开始,组织设计单位深入实地准确摸清当地情况,在充分征求农民群众和土地经营主体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建设布局和时序安排,扎实做好项目谋划、选址、设计等前期工作,从源头上提升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质量。二是科学确定建设内容。针对山区丘陵地带特征,根据地块地力现状,因地制宜加大对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同时合理规划布局硬化道路、堤防工程等,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力争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地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全力抓好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为有效提高实施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专门聘请技术专家组,深入项目县开展方案现场评审,实地核查建设内容,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优化方案设计。

(三)强化督导,狠抓任务落实。一是加强督导检查,强化工作推进。在加强月调度的同时,紧盯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时间节点,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指导,及时研判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通报和督办,有力推动了建设任务如期完成。二是加强验收核查,切实提升工程质量。为加强质量监管,切实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设施不配套、不能用等问题,在县级验收的基础上,市上专门组织专家对往年竣工项目开展核查验收和竣工验收,发现问题逐一列出清单,限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健全项目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组织县(市、区)及时将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相关信息公开、公示,全面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真正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粮食安全的保障工程、政府的放心工程、农民的满意工程和干部的廉政工程。

(四)创新模式,全力推动实施。为发挥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性、带动性作用,不断提升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一是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生产功能区相结合。通过项目工程改造,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累计实施粮食功能区高标农田建设44.87万亩。二是坚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发挥最大效益。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经验和做法。汉阴县的“四建四改”工作经验,岚皋县“六早四严五到位”工作经验先后在《农民日报》刊载,石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在全省交流。

(五)建管并重,确保发挥效益。一是全面压实管护责任。对已竣工验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及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持续发挥作用。二是全力落实管护资金。制定了《关于加强农田建设工程管护的通知》,明确县级每年从以往年度农田建设补助结余资金中按每万亩1万元标准提取管护经费,不足部分,从省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中提取,确保了有钱管护。三是强化管护监督指导。一些县(市、区)还因地制宜制定管护标准和要求,加强对管护主体的指导与监督,督促管护主体认真履行农田建设管护责任,确保农田建设工程设施正常运行,持续发挥效益。

关于建议中提出的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问题,粮食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特殊商品,粮食价格一头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头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粮为百价之基,粮价稳,则百价稳。目前,粮食收购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影响,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适时进行调控。当市场粮价过高出现“米贵伤民”时,国家就会灵活安排政策性粮食投放,当粮价过底出现“谷贱伤农”时,国家就会启动部分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为粮食价格托底。2023年,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每斤1.17元,早籼稻1.26元、中晚籼稻1.29元、粳稻1.31元。我市非粮食主产区,粮食收购为市场化收购,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据近年来市场监测信息显示,我市小麦和稻谷收购价格均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格。

衷心感谢您对粮食安全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一步,我委将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持续发力,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和后期管护,全面做好项目抽查、检查、竣工验收等工作,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各环节,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提高产能、发挥效益

专此复函。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816

 

联系人:市发展改革委农经科    电话3213752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