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加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开展预防性侵教育的建议
名称 关于加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开展预防性侵教育的建议
编号 147 领衔代表 龚海涛 办理部门 市妇联 团市委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胡涛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17 类别 A
正文

关于加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开展预防性侵教育的建议

 

岚皋县常住总人口13.5万人,其中妇女6.27万人,占46.45%,儿童2.46万人,占18.29%。近五年岚皋县公安机关立案性侵、猥亵案件20余起,法院判决18起,其中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失独儿童占比较高,儿童性侵案件时有发生,对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损害,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且社会负面影响大。因此,开展预防性侵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护非常必要。一是自我防范意识薄弱因年龄较小,辨别能力差,对于性侵害等危险缺乏警惕性,自护自救意识不足。二是监护职责履行缺失。部分父母外出务工,委托爷爷、奶奶、亲戚朋友代为照顾,容易导致监护失控。三是预防性侵教育滞后。受传统保守观念影响,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对于开展预防性侵教育存在开口难问题,且担心授课内容、讲授方式不当,容易引起反作用。

 议:

1.加强学生预防性侵教育针对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尺度把握难的问题,妇联、共青团、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要发挥行业优势,联系专业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引进一套适合未成年人接受的预防性侵课程,确保课程常态化开展。

2.加强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检察院要牵头推动强制报告制度实施,持续加强与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沟通协作,加大强制报告制度宣传,明确强制报告制度执行部门主要职责和报告流程。同时,要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3.加强完善救助关怀机制。加大严厉打击性侵儿童犯罪行为力度的同时,要注重提供更完善的法律服务和指导,妇联、共青团、民政、教育、检察院等部门要培养和招募具有心理辅导资质的志愿者,对受害未成年人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对于贫困家庭受害未成年人,民政、教体、妇联等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救助项目,给予物资救助。

复函
类别A

妇女联合会

签发人:郑其巧
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7号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7号建议的复函

A 类                                            

公开

安康市妇女联合会

 

安妇函[2023]2号                      签发人:郑其巧

 


龚海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开展预防性侵教育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市未成年人的关心与关爱,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妇联、市关工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推动平安安康、法治安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载体,强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强力推进未成年人健康关爱。组建了我市妇女儿童健康关爱服务专家团、家庭教育讲师团、心理健康咨询队等专业团队,为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指导服务;常态化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活动,邀请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及市疾控中心的专家分年龄、分阶段为不同群体的孩子们组织开展不同内容的知识讲座;汉滨区、汉阴县、白河县等县区妇联利用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开设了“四点半课堂”,高新六小的“弹性上下学”等创新做法,消除了学校四点半放学与家长六点下班中间一个半小时的安全隐患,使家庭与学校真正做到无缝对接,有效地降低孩子的安全隐患,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流动家庭、空巢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出现的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市妇联精选了10名心理咨询师与安康中心城区10所学校建立长期的志愿服务合作关系,帮助“问题学生”走出心理阴影,以上措施体现了各级妇联组织对未成年人的关爱。

二、认真做好家庭家风家教工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市妇联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加强阵地建设,全市建成13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532个社区家长学校、831个学校家长学校,并整合资源,在市博物馆建成市级家风馆,在城东建成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公园,在市科技馆、市群艺馆设立了家庭教育大讲堂。充分利用节假日,在上述阵地广泛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进直播间、网络推送、面对面宣传、印制宣传页发放、专题讲解、送法到家等形式,切实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贯彻落实,有效引导广大家长“依法带娃”、科学育儿。截止目前共举办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活动320余场次,受益家长310万人。通过系列家庭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三、积极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夏季来临前夕,组织开展中小学生防溺水知识讲座;在秋冬季节,组织开展预防煤气中毒知识讲座;在每年中、高考前,本会组织心理咨询师为中、高考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为她们“减压”;市关工委深入到各基层学校组织开展火灾、地震应急演练,本会还经常邀请妇产科专家走进中学、大学校园,普及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提高安全防患意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市妇联结合工作职能,牵头制定了《关于建立反对家庭暴力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把家庭暴力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幼儿园)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同时,要求各级妇联组织、教育部门、医疗机构积极履行强制报告制度,对发现疑遭受家暴、性侵的儿童,责成教育部门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给予必要的帮助,有力的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新时代平安校园建设。

四、大力实施“女童保护”种子计划。近年来,市妇联把儿童预防性侵作为维权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组织参与“女童保护”种子计划培训、试点实施“一校一讲师”工程、常态化开展儿童预防性侵讲座活动,有效促进了儿童预防性侵知识普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一是积极承办全省“女童保护”种子计划培训班,为我市培养了16名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儿童防性侵志愿者讲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市县区全覆盖。二是在石泉县、紫阳县试点实施“一校一讲师”工程,为各级学校培养志愿者讲师78名,并积极探索将“女童保护”课程纳入学校自然班,实现“预防性侵害教育”的常态化和全覆盖。三是组织开展儿童预防性侵讲座活动。2021年以来,市妇联组织市(县、区)“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深入各县区相关学校开展“爱护我们的身体”公益课程宣讲332场次,惠及学生18662人,今年三八期间,市妇联联合市委平安办、市未保办等六家单位开展了安康市“关爱儿童 护苗成长”百场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齐开讲活动,以“关爱儿童 护苗成长”为主题,以“女童保护”儿童版教程为内容,面向幼儿园大班至小学六年级儿童(男童及女童)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知识公益讲座100场次,以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受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积极完善儿童关爱保障机制。以“巾帼暖人心”为统揽,发挥妇联组织“联”字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努力为困难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发挥市妇女儿童健康关爱服务专家团、家庭教育讲师团、心理健康指导专家团、维权法律志愿服务团等六个专业团队的力量,为广大儿童及家庭成员提供专业化、针对化的关爱帮助和指导服务;二是积极争取“维权紧急救助“红凤工程”“春蕾计划”、“唇腭裂患儿公益救助”“恒爱行动”爱心毛衣编织、壹基金儿童温暖包等项目资金870余万元,帮助3600余名妇女儿童解决了燃眉之急、实现了多年心愿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妇联将结合工作职能,按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 ,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是持续强化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家长学校阵地建设、加强家庭教育骨干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和理念,优化未成年人家庭成长环境。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发挥“家风馆”“家庭教育宣传长廊”“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公园”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少年儿童心向党”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品德教育融入其中,帮助儿童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美好心灵;三是强化普法宣传和维权服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家长依法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12338维权热线和市县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作用,常态化做好未成年人相关投诉的接处工作,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四是筑牢未成年人安全保护防线。以“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教程为内容,面向适龄儿童开展安全知识公益讲座,鼓励条件成熟的县区,推广“一校一讲师”工程,带动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女童保护”讲师队伍,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五是组织开展困难儿童关爱服务。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各类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把握时间节点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做好农村留守、困境儿童群体关爱帮扶及困难救助,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普及。

    龚海涛代表,再次感谢您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工作的关心,您的建议将对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围绕十四五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的实施,不断探索未成年人关爱新模式,切实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为儿童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安康市妇女联合会

2023年626

 

联系单位及电话:安康市妇女联合会办公室   3288585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

 


复函
类别A

团市委

签发人:卢存安
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7号
共青团安康市委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7号建议的复函

共青团安康市委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7号建议的复函


龚海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开展预防性侵教育的建议收悉, 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共青团安康市委致力于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力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引领者、法制安全教育者、心理健康疏导者,联合安康义工联、安康援少会、安康艾德社工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包含预防性侵教育为重要内容的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助推青少年全面发展。

一、 聚焦立德铸魂,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引领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少年、教育青少年、引领青少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五四、六一寄语精神,组织召开未成年人各类学习、座谈、专题讲座等1680场次,覆盖引领未成年人12人次二是强化仪式感召教育全市各级团队组织结合五四、六一、十一重要时间节点,精心设计和策划主题集中入团入队、十八岁成人礼等活动623场次,让未成年人在庄严崇高、神圣的氛围中获得沉浸式教育体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不断增强爱党爱国情感。三是强化榜样引领教育,紧扣时代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选树安康好青年、好少年69名制作青春榜样微团课、云队课,用先进榜样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领广大未成年人立大志、明大德,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加出彩美好人生。

二、 注重保护优先当好未成年人法制安全教育

一是助力平安校园建设。为切实提高全市未成年人法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环境,邀请500余名公检法司等部门的法治副校长开展入校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做好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人保护法》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法治护苗  心沐阳光”青少年法治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创新普法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增强普法教育的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创建市级标准化“红领巾法学院”23“省级红领巾法学院”8所,组织上万余名青少年学生开展模拟法庭、以案说法、法制情景剧等活动83场次。三是促进健康成长持续开展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教育。依托安康义工联、援少会、儿促会等青少年社会组织,不断延伸共青团工作手臂,通过组织化动员、社会化支持、网络化参与方式开展防性侵、防欺凌、防火电、防溺水等安全自护教育96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8万份。

三、坚持预防在前,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疏导者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采取政府购买、社会运营的方式加强安康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建设,22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驻守热线倾情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法律咨询、成长解答和权益维护服务。运用电话咨询、微信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倾听未成年人心声12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9823分钟。二是深入校园宣讲。开展“爱助成长 用心未来12355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72场次,教授未成年人正确调整情绪和科学疏导心理方法,集中解答未成年人青春困惑、成长烦恼三是开展个案疏导。针对个别重点案例和校园欺凌案件,组织心理咨询师专家团队进行跟踪服务,及时解决成长问题,加强心理疏导,抚慰受伤心灵。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龚海涛代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教育保护力度,开展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预防性侵教育。一是持续开展“爱助成长  用心未来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艾德社工服务中心做好安康市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的接听受理和心理疏导工作,将性侵教育、法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科学、精准宣讲教育。二是联合相关社会组织扩大青少年性侵教育工作覆盖。积极和安康义工联、安康援少会等专业社会组织进行对接,加强学校、社区、家庭各方合作,广泛开展性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青春期性健康知识培训,积极帮助青少年尽早适应青春期的变化,正确、客观认识两性关系,以保障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三是加大预防性侵教育宣传和志愿服务力度。组织青年志愿者广泛进行预防性侵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印制发放预防性侵教育宣传彩页,做好青少年一对一咨询解答,教授青少年正确认识两性、遇到侵害后如何自我保护,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氛围。

 

    联系人:徐伟   联系电话:1870915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