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类
公开
安康市妇女联合会
安妇函[2023]2号 签发人:郑其巧
龚海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开展预防性侵教育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市未成年人的关心与关爱,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妇联、市关工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推动平安安康、法治安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载体,强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强力推进未成年人健康关爱。组建了我市妇女儿童健康关爱服务专家团、家庭教育讲师团、心理健康咨询队等专业团队,为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指导服务;常态化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活动,邀请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及市疾控中心的专家分年龄、分阶段为不同群体的孩子们组织开展不同内容的知识讲座;汉滨区、汉阴县、白河县等县区妇联利用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开设了“四点半课堂”,高新六小的“弹性上下学”等创新做法,消除了学校四点半放学与家长六点下班中间一个半小时的安全隐患,使家庭与学校真正做到无缝对接,有效地降低孩子的安全隐患,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流动家庭、空巢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出现的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市妇联精选了10名心理咨询师与安康中心城区10所学校建立长期的志愿服务合作关系,帮助“问题学生”走出心理阴影,以上措施体现了各级妇联组织对未成年人的关爱。
二、认真做好家庭家风家教工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市妇联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加强阵地建设,全市建成13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532个社区家长学校、831个学校家长学校,并整合资源,在市博物馆建成市级家风馆,在城东建成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公园,在市科技馆、市群艺馆设立了家庭教育大讲堂。充分利用节假日,在上述阵地广泛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进直播间、网络推送、面对面宣传、印制宣传页发放、专题讲解、送法到家等形式,切实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贯彻落实,有效引导广大家长“依法带娃”、科学育儿。截止目前共举办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活动320余场次,受益家长310万人。通过系列家庭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三、积极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夏季来临前夕,组织开展中小学生防溺水知识讲座;在秋冬季节,组织开展预防煤气中毒知识讲座;在每年中、高考前,本会组织心理咨询师为中、高考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为她们“减压”;市关工委深入到各基层学校组织开展火灾、地震应急演练,本会还经常邀请妇产科专家走进中学、大学校园,普及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提高安全防患意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市妇联结合工作职能,牵头制定了《关于建立反对家庭暴力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把家庭暴力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幼儿园)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同时,要求各级妇联组织、教育部门、医疗机构积极履行强制报告制度,对发现疑遭受家暴、性侵的儿童,责成教育部门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给予必要的帮助,有力的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新时代平安校园建设。
四、大力实施“女童保护”种子计划。近年来,市妇联把儿童预防性侵作为维权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组织参与“女童保护”种子计划培训、试点实施“一校一讲师”工程、常态化开展儿童预防性侵讲座活动,有效促进了儿童预防性侵知识普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一是积极承办全省“女童保护”种子计划培训班,为我市培养了16名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儿童防性侵志愿者讲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市县区全覆盖。二是在石泉县、紫阳县试点实施“一校一讲师”工程,为各级学校培养志愿者讲师78名,并积极探索将“女童保护”课程纳入学校自然班,实现“预防性侵害教育”的常态化和全覆盖。三是组织开展儿童预防性侵讲座活动。2021年以来,市妇联组织市(县、区)“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深入各县区相关学校开展“爱护我们的身体”公益课程宣讲332场次,惠及学生18662人,今年三八期间,市妇联联合市委平安办、市未保办等六家单位开展了安康市“关爱儿童 护苗成长”百场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齐开讲活动,以“关爱儿童 护苗成长”为主题,以“女童保护”儿童版教程为内容,面向幼儿园大班至小学六年级儿童(男童及女童)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知识公益讲座100场次,以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受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积极完善儿童关爱保障机制。以“巾帼暖人心”为统揽,发挥妇联组织“联”字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努力为困难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发挥市妇女儿童健康关爱服务专家团、家庭教育讲师团、心理健康指导专家团、维权法律志愿服务团等六个专业团队的力量,为广大儿童及家庭成员提供专业化、针对化的关爱帮助和指导服务;二是积极争取“维权紧急救助”、“红凤工程”、“春蕾计划”、“唇腭裂患儿公益救助”、“恒爱行动”爱心毛衣编织、壹基金儿童温暖包等项目资金870余万元,帮助3600余名妇女儿童解决了燃眉之急、实现了多年心愿。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妇联将结合工作职能,按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 ,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是持续强化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家长学校阵地建设、加强家庭教育骨干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和理念,优化未成年人家庭成长环境。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发挥“家风馆”“家庭教育宣传长廊”“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公园”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少年儿童心向党”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品德教育融入其中,帮助儿童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美好心灵;三是强化普法宣传和维权服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家长依法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12338维权热线和市县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作用,常态化做好未成年人相关投诉的接处工作,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四是筑牢未成年人安全保护防线。以“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教程为内容,面向适龄儿童开展安全知识公益讲座,鼓励条件成熟的县区,推广“一校一讲师”工程,带动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女童保护”讲师队伍,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五是组织开展困难儿童关爱服务。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各类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把握时间节点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做好农村留守、困境儿童群体关爱帮扶及困难救助,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普及。
龚海涛代表,再次感谢您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工作的关心,您的建议将对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围绕十四五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的实施,不断探索未成年人关爱新模式,切实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为儿童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安康市妇女联合会
2023年6月2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安康市妇女联合会办公室 3288585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