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与管理人才培育的建议
名称 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与管理人才培育的建议
编号 206 领衔代表 田珍 办理部门 市农业农村局 市人社局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许伟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16 类别 B
正文

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与管理人才培育的建议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既是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创业就业的基础引擎当前,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不断拓展与提升,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社会化服务等新业态纷纷涌现,亟需更多的高素质管理与技能人才。以平利县为例,虽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创新推进“三乡三业”(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兴产业;办企业,置家业)人才引育工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创业能人到乡村工作创业的同时,支持建设职业培训学校、农民田间学校、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等人才引育平台,培养出了一批见识广、头脑活、技术精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基本实现了劳动技能与实用技术培训全覆盖,解决了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缺技术的问题,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提供了人才与智力支撑。但是,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依然缺乏,农村劳动力文化基础薄、劳动技能和就业层次低、经管管理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建设与管理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人才培育工作中存在着培训资源整合不够、实训基地条件不足、培训方式不灵活和重理论轻实训、重学时轻效果、重培育轻帮扶的问题。

建议:

1、整合农村人才培训培育资源。建议成立安康市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主体,整合人社、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的培训培育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指导各县(市、区)建立统一培训资源数据库,各部门将各方面的需求信息、培训对象及其就业愿望、技能需求、培训机构等信息纳入信息资料库,建立信息互通的资源共享平台,使培训对象“按需点单”,培训有的放矢,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培训工作格局。

2、规范提升各类人才培育平台的综合运营能力。建议市级层面建立完善各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农民田间学校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乡村振兴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等资质准予制度,进一步加强各类职业培训学校、田间学校、实训基地等人才培育平台的动态监管、监测、考核、评估,指导各类人才培训培育机构规范运营,确保各类培训平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3、加大对农业农村人才培育支持力度。建议市级层面制定出台支持农业和农村人才培育的配套政策,由各级财政预算配套专项资金,对规范运营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农民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乡村振兴现场教学基地等人才培育平台设施建设、师资培养和人才培育进行奖补,加强农村人才培育能力条件建设。

4、突出培训实效,改进培训方式。建议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培育的考核评价机制。在普通劳动技能培训中,按照实用易学、有利就业的要求,按需确定培训学时与培训内容,突出现场实训教学,以方便学习、实用能用、上岗就业为目标,不过份强调学时课时的考核评估。在农村经营管理、社会化服务等高技能人才培育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满足技术、能力、素质需求为目标,合理确定培训内容与课时要求,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签发人:王龙军
安人社函〔2023〕368号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6号建议的复函

 

类别:B

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

 

 

安人社2023368                    签发人:王龙军

 

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市届人大次会议第206

建议的复函

 

田珍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与管理人才培育的建议》收悉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结合部门职责答复如下:

一、当年完成的工作及推进措施

2023年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按照市场需求与就业意愿,围绕重点产业项目、急需紧缺职业和新职业新业态工种、制造业等高技术含量职业工种分类组织实施。2023年1-5月,全市组织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97万人次,其中:企业职工培训3241人次,重点群体培训36498人次(脱贫劳动力17753人)。

二、当年推动的工作及推进措施

今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职业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安人社函2023〕101号)、《关于做好2023年全市职业技能培训暨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通知》(安人社函2023〕244号)、《安康市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安人社函2023〕24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安人社函2023〕259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我市重点产业发展。

三、计划采纳的建议及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紧紧围绕培育“劳务品牌”和重点产业链用工需求,按照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突出抓好技能就业率、技能持证率和培训合格率,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保障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需求。

(二)持续加大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力度。推进“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种覆盖范围,强化评价机构管理。鼓励符合条件的院校、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根据市场和就业需要,向全体劳动者开展职业等级认定服务

四、不予采纳的建议及情况说明

无不予采纳的建议。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将认真吸纳您的宝贵建议,积极履职尽责。以上答复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626

 

 

 

 

 

 

 

 

 

联系人:胡小炜       电话:0915-3213706

抄送:市委督查室,人大常委会人代选工委

 

复函
类别A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签发人:徐杰
安农函〔2023〕227号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6号建议的答复函

田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与管理人才培育的建议》(第20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培育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持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壮大队伍,全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8477人,认定高级职业农民329人,中级职业农民939人,省级高素质领军人才28人。全市11个县市区共有村(社区)个数1771个,村民小组14908个,培育高素质农民覆盖村民小组7838个,覆盖率52.57%。

二、主要做法

一是聚焦头雁培育。着力培养能引领产业发展的“头雁”,重点围绕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能力提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联合西安交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直播产业研究院、陕西茶叶流通协会先后两年举办了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产业领军人才培训班、产业直播电商人才培训班、粮食、茶叶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生态渔业产业链培训班,培训经营主体带头人687人。二是探索培育模式。不断创新培育模式,经过实践探索,总结提炼的《产业引领协会搭桥融合发展》模式荣获2019年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优秀典型案例,《安康市高素质农民线上线下融合培育模式案例》入选2021年全国农广体系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案例。三是加强绩效考核。把《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贯穿培育工作始终,加强工作督导和考核管理,确保培育质量和效果,参加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考核连年获得优秀。`持续加大优秀典型人物推荐和先进事迹宣介,开展组织优秀高素质农民评选工作,在农民丰收节现场表彰,增强荣誉感,扩大影响力;高素质农民刘瑞红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陕西省脱贫攻坚奉献奖、贺胜春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黄金章走进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田间示范秀》栏目。王秀梅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接见,参加央视《丰收中国》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为安康特色农产品消费扶贫直播带货。高级职业农民刘瑞红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您的建议,结合市农业农村局的职能。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与管理人才培育工作。

一是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围绕粮油保供、全产业链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人才需求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摸清培训底子,选准培育对象,分层分级建学员信息库,按需设置培训课程、设计培训班次,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健全培育体系,完善提升市县农业农村局主管、农广校实施,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和协会协同参与的1+N+X工作机制,形成多方资源力量参与的教育培训体系。

三是加强跟踪服务指导,围绕培育吸引力有待提高问题,加强后续跟踪服务政策研究。抓好跟踪服务指导,加强对职业农民协会引导,主动衔接项目,利用农交会、农高会、农民丰收节等展会平台,建立产销、技术、信息对接渠道,积极为高素质农民开展技术指导、疑难解答、培训提升等跟踪服务,做好培育后半篇文章。感谢您对安康市农业农村工作的热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