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对老城街道全域街巷进行业态功能 布局规划的建议
名称 关于对老城街道全域街巷进行业态功能 布局规划的建议
编号 250 领衔代表 马英 办理部门 市住建局 汉滨区人民政府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许伟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17 类别 B
正文

关于对老城街道全域街巷进行业态功能

布局规划的建议

 

老城区域面积共3.5平方公里,6.1万人(含流动人口),46个背街小巷,是全省第二大少数民族聚集区。按照“湖城一体、疏解江南、重心北移”的城市发展战略,老城将逐步减少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市政府从2017年开始,对中心城区实行五年禁建,促进常住人口转移。但要增加流动人口,唯有实行规划引领、改善环境、产业带动。依托老城的区域优势和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按照“汉水金州、人文老城”的定位和文旅融合的思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动摇,打造安康旅游承载地和中心城区消费集散地和夜间经济主战区。

目前,老城辖区文旅产业发展无规划,街巷业态无定位,停车场、便民市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无规划,特色文化街区如何改造无方案,导致老城辖区产业项目无法策划包装、项目资金无法争取,老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大,社会各界强烈呼吁。

议:

市住建部门牵头,市文旅部门、老城街道配合,组织对老城辖区文旅产业发展进行规划论证,尽快拿出一个长远的规划蓝本,明确每一条街巷业态布局,围绕业态设计街巷改造方案,打造特色街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规划定位完成后,由街道和相关部门积极策划包装申报争取项目,对外招商引资,每年集中资金、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至两条街巷,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规划目标。

 


复函
类别B

汉滨区人民政府

签发人:吴大林
汉政函〔2023〕67号
关于安康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50号建议的复函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50

建议的答复函

 

马英代表

提出的《关于对老城街道全域街巷进行业态功能布局规划的建议》(第250号)收悉。答复如下:

汉滨区老城街道办事处地处安康市汉滨区中心城区,东起丁字后街,西至金川街最西端,北临汉江,南以兴安路和新城街道相接,是汉滨区唯一不涉农的街道办事处是全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宗教场所集中区人文信息浓厚,区位优势明显。行政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辖区共有9个社区居委会,辖区总人口(含流动人口8.1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1人,有6清真寺。辖区法人单位个数848个,其中驻省、市、区行政事业单位57。老城街道办事处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全国基层科普先进单位”“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巾帼志愿服务示范队”和“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针对您提出的关于对老街道全域街巷进行业态功能布局规划的建议,我区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区住建局、区文旅广电局、老城街道办开展实地调研,并将老城街道办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纳入全区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原有老城街道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推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工作,创建范围东朝阳门西至小北街口,汉滨区老城街道办成立了工作专班,初步完成各项任务分解,将街巷业态布局规划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分解,计划20236前完成申报,并报省发改委、省文旅厅审核认定。二是按照“政府搭台、市场主体、商家参与、部门配合、群众支持”的原则,利用“五一”黄金周,举办了“国潮江畔 美味回访”汉滨非遗美食文化季活动,聚集人气、引爆老城、宣传东关,为街道全域街巷业态功能布局打好基础。三是汉滨区老城街道办制定《老城街巷进行业态功能布局规划》,待项目规划方案出台后,加快推进项目申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一是继续集中部门力量,有序推进老城街道办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工作,做到“四有”(即:辖区文旅产业有规划,街巷业态有定位,停车场、便民市场、公共厕所等设施建设有布局有规划,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有规划有方案)。二是借助“五一”黄金周汉滨非遗美食文化季活动影响力,继续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旅游美食活动,做到“三有”(即:更有特色、更有规模、更有影响力)。

感谢您对汉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区各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

                                2023年67

 

(联系人:     电话:3231667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67日印发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签发人:谢成彦
安住建函〔2023〕505号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50号建议的答复函

您提出的《关于对老城街道全域街巷进行业态功能布局规划的建议》(第25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安康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关注及对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的建议我局非常认可,近年来我局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一是持续牵头做好各县(市、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区申报工作,截止目前,全市成功命名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0处二是2023年6月组织召开“保护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座谈会议,邀请各行业专家深入研讨历史街区保护利用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路径,通过群策群力,进一步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城市文化品牌与形象,推动地域文化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在以下方面对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传承保护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开展《安康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从法规上明确历史文化街区传承保护工作的部门职责、保护重点及利用方式,突出保护与利用并重、制定鼓励性政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等重点,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提供法律支撑。二是加力督促辖区完成东关历史街区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为下一步街区发展制定蓝图。三是进一步指导汉滨区老城办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健全完善历史街区保护利用机制,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活化利用优秀案例,探索形成“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促品牌、以品牌促经济、以经济促保护”的内生循环“造血式”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