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安公函〔2023〕18号 签发人:周 斌
安康市公安局
关于市第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76号
建 议 的 复 函
向金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校园安全的建议》(第27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按照中省市部署要求,全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护校安园”工作,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校园安保联动机制不断完善,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明显提升,全市涉校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及时发现、提前预防、成功制止了一批威胁师生安全的案事件苗头,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已固化完善,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一、坚持高位推动,完善固化维护校园安全长效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着力推动解决影响校园安全的机制性、保障性问题,统筹布局、科学谋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工作意见和制度规范,不断完善校园安保长效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公安、财政等部门要共同谋划、紧密配合、多方联动、精准发力,出实招、出硬招,确保校园安全“三个100%”建设任务完成;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健全公安、教育、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卫健、交通、城管、住建等多部门会商研判、定期通报、联合整治、联动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校园及周边治安形势,定期检查评估安全防范效果,有针对性地研究采取防范对策,不断提升部门联动、社会协同、齐抓共管工作效能。公安机关指挥中心、治安、经文保、交警、宣传、巡特警等部门警种加强协作配合,履职尽责,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做好校园周边安全整治工作;三是狠抓督导问责。各级公安机关、教育部门会同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卫健、交通、城管、住建等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紧紧围绕学校“三防”建设、校园周边环境、食品卫生安全、校车管理、师生法制安全宣传教育等重点领域和工作,开展经常性的联合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堵塞安全漏洞。
二、夯实主体责任,积极构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体系。一是全面推进校园“三个100%”建设任务。联合教育部门制定下发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三个100%”建设工作方案》,实行周通报制度,压实责任,加快进度,提高质效。在安康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不高,各县区财政拮据的情况下,多措并举,筹措资金,足额拨放专项经费8859万元;二是着力提升校园整体防控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及《陕西省公安机关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七项常态化工作机制》等规定,逐校逐园督促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机制、安全防范设施、内部保卫力量、应急处置措施,深入排查各类安全问题,切实提升安全防范水平;三是着力提升校园保安员整体素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保安管理工作的通知》,推行保安服务公司派驻学校专业保安人员制度,督促指导保安服务公司针对校园保安服务活动的薄弱环节,逐一查缺补漏,限期落实整改。要求派驻校园保安员要经过严格政审,选派50周岁以下,品行良好,遵纪守法,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业务熟练的保安员。所有上岗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熟悉所在岗位的职责任务,熟悉学校物防和技防设施配备,熟练使用视频回放技术、一键式报警装置、消防器材和安防器械,掌握应急处置预案和方法,确保发生校园案(事)件时,迅速报警,快速初期处置,救助伤员并保护现场。四是增强学生自身防范能力。选派法制副校长、校园警务室民警或兼职法制辅导员810名,深入学校、深入师生课堂,同步新学期开学到校上好首堂法制课,定期组织灭火、逃生自救、紧急疏散、应对突发事件等为主要内容的模拟演练,以学生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安全自防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已有专职学校保卫人员998人,学校保安员2346人,配备防护装备2457件,安装技防设备829套,安装一键式报警装置1042套。
三、坚持综合治理,全力创建校园周边安全“示范区”。
结合社会治安和校园安保新情况、新特点,大力推广宁陕“四位一体”护学岗工作模式,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建立“公安+学校+家长+社会”的 “四位一体”的护学岗机制,整合防控资源,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依托智能感知手段,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格局,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权,着力打造让广大师生家长安心放心的校园周边安全“示范区”,确保了涉校重大案件、敏感舆情、交通事故“零发生”,实现了“学生安全、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工作目标。一是强化重点巡防机制。不断加强以公安民警为主导,协辅警、学校保卫干部、保安员、教职员工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护学岗”建设,建立地市统一规划、区县推进实施、属地具体执行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巡逻守护工作。特别要落实上、下学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将学校作为重点目标纳入网格化巡逻巡查体系,增加巡逻密度和频次,提高校园周边“见警率”和“管事率”,切实保护学生儿童安全。全市共设立护学岗901个,日投入警力1600余人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7600余人次;二是强化周边秩序整治。深化“一标三实+N”基础信息采集应用工作,组织警力对校园周边“城中村”、外来人口聚居区和出租房屋、中小旅店、歌舞厅、网吧等重点场所、部位实行滚动排查、重点整治,切实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先后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集中整治行业场所涉黄涉赌专项行动”、“扫黄扫赌无声风暴”、“重点混乱地区集中整治”和“扫黄赌.铲源头”等专项行动。三是强化风险预警防范。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倾、源头治理,落实排查发现、及时化解、提前处置工作机制,切实把涉校矛盾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持续深化“三个精准防范”,加强对校园及周边易肇事肇祸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吸毒、心理失衡扬言报复社会、与学校发生矛盾纠纷等人员的滚动排查,逐一纳入管控视线,逐一落实“一人四管”动态管控措施,严防发生涉及校园师生的极端恶性案事件(一人四管:1名重点人,分别由1名镇包联干部、1名所在单位或村委会干部、1名社区民警、1名监护人或家人联合管控)。稳控各类重点人员62人。
四、坚持快速反应,及时打击有效处置涉校案事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涉校案件要坚持四个优先,即“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侦办”,充分运用多种侦查手段,提高打击处置效能,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一是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依法严惩,健全完善涉校案件摸排预防、快速出警核查、案件侦查等机制,对各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零容忍”,对现行犯罪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形成“不敢为”“不能为”的高压震慑效应,最大限度减少现实危害。同时,注意解剖典型案例,及时总结分析涉校案件规律特点,不断提升侦查打击能力,形成打防结合、以打促防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公安、教育、应急管理、卫健、宣传等部门建立健全应急指挥、联动处置、新闻宣传、舆论引导一体化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涉校案事件,按照“三同步”原则,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做好舆论引导管控,坚决防止不法分子借机炒作,酿成重大舆情风险;三是加强应急处突演练,针对校园及周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会同应急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合参加的综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做好校园安全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立足主战场,充当主力军,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风险意识,全面落实校园安保各项措施,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严厉打击涉校涉生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学校安全秩序持续稳定。
最后,感谢您对全市公安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安康市公安局
2023年7月4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安康市公安局治安支队;18590000585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