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支持对汉阴边远山区教育质量提升的建议
名称 关于支持对汉阴边远山区教育质量提升的建议
编号 133 领衔代表 任春 办理部门 市教体局 汉阴县人民政府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许伟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16 类别 A
正文

关于支持对汉阴边远山区教育质量提升的建议

 

通过入校走访,以及群众反映,现在很多边远山区的学校教育质量急剧下降,前景堪优,学生也急剧减少,教师队伍调动频繁,稍微教学质量好点的老师在边远山区是留不住的,想尽办法调到县城以及其它城市。

建议:侧重对边远山区学校教师队伍的分配,给予适当补助以留住人才。



复函
类别A

汉阴县人民政府

签发人:祖白云
汉政函〔2023〕91号
汉阴县人民政府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3号 建议的答复函

任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对汉阴边远山区教育质量提升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县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一、实施两项津贴,提升山区教师待遇

为均衡配置城乡师资力量,确保优质教师资源下的去、留的住、起作用”,2015年起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根据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等因素分档确定补助标准,重点向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倾斜。将全县学校分为三类十档,按1001500元定岗按月考核发放乡镇干部津贴按照基础补贴和年限增加,两项补贴叠加执行最高每月可以领取2500余元每年发放2000余万元,共计1300余名教师享受两项津贴

二、优化教师流动办法,促进师资合理配置

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稳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2022年完善汉阴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工作流动管理办法(试行)》,不仅畅通教师进城下乡通道,极大地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形成教师由深山向浅山、浅山向川道、川道向城区、城区反赴农村的教师良性循环流动打破教师逆向流动的瓶颈五年来,共400名符合出山进城条件的教师自愿选择继续在农村学校任教基本实现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三、实施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师资均衡

为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将全县中小学分片建立11大学区,确定相对较强的学校为学区长。近年来,由学区长学校选派300余名优秀教师、管理人员到学区内其它学校进行交流任教,强校带弱校,抱团共进。2018年出台省市教学能手考核细则要求省市能手赴农村学校任教并至少培养1教学能手作为周期考核合格的基本条件截至目前,共81名省市教学能手到山区农村学校任教,以强带弱,开展50余次讲座培养300市县级教学能手。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进一步提高农村边远学校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我县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继续教育、菜单式、学习共同体等培训项目,在指标分配时向农村边远学校倾斜,通过各级各类培训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其在教学思想、教学研究方面提高和升华。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共选派500余名城区省市级教学能手、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定点支教帮扶,鼓励城区优质资源学校跟农村边远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对人、校对校对口支援,有效促进学校教育资源共享。

下一步,我继续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逐步解决教师配备问题。通过定点向山区学校招聘优质教师,特岗教师在城区学校的三年跟岗学习、定编到山区学校继续服务三年,加强对山区小规模学校师资配备,选拔镇中心小学认真负责的中层领导到山区小规模学校任职,探索集团化办学改革等方式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奋力推进全县教育质量提升工作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签发人:屈晓红
安教体函〔2023〕342号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3号建议的复函

类别:B

 

安教体函〔2023〕342号                   签发人:屈晓红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33号建议的复函

 

任春代表: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您对当前农村教育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很有价值,提出的建议也很好,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建议,持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两项津贴,提升山区教师待遇。为均衡配置城乡师资力量,确保优质资源下的去、留的住、起作用,着力搭建城乡师资流动,确保山区教师扎根山区学校。2015年起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根据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等因素分档确定补助标准,重点向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倾斜。汉阴县将全县学校分为三类十档,按100至1500元定岗按月考核发放。乡镇干部津贴按照基础补贴和年限增加,两项补贴叠加执行最高每月可以领取2500余元,每年发放2000余万元,共计1300余名教师受益。

二是优化教师流动办法,促进师资合理配置。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稳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促教育优质均衡,经过多次修改,2022年汉阴县完善了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工作流动管理办法(试行)。在畅通教师进城下乡通道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教师由深山向浅山、浅山向川道、川道向城区、城区反赴农村的教师良性循环流动。有更多符合出山进城条件的教师自愿继续在农村任教,基本实现了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目标,不仅稳住了乡村教师的人心,还吸引了城区川道教师主动要求到山区教学任教,打破了教师逆向流动的瓶颈。五年来有400余名符合出山进城条件的教师自愿选择继续在农村学校任教。

三是实施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师资均衡。为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汉阴将全县中小学分片建立11个大学区,相对较强的学校确定为学区长。近年来,由学区长学校选派300余名优秀教师、管理人员到学区内其它学校进行交流任教,强校带弱校,抱团共进。2018年指导汉阴县出台了省市教学能手考核细则,省市能手赴农村学校任教并至少培养1名教学能手作为周期考核合格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有81名省市教学能手到山区农村学校任教,以强带弱,开展了50余次讲座,培养了300余名市县级教学能手。

四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为提高农村边远学校紧缺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汉阴县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继续教育、菜单式、学习共同体等培训项目,在指标分配时尽量向农村边远学校倾斜,通过各级各类培训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其在教学思想、教学研究方面提高和升华。 近年来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共选派500余名城区省市级教学能手、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定点支教帮扶,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对人、校对校对口支援,鼓励城区优质资源学校跟农村边远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送教下乡、名师大篷车、菜单式培训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了资源的共享。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建议,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让人民群众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2023年8月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安康市教育体育局人事科  3212059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人大常委会人代选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