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安教体函〔2023〕342号 签发人:屈晓红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33号建议的复函
任春代表: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您对当前农村教育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很有价值,提出的建议也很好,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建议,持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两项津贴,提升山区教师待遇。为均衡配置城乡师资力量,确保优质资源下的去、留的住、起作用,着力搭建城乡师资流动,确保山区教师扎根山区学校。2015年起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根据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等因素分档确定补助标准,重点向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倾斜。汉阴县将全县学校分为三类十档,按100至1500元定岗按月考核发放。乡镇干部津贴按照基础补贴和年限增加,两项补贴叠加执行最高每月可以领取2500余元,每年发放2000余万元,共计1300余名教师受益。
二是优化教师流动办法,促进师资合理配置。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稳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促教育优质均衡,经过多次修改,2022年汉阴县完善了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工作流动管理办法(试行)。在畅通教师进城下乡通道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教师由深山向浅山、浅山向川道、川道向城区、城区反赴农村的教师良性循环流动。有更多符合“出山进城”条件的教师自愿继续在农村任教,基本实现了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目标,不仅稳住了乡村教师的“人心”,还吸引了城区川道教师主动要求到山区教学任教,打破了教师逆向流动的瓶颈。五年来有400余名符合出山进城条件的教师自愿选择继续在农村学校任教。
三是实施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师资均衡。为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汉阴将全县中小学分片建立11个大学区,相对较强的学校确定为学区长。近年来,由学区长学校选派300余名优秀教师、管理人员到学区内其它学校进行交流任教,强校带弱校,抱团共进。2018年指导汉阴县出台了省市教学能手考核细则,省市能手赴农村学校任教并至少培养1名教学能手作为周期考核合格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有81名省市教学能手到山区农村学校任教,以强带弱,开展了50余次讲座,培养了300余名市县级教学能手。
四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为提高农村边远学校紧缺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汉阴县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继续教育、菜单式、学习共同体等培训项目,在指标分配时尽量向农村边远学校倾斜,通过各级各类培训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其在教学思想、教学研究方面提高和升华。 近年来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共选派500余名城区省市级教学能手、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定点支教帮扶,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对人、校对校对口支援,鼓励城区优质资源学校跟农村边远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送教下乡、名师大篷车、菜单式培训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了资源的共享。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建议,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让人民群众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2023年8月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安康市教育体育局人事科 3212059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人大常委会人代选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