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发改农经函〔2023〕21号
签发人:王 珣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安康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5号
建 议 的 复 函
王红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月河口片区项目扶持,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全市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月河口片区经济带建设的关心。现就您提出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列入全市重点扶持项目的建议
月河流域位于安康市中部,南接凤凰山,西与池河流域交界,北靠秦岭与商洛市接壤,东与旬河流域相邻,境跨汉滨区、汉阴县、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是安康市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2005年,汉滨区提出大力推动月河川道区域经济发展;2009年,市委、市政府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出打造“百公里经济走廊”、加速形成“月河川道产业带”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月河川道涵盖的地理及行政区划范围逐渐扩大,区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目前,月河川道区域内始终缺乏统一的规划引领,引发了一系列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政策协调的制约性问题,亟需从市级层面进行制度设计,编制并实施《安康市月河川道城镇产业带高质量发展规划》迫在眉睫。《安康市月河川道城镇产业带高质量发展规划》是安康市级“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6月,市发展改革委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在实地踏勘、座谈调研、专家研讨的基础上,于2021年1月形成规划初稿;2022年3月以来,通过补充调研完善规划思路,向市级领导汇报规划成果。2023年3月,书面征求了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意见建议。在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形成了规划评审稿。
《规划》重点考虑3方面:一是突出产城融合。作为省级唯一重点开发区,月河川道单位面积土地产出仍然较低。2020年,月河川道单位面积产出0.14亿元/平方公里,深圳、上海、北京、成都、西安、重庆分别是其100倍、43倍、16倍、8.9倍、6.6倍、1.6倍。规划突出产城融合,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强土地集约利用,进一步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同时确保每个产业园区以城镇为依托,形成共建共享、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格局。二是突出城乡融合。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结合,健全人口合理流动体制机制,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产业向城镇集中,打造具有龙头引领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协同发展格局;同时,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好移民搬迁后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及生态稳定。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三是突出开放融合。月河川道是区域重要的交通大通道,要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中转内陆枢纽港、综合保税区等对外开放平台;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接,深度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极分工协作,承接产业转移;加大与长江流域省份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汉江经济带,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规划》有六章25节:第一章规划背景。明确月河川道区域开发的本底条件,剖析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并指出新时代月河川道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关于规划范围,月河川道城镇产业带跨越三个行政区(汉滨区、汉阴县和石泉县)、五个经济区(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汉阴经开区、石泉经开区和五里工业园区),国土面积约为2097.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8.9%;其中核心区为月河川道山体浅山河谷区域,约400平方公里。第二章总体要求。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关于战略定位,分别从省级层面、陕南区域层面、市域层面提出了“省级新型城镇化发展样板区”“陕南地区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三大定位;关于发展目标,明确提出月河川道要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西部样板”,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发展指标目标,并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与“十四五”规划保持一致。第三章构建高质量发展空间。提出了“一核三心、一轴多点”(以安康中心城市为主核心,恒口示范区、汉阴县、石泉县为次核心,十天高速交通廊道为发展轴,集镇、产业开发区等为节点)空间布局,明确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农村中心社区五级城镇体系及发展定位。其中:安康中心城市定位为陕西省南向协作桥头堡、汉江生态经济带综合性节点城市、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与山水田园融合共生的旅游康养城市;安康高新区定位为创新创业示范区、高新产业聚集区、现代城市新区;恒口示范区定位为毛绒玩具产业新都、西北商贸物流新镇、秦巴山水田园新城;城东新区定位为汉滨主城区的战略接续地;汉阴县城定位为安康市域副中心城市;石泉县城定位为月河川道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推动月河川道常住人口达到110万人(远期1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远期70%以上),恒口示范区设区(市辖行政区)、汉阴县撤县设市(县级市)。第四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3+5+4”现代化产业体系(即富硒产业、毛绒玩具、纺织服装3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型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碳中和产业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现代物流、绿色金融、文旅康养、数字经济4大现代服务业集群),明确主要工业聚集区发展目标,其中:安康高新区进入国家级高新区50强,建设创新型特色产业强区、生态型智慧幸福绿城;恒口示范区融入安康中心城区,建设经济强区,一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汉阴省级经开区和石泉省级经开区进入省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上游行列;城东新区融入五里工业集中区发展,合并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章支撑及保障体系。分别提出生态保护修复、流域综合整治、公共服务供给、基础设施支撑、区域协调和开放型经济等重要支撑要素的发展思路和举措。第六章 规划实施保障。从组织、环境、资金和人才四个方面提出规划保障措施。
二、关于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或专业机构的建议
2023年,为全面贯彻全省“三个年”活动工作部署,落实落细市“两会”精神,跟踪监测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各行业领域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协调解决经济稳增长堵点难点问题,推进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市政府建立全市经济稳增长工作机制,组建全市经济稳增长工作专班。工作专班组长由市长担任,常务副市长担任责任副组长,其他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成员有市级相关部门、中省相关驻安单位,以及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由市发改委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项目投资组、工业生产组、农业生产组、建筑业和房地产组、消费服务外资外贸组、创业就业组、财税金融组、要素保障组。制定督帮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双周调度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关于加大招商政策扶持的建议
月河口片区东到汉江,南至佘家窑村,西到长铺村,北到规划长春路,用地面积约12.95平方公里。月河口片区规划目标为“一地、一体”,其中“一地”即将月河口片区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娱乐、宜居”为一体的安康国际旅游目的地,“一体”即以“山、水、谷、寺、岛”为特色的旅游综合体。
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月河川道高质量发展,大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2022年,分别支持汉滨区、汉阴县、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中省预算内投资项目59个、47个、21个、40个,下达资金分别达到44479.4万元、22252.7万元、11900万元、11460万元。大力推动“无水港”、恒河水库、机场连接线、月河快速干道、月河与恒河两岸景观大道和城市绿地公园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明清古街开发与保护,支持恒口示范区建设毛绒玩具产业新都、西北商贸物流新镇、秦巴山水田园新城,融入中心城市发展,月河川道区域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城镇人口加快聚集,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汉阴经开区、石泉经开区和五里工业园区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2022年,月河川道区域GDP达到525.4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1.4%。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作用,结合相关规划编制以及重大项目布局,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出台规划。市发改委将充分运用经济稳增长工作机制,聚焦月河川道高质量发展,加快出台《安康市月河川道城镇产业带高质量发展规划》。二是注重统筹协调,加大资金争取。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加强协作配合,争取项目资金,持续加大对月河川道区域的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三是强化示范带动,促进融合发展。以月河川道农业科技示范带为重点,培育一批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推动月河川道城镇带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月河川道区域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8月1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发展改革委农经科 3213752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