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大力支持安康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名称 关于大力支持安康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编号 19 领衔代表 乔永信 办理部门 市农业农村局 办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许伟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16 类别 B
正文

关于大力支持安康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猕猴桃被公认为“水果之王”“维生素之冠”,在陕西水果产量排名中仅次于苹果。近年来,猕猴桃在安康从群众自发种植栽培到科研院所积极研发,再到岚皋、汉阴等地规模发展,安康猕猴桃以品质好、适应性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好等优势,在安康果业中异军突起。

安康是猕猴桃原产地、最佳适生区,珍稀资源琳琅满目,是天然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宝库,对发展特色品种,提升果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好的先决条件;生态条件优越,土壤、水、空气十分清洁,土壤富含硒元素,具有生产高端猕猴桃的天然条件;土地以林地山地为主,适宜种植和发展猕猴桃;安康市农科院持续开展安康猕猴桃野生资源普查征集以及新品种培育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培养了一批猕猴桃方面高素质农民和专业技术人才,初步探索出生态猕猴桃建园技术规程。目前,全市累计发展猕猴桃种植超6万亩,产量预计突破1万吨、产值突破亿元。为我省猕猴桃产业“东扩南移”的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安康猕猴桃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是政策支持缺乏。猕猴桃产业没有纳入省、市特色产业规划中,在政策扶持、项目申报、财政金融支持等方面力度不够;其二是科技支撑不足。新技术应用程度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服务人才紧缺,种植成本高;其三是生产区划与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果园管护水平不高,果农复兴无法稳定保障;其四是市场主体弱小。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扩大,安康猕猴桃产业在收贮、深加工方面相对滞后、产业链条短、果品附加值低。

建议:

1、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建议把猕猴桃产业作为安康农业特色产业来定位,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划定优势区域,促进我市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把猕猴桃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2、加大品种选育研究。一是挖掘安康优质品种。大力开展猕猴桃品种适宜性研究,指导科学引种,合理布局,形成品牌优势。二是坚持与关中和周边区域错位发展。重点发展区位特色明显的早、中熟猕猴桃品种,以高、中端鲜食优质品系为主。三是建设产业示范基地。坚持“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原则,重点打造百亩、千亩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良种苗木扩繁基地,开展优质种苗的繁育、扩繁和新优品种示范,为果农提供优良种苗。

 3、培育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合作社联合经营,支持其做大做强,发展产业联盟,组建产业协会,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知市场的职业农民,逐步建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农户广泛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对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实施精准帮扶,整合有限的项目资源和帮扶力量,重点帮、帮重点,夯实帮扶责任,提升帮扶实效。

4、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制定《秦巴猕猴桃生产标准》,组织引导果农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安康富硒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开展绿色、有机食品和气候品质认证;有效整合资源和力量,精心策划猕猴桃的宣传推介,全方位增加猕猴桃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5、强化保障体系建设。将猕猴桃产业确立为特色农业产业,制定扶持政策,建立产业基金,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种植园区的道路、灌溉设施、病害监测防治设施等建设力度,打造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气调库等仓储设施和分拣、包装、交易市场、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建立猕猴桃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强科技队伍;着力解决果业生产关键环节、重要时期的技术力量薄弱问题和用工紧缺矛盾,全方位打造产业服务体系。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签发人:徐杰
安农函〔2023〕196号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9号建议的答复函

乔永信代表:

首先感谢对安康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安康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推动的工作及推进措施

秦巴山区是我国猕猴桃的原产地,更是猕猴桃生长的最优适生区,以猕猴桃为主的果业是安康富民强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在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按照“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树品牌”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猕猴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猕猴桃产业逐步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的“金果果”。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市抢抓陕西省猕猴桃产业“东扩南移”战略机遇,围绕基地建设、品种选育、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2021年以来,先后争取陕西猕猴桃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项目资金2500万元,争取省级项目资金猕猴产业项目资金1770万元用于猕猴桃品种研发、试验示范及高质高效示范园建设,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以良种化为基础,以园区化为重点,加强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不断提升猕猴桃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园水平,先后开展猕猴桃冬管等线上线下技术培训200余场次,培养猕猴桃产业高素质农民和专业技术人才500余名,全市猕猴桃面积达7万亩,预计产量将突破1万吨,其中汉阴县猕猴桃面积达3.2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左右在主体培育方面,我们依托陕西猕猴桃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持续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市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35个,培育育种栽培、生产加工、储藏保鲜、销售服务的经营主体100余家。在科技支撑方面,充分发挥市农科院、猕猴桃工作站、猕猴桃协会等资源优势,不断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果业研发中心、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等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先后在汉阴、岚皋等县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从种质资源、品种选育、山地栽培、品质提升等多方面进行攻关,相继选育成功了“秦红”“安鑫”两个猕猴桃新品种,集成了陕南山地猕猴桃的关键栽培技术,制定了生态猕猴桃建园技术标准,提升猕猴桃产业科技水平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在品牌打造方面,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有序扩大猕猴桃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安康猕猴桃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升安康猕猴桃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先后举办了猕猴桃品鉴、猕猴桃采摘等活动,通过产品品鉴、农事体验、产品展销、现场签约等形式,让猕猴桃产业发展搭上了产、加、研、销“快车道”。“安康猕猴桃”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汉阴猕猴桃”区域公共品牌成功注册并正式对外发布。

二、计划采纳的建议及工作计划

虽然我市猕猴桃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市场化等方面与国内其他猕猴桃主产区还有不小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贵单位的宝贵建议,认真学习借鉴周边地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按照“稳面积、提质量、创品牌”的思路,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在技术上做好服务,推进全市猕猴桃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科学布局,融合化发展,要以汉阴、岚皋等县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地适种,打造秦巴山区优质猕猴桃产业带。把猕猴桃产业发展与粮食生产、生态环保、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探索果粮套种、果芋结合耕种模式,发展休闲、采摘、观光等新业态,推进产业融合。二是坚持科技创新,标准化发展,强化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普及实用技术,提升果园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经营效益。加快安康富硒猕猴桃标准综合体制定,推进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环节标准化。三是坚持壮大主体,市场化发展,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扶大扶强经营主体。找准生态富硒功能食品的市场定位,完善品牌体系、流通体系,提升安康猕猴桃产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