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学习交流 > 正文
调 研 札 记
发布时间:2023-10-17 10:09作者:王彪来源:
分享到:

主题教育调研,选题很重要,“四不两直”要求选题更是不能太宽泛。入夏以来,全市各项经济指标下行压力增大,“六稳”的首要问题是稳就业,也无疑是民生第一事,就有了“解剖麻雀”了解一个村庄就业现状的想法。在家乡选择一个自然村庄,可能更能听到、看到真实的情况。

专题调研是工作,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作风,衡量的标准就是八项规定精神。接地气、务实效在研究调研方案时就强调了这一条。精减了原计划随行的市级部门的同志,利用周末与机关办公室、研究室同志驱车来到老家汉阴县蒲溪镇盘龙村。临行前反复叮嘱吃住不是小事,要按规定和标准交纳费用。镇里负责同志是多年前老同事的儿子,是晚辈,拍着胸脯讲“请叔叔放心,一定按规矩”。放心不等同安心,还需时时提醒。


弱劳动力为集体经济晾晒玉米每日可收入60元左右


蓝天白云替代了近一个月的秋淋,天气格外的好。村头去劳作的行人和门口晒太阳的人不少,挺热闹,好似困扰乡村多年的“空心化”开始好转。提前列了调研提纲,但开座谈会仍是调查研究的一个基本方式。座谈会的主题是了解村庄就业现状、基层治理情况以及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方式,人数控制在10人,目的还是想能分类初步了解一些情况,便于调研工作的开展。村支部书记是市、县人大代表,十分精干,这些年带领村里人干了不少事,村集体经济组织和1100亩的红桃产业园吸附了大多数农村不能外出的闲散和弱劳动力。与村支部书记聊得比较多,其中还几次打断了与县镇干部的交流。事实上基层治理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的方式,都在各家各户的家长里短和过好日子之中。


不能外出务工的妇女是村合作社采摘红桃的主力<资料图>

下午调研组同志又分组与镇、村及驻村干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了走访交流,将提前准备的调研提纲做了梳理。走访时偶遇30年前在汉阴工作的一名德高望重老领导,老领导七十年代知青来到陕南,在汉阴安康等地工作32年,其中20多年在汉阴成家、立业,度过了美好年华。上座敬茶、陪同晚餐,回首往事,叙说健康晚年,倍感欣慰。

傍晚回到驻地,调研组开了一个碰头会,定了调研报告的初步提纲,围绕“村庄速描”“空心化”“集体经济组织”“村庄就业情况”“困惑”等几个方面深入了解情况,确定了入户分类调研的方向。


平均年龄65岁左右的主要劳动力在村内打零工修沟渠日收入260元左右

入户的分类调研,印证了调研报告提纲关注的几个问题是基层农村治理的重要内容。盘龙村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全县平均水平,交通条件、产业基础条件都较好,60%以上劳动力外出务工,每年去世人口30余人,出生人口20余人,目前农村主导产业多是55-75周岁人口和留守妇女,说明“空心化”仍然困扰着农村及村庄传统文明坚守;村集体经济自身盈利能力还差,但显著提高了农村留守闲散和弱劳动能力的组织化程度,在提高农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出务工人口在城镇化大潮和家乡的“伊甸园”之间摇摆,收入的高低依赖于宏观经济形势,增长之间有他们的心血汗水与喜悦悲伤;无人耕种的山坡地和复垦的山地又面临无力耕作“撂荒”的困惑……一个一个的问题需要在农户的解答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试种巨型稻和普通稻对比

偶遇陕西元农源公司在盘龙村试种的“巨型稻”收割,有机、富硒、节水、抗病、产量高和抗性淀粉、市场前景好等标签,也让我们看到了农业科技、“互联网+”对农村带来的新希望,调研组临时增加一个“巨型稻”的调研板块,也为“巨型稻”试种成功这件陕南农业史上、在盘龙村首创的事件点个赞!

调研还需继续,许多问题要在群众中找答案。习近平总书记讲,“群众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同群众聚一聚,见见面,聊聊天,有什么不好?有的地方待上一天也可以,把情况摸透,心中更有数”。我想,这不仅是对主题教育专题调研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干部的要求。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