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建议
名称 关于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建议
编号 108 领衔代表 衷显艳 办理部门 市应急管理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气象局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许伟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2-16 类别 A
正文

关于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干旱洪涝、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疫情防控、野生动物破坏农作物等农业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及农民增收造成较大损失。

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农民思想上侥幸心理较重,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外出后,防范意识薄弱,不能科学选择新品种、新技术。二是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结构不够合理,对农业资源不能够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综合发展。三是农业产业效益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主要依托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力量薄弱,农业减灾、防灾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四是部分农业产业投入高,农业不能实现全覆盖,有的农业产品尚没有农业保险品种,农业保险赔付较低。

建议:

1.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发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利用“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国家防灾减灾日”等节点,弘扬防灾减灾文化,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讲、技能培训、案例解说、应急演练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依托“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品、实战应急演练等方式将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并在社区现场为居民们科普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2.健全防灾指挥体系。坚持以信息化推进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防灾减灾信息指挥中心或者大数据中心,建立综合干旱洪涝、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疫情防控、野生动物破坏农作物等农业灾害防灾减灾风险隐患信息,为科学研判各类风险隐患提供数据支撑。

3.强化防灾救援保障。坚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统筹力量,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定期开展防灾减灾“实战演练”,进一步强化内部协作联动和应急响应能力,加大县镇村三级防灾减灾救灾物资储备,为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坚强保障。

4.加大农业保险扶持。在现有的农业保险基础上,加大农业产业保险覆盖面和受众面,将农业产业保险纳入惠农政策的工作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受灾赔付损失标准,农业产业受灾后,及时督促承保单位高标准向受灾群众赔付损失,降低群众受灾损失,防止群众因灾返贫。


复函
类别A

市气象局

签发人:王莽
安气函〔2023〕87号
安康市气象局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8号建议的答复函

安康市气象局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08号建议的答复函

 

衷显艳代表:

您在安康市第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建议》(第10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气象为民,扎实推进气象科普知识宣传

安康市气象局印发《安康市气象局2023年气象宣传科普工作年度计划和目标任务》,明确规划2023年科普任务。围绕2023年世界气象日“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的主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调动并组织各方面的资源与人力,参与到活动中,活动成效显著。举行大型宣传活动,专家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展示现代气象装备,利用广场大屏幕滚动播放气象科普专题片。同时组织安康气象科技人员学习3.23气象科普讲座:秦岭山区降水变化及其对关中水资源的影响。市气象学会积极响应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2023年“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结合安康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加强农村气象灾害应急科普,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人群气象科学素质;农气中心专业科技人员推广农业气象科技成果服务民生,以科普助力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市气象局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暨“3.23”世界气象日、科技“三下乡”“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紫阳蒿坪、平利老县、安康白天鹅广场开展户外科普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接待群众500余人。围绕2023年各类科普主题,采用电视天气预报影视节目、移动气象台和手机气象短信、气象微博、微信、抖音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知识宣传。同时加强网站投稿宣传,市县气象部门分别在省气象局内外网投稿发表科普宣传活动稿件10余篇,制作美篇50余篇,扩大宣传覆盖面。

二、坚持气象为农,认真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防御

近年来,安康市气象局加强农业低温冻害高温伏旱等灾害的气象监测预报工作。目前全市有茶园全要素小气候3套、粮、油作物的六要素小气候站34套,自动土壤水分站10套,建立茶叶、烤烟、小麦、玉米、水稻、魔芋等气象试验站,初步构建围绕茶叶、烤烟、水稻、魔芋等县区主栽作物的农业气象监测试验网络。构建包括茶叶低温冻害气象条件指标,初步建立茶叶春季低温冻害预测模型。针对粮食和特色农业,开展干旱、冻害、连阴雨和冰雹等主要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依据农业气象预报结论,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向涉农部门管理人员、镇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传递预报预警信息。针对小麦、玉米、水稻、油菜,以及茶叶、烤烟、魔芋等特色农作物,开展各作物关键农事期预报、全生育期气象适宜度预报、主要农事活动适宜度预报共3大类23种分等级农用天气预报,保障安康市重要农作物生育期气象服务需求。针对小麦、玉米、水稻、油菜,开展夏粮和秋粮产量预报,准确率96%以上。

三、坚持科技为先,谋划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平台

安康市气象局建立了安康市一体化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根据安康市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建成“安康市一体化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实现粮(小麦和玉米、水稻)、果(猕猴桃)、茶等农三大类农作物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服务。该平台实现与省局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国家CAgMss业务系统及智慧农业气象APP的对接。该平台包括农业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灾害4个子系统,26个功能模块。该平台包含三类4种作物的农业气象预报、监测、预测及适宜度评价等指标,7要素41项农业气象数据展示监测指标,以及数个农业气象算法模型。

                                

                                                         安康市气象局

                                                        2023年9月13日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应急管理局

签发人:王晓强
安市应急字〔2023〕42号
安康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安康市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108号建议的复函


安康市应急管理局

关于安康市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108号

       


衷显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安康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结合单位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各代表们的指导帮助下,市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职责,夯实责任、创新举措、狠抓落实,聚力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健全机制体制。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指挥机构优化调整决策部署,严格按照“上下贯通对应、统筹指挥调度、统分结合运行、部门各司其职”的机构调整改革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完成市减灾办、市防汛办、森防办机构人员转隶和业务交接,及时修订印发指挥部工作规则和运行制度,建立完善了市防汛办、市森防办运行机制和抗震救灾工作机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等系列制度,理顺了工作机制,提升了应急值守、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能力。深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暴雨应急联动机制,严格落实“早盯撤”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和损失。2022年成功应对了6轮区域性强降雨和15次分散短时暴雨过程,今年已成功应对了8轮强降雨和暴雨过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没有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强化基层治理。结合安康“321”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等优势,将防汛防火、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应急救援等一线监测、排查、值守和信息报送职责赋予全市4万余名基层网格员,进一步夯实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加强对各县(市、区)、镇办防汛办、应急办干部和灾害信息员防汛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政策业务培训,明晰网格员防灾减灾职责,培训基层干部自然灾害防治业务知识,提升基层应急干部和网格员发现隐患、报告灾害、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能力。

(三)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着力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和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前全市139个镇办全部挂牌成立应急办,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305人,成立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889支、18966人,制定印发了《安康市社会力量参与较大事故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组建16支市级专业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充实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社会力量。坚持“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组织市、县、镇、村四级对各类抢险救灾物资设备进行全面清查盘点摸底,科学合理足额配备到位,确保应急情况下就近能用可用快用。建立镇级应急物资库139个、村级应急物资库1230个,并为镇村(社区)配发了卫星电话防汛、防灭火等应急救援装备。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防灾避险安置点建设意见》,充分依托和整合现有公共资源,广泛利用社会闲置资源,科学合理布局和建设以城市、集镇、村(社区)为主体,村庄(院落)、农户托管、临时场所为辅助,覆盖城乡和所有灾害隐患点的规范化防灾避险安置点,切实保障群众防灾避险需要,目前全市已建成避灾安置点1276个,可容纳30万人。

(四)扎实开展演练。针对我市森林火灾、洪涝灾害易发多发实际,扎实开展责任落实网格化、灾害监测标识化、预警体系扁平化、抢撤路线可视化、院户联防常态化的“五化”情景构建应急演练,强化实景实战,提升应急处置能力。2月下旬,组织我市11支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伍赴渭南参加“集结-2023”陕西省森林草原火灾扑救跨区域实战竞赛演练,我市11支队伍均被省森防指授予“A级专业队”称号,进一步提高全市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伍的扑火实战能力。530市政府石泉举行2023年陕西省水库调度暨安康市防汛综合实战演练,取得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应急实战演练5381场次

(五)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安全咨询日等契机,广泛组织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开展防灾减灾知识“五进”等系列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等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示范县创建活动。通过宣传日现场宣传、微信短信、培训教育、演练示范等形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关注自然灾害、防范自然灾害,提高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二、下一步工作及措施

(一)持续强化宣传教育培训。继续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等有利时机,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和自媒体等手段,加强农业灾害知识宣传普及,提升广大群众认识自然灾害、防范自然灾害、提升防灾技能。定期组织各级干部、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群众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广大群众应对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指挥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细化优化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及气象灾害防治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职能,充分发挥指挥部办公室牵头抓总、统筹调度、协调各方作用。积极配合农业农村和林草等部门探索建立农业灾害防治指挥体系,整合农业领域防灾减灾资源,细化农业领域防灾减灾部门职能任务,提高农业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加大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提升防灾核灾报灾能力。积极推进市、县综合应急救援基地、航空救援站点建设、应急队伍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农田、茶果林地、经济林地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备足防灾救灾物资,以项目建设推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

(四)积极应对洪涝干旱和林草火灾等灾害。汛前做好各项备汛准备工作,加大江河湖库、堤坝等灾害点、地灾点排查整治,汛期加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频次,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农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灾害损失。提前部署做好抗旱减灾准备,根据旱情发展,围绕饮水保供、抗旱保收、防暑保安三项抗旱减灾重点工作,提前节水调水,确保将旱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影响降到最低。持续深入开展防火巡查巡护,压实各级各方护林防火责任,做好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降低农林作物森林火灾损失风险。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防灾减灾特别是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我们将继续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综合防灾减灾理念,积极发挥综合防灾减灾牵头协调职能,坚持未雨绸缪,细化实化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措施,尽最大努力守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请您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

联系人:胡锋  15991055758

 

                                        安康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