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9 09:44作者:陈丽来源: |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针对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建设和成效显现中发现的渠道不宽,责任不实,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全流程健全制度监管体系,补齐短板漏洞,防止问题反弹,确保主题教育成果常态长效。
项目征集架起“连心桥”。制定《岚皋县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和实施暂行办法》,把时段化集中征集和常态化全年征集结合起来,把公开征集和定向征集结合起来,建立“人大+政府”“线上+线下”双向征集工作平台,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民生热点和堵点问题,不断丰富和拓宽民生实事征集的渠道和范围,架起社情民意“连心桥”,有效破解了民生实事项目征集难问题。
系统督办当好“保育员”。制定《岚皋县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监督办法》,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的民生实事监督小组,采取联系走访选民、代表小组活动、持证视察等方式,实行日常监督、综合监督、专项监督有机结合,做到“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构建起责任落得实、进度能达标,作风过得硬的监督合力,推动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良好态势。
满意测评确保“效果佳”。制定《岚皋县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办法》,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民生实事项目成效的根本标尺,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群众评价和代表评价相结合,让群众和代表当好“验单员”。对测评不满意的,责成重新办理,3个月内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接受询问并再次进行测评。同时,将民生实事项目纳入效能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绩效评价重要内容,做好建后管养“后半篇文章”,真正把“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