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1 15:22作者:吕宣智来源: |
2023年,宁陕县人大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通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中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六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服务中心大局,聚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完善审查机制,拓展审查渠道,严把预算编制审查前置关 ,强化预算执行审查监督尾,不断加大审查力度,全面推动预算审查监督提质增效。
一、完善机制,凝聚预算审查监督合力。坚持“党委领导、人大审查监督、政府主责、代表参与”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一是党委加强领导。县委常委会先后5次专题听取上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执行及下年度计划编制报告草案、上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及下年度预算编制草案、预算联网监督、票决项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汇报,转发《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的实施意见》,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发挥了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和决策推动的作用。二是人大主动作为。县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跟进落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陕西省预算监督工作条例》,先后修订完善了《宁陕县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制度》《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通知》《宁陕县人大代表票决办法》《票决项目征集办法》《满意度测评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对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债务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的审计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审查监督工作程序及方式进行了专章专条明确,突出民生导向、注重对民生实事项目资金保障预算的审查监督,确保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全面准确实施。三是政府积极实施。县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主动发挥主责作用,坚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则,注重听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及代表意见,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全口径精细编制年度预算(草案)报告,依据财力状况,优先保障“三保”及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做到收支平衡,有效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及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二、注重预算编制审查的全面性。一是提前参入预算编制。提前参入预算,组建调研组,由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县人大相关工委、委员、代表参加,重点调研了解部门对预算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预算编制首先审查是否全部包含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大部分,审查其全面性。二是了解审查支出预算的总量、结构,是否符合中省市县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政策等情况,使年度预算编制工作更加周密、更加符合县情实际。三是严把预算审查环节。主要审查支出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财政规划和全县战略发展规划、宏观政策等长期发展规划是否衔接等。四是强化政府债务审查监督。把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在审议政府上半年预算执行、审查批准年度财政预算、审查政府预算调整方案等法定议题中,把党中央关于加强政府债务审查监督要求落实到审查的各个环节中,并提出“在举债限额范围内举债、依法依规举债、举债要经审批决定举债、谁举债谁负责谁还债、依法使用”的明确审查意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素制约增多,资金保障困难的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对县政府提出的2023年拟申报发行专项债券资金的两个议案及时进行审议,将县医院医技综合楼、县农副产品产供销基地、县游客集散中心、旬河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县体育综合运动中心等重点项目列为申报发行专项债券资金重点保障对象,共涉及资金7.1亿元,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加快了项目进度。
三、注重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化制度化。逐步规范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跟踪监督工作,联合审计部门对2022年度85个审计项目中,审计整改涉及45个单位,审计发现问题447个(其中:政府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36个,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发现问题15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审计发现问题12个,民生专项资金和项目审计发现问题35个,重点投资项目审计发现问题2个,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现问题95个,行政效能(绩效)审计发现问题16个,村级财务审计发现问题236个)整改情况专题调研,并开展跟踪监督。根据县审计部门整改结果反馈报告:404个已经完成整改,43个正在整改,整改率90.38%,推动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四、注重预算执行审查监督。一是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计划执行、财政预决算方案、政府地方专项债券、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情况报告,提出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二是认真落实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按照报备、报告、审议三种方式对县政府提交的涉及重大项目、重大资金、重要资产等事项认真研究处置,及时做出决议决定。适时听取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推动预算执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以“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生态旅游、民生实事、城乡建设集中视察,对农林产业发展、水资源开发、民营经济、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去。
五、围绕中心大局,注重对重点项目及产业资金预算的审查监督。坚定不移落实县委安排部署,围绕中心大局,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始终与县委同心同向同力,真正做到县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县委有部署,人大有落实。在调研、审查预算编制时,首先审查是否对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发展资金是否进行了预算安排,安排了多少,如果没预算安排,常委会就不予批准政府的预算。二是突出民生导向,聚焦民生领域强化监督。认真总结近几年我县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经验教训,进一步优化完善项目征集、筛选、票决、实施、测评、监督等程序和内容,尽可能把关系宁陕长远发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城乡统筹协调的大项目好项目通过人代会票决列为年度实施的重点项目,从项目征集到满意度测评都充分发扬民主,形成工作闭环,强化过程监督,凝聚强大合力。今年共票决县城和农村民生实事项目20个,总投资41.2亿元。为加快项目实施,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县人大常委会组织60余名人大代表成立5个专项监督小组,对今年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集中视察和专题询问。我县通过连续7年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不仅扩大了基层民主,改善了城乡面貌,推动了经济发展,还锤炼了干部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
六、注重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日常管理监督。近年以来,为更好地为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预算草案及其报告提供查询、分析服务,为闭会期间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县级预算执行监督提供数据支撑,提高预算监督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监督法》有关规定,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预算联网监督查询系统并加强了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常态化管理监督。一是明确了常规性监督查询的主要内容:全口径预算资金预算执行进度情况;专项资金申报、审批、分配、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安排和执行情况;部门预算单位资金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预备费、部门“三公经费”执行情况;未经预算,超预算、改变预算用途安排使用资金等情况 。二是确定了监督查询专职管理人员。由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农工委负责县级预算联网监督查询系统的管理工作,确定了一名专职管理员具体负责日常监督查询,实行密码管理,每月至少查询一次,并做好查询记录,建立预算联网监督查询台账。 财经农工委根据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年度预算,列出全年县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重点,开展常规性查询、统计、分析和研判工作。三是开展了常态化监督查询工作。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农工委通过预算联网监督查询系统发现的问题,都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涉及部门、单位。涉及部门、单位对所反馈问题,都按要求及时进行了研究处理,处理结果在规定的期限内经所在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送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截至目前,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已经发现有16个县直部门有预算联网监督预警提醒的问题,通过向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发函查询,相关部门已分别对预警原因进行了核查并进行了书面回复,县人大财经工委对有关核查结果进行了认定并作了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