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2 16:41作者:李毅垚来源: |
为增强代表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建成服务和推动甘溪镇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发展的重要“窗口”,使代表履职成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反映问题、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3月20日,甘溪镇共计55名各级人大代表通过群众反映、实地调研、集中讨论确定了甘溪镇2024年“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征集表,表中聚焦民生关切、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承诺事项共计81件,切实践行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履职宗旨。
探索履职模式,激发代表活力
甘溪镇人大紧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代表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代表中心联络站和7个代表小组的职能作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一是加强代表监督作用。根据市、镇代表的工作特点和特长,明确小组工作职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目前7个小组都已开展第一次活动,收集相关建议30条转交镇人大办转办处理,构建了人大代表履职联动机制,代表小组活动已经成为我镇人大收集民情民意、履行人大职能的重要平台载体。二是提升代表履职效果。为了进一步激励人大代表主动履职,甘溪人大办将代表履职“三色”动态管理作为加强代表履职考核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工作的总抓手,贯穿代表工作的全过程。通过“三色”动态管理,甘溪镇人大确保了代表在任期内向代表所在选区内联络站提交书面建议,做到“每年有承诺、届内有成效。”在选民的监督下,人大代表履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增强。
提升履职能力,着力作用发挥
甘溪镇人大始终把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作为代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在提升代表理论水平、增强履职意识上下足功夫。一是坚持每次人代会前举办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培训,开展相关活动,围绕重点法律法规、人大业务知识等进行专题辅导,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激发履职热情。今年以来,我镇人大充分发挥中心联络站的“一个阵地”作用,采取代表自学、集中学习、集中培训等形式,组织代表学习《代表法》《选举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代表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严格依法履职。二是组织人大代表进驻所在选区代表活动室,定期开展“逢20接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深化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丰富联系内容和形式。通过提档升级代表活动室,拓展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方法途径,建立联系群众更密切、集中民智更广泛、反映民意更及时、服务群众更满意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应有的作用。
发挥代表作用,助力经济发展
为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我镇人大充分发挥紧密联系群众及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群众中间的优势,积极督促指导全镇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联系群众,收集群众对产业发展的好想法、好建议,为各村、社区产业谋划提供参考指导,帮助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解决难题,让各村、社区的产业更好落地见效。同时,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中“宣传员”“服务员”作用,听取民声、了解民情、化解民忧。在施家坡村正在发展烤烟产业时,有几户群众由于对政策不了解,不支持产业发展。镇人大主席团成员李晓丽积极主动进村找到这几户群众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顾虑,随后耐心向群众讲解当前产业发展的政策,使得烤烟产业得以顺利实施,新增2户新烟民,面积达100余亩。镇人大多次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各村、社区就产业项目谋划、实施和管理等情况进行调研,并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部署要求,立足各村、社区实际情况,为各村、社区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监督促进作用,不断推动全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镇长等主席团成员前往多地实地调研,为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康养民宿、农民增收、人居环境等方面“助力加油”“献计献策。”
一年来,甘溪镇人大代表意识从名誉荣誉向职务职责转变,代表履职从被动履职向主动履职转变,代表身份从选区知晓向社区知晓转变,工作制度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创新代表履职方式,持续为甘溪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