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将野猪肇事损失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
名称 关于将野猪肇事损失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
编号 187 领衔代表 刘桂湘 办理部门 市林业局 市财政局 金融监管总局安康分局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市政府督查室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2-21 类别 A
正文

关于将野猪肇事损失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安康境内野猪种群数量迅猛增长,野猪栖息地和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各县区均有野猪种群分布,每到夏秋农作物成熟季节,野猪成群结队在林缘附近的农耕地中寻找食物,损毁农作物、中药材、经济林等,而且少数县区还出现野猪进城进村入户伤人事件,野猪危害呈上升趋势与农业生产、林特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现行野生动物补偿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地方政府财力普遍偏弱,补偿措施常因地方财政困难无法完全落实,无法做到“应赔尽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地方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

2023年7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野猪正式从“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中被除名,野猪不再是保护动物之后,还是不可以随意捕杀、食用野猪,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野猪的数量较快增长,野猪这个物种自身已不存在生存威胁,不少地区甚至因其种群数量过高,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当地群众与野猪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呈加剧态势,对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虽然全市各县(市、区)政府及林业部门为全县范围居民购买了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但需受损60%以上才可进入理赔程序,致使大部分受损60%以下的农户仍然无法享受理赔。

建议:将野猪造成的农作物及中药材、经济林、畜禽财产损毁损失,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市农业农村局协调银保监安康分局,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增加保险补贴,将野猪肇事损失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


复函
类别A

安康市财政局

签发人:夏锡宝
安财函〔2024〕6号
安康市财政局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复函

刘桂湘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野肇事损失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第187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财政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经我局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不断提升“三农”领域风险保障和防范能力,切实保护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利益,我市在10个县(市、区)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县域全覆盖。2024年,全市县区投保了19个种养殖险种,中省市县四级财政分别按比例对各保险品种的保费进行补贴。近年来,野生动物损毁农作物给群众财产造成损失的情况频繁出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切实提升“三农”领域风险保障能力,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各承保机构已陆续将野生动物损毁农作物纳入保障范畴。例如:人保财险已于2021年将野猪损毁纳入了玉米保险的保险责任。

同时,经向有关部门及保险经办机构了解,为了保障群众人财产安全,近年来由林业部门牵头在全市10个县(市、区)实施了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工作,即:由林业部门统一为本辖区居民购买野生动物致害保险,保费由县级财政全额承担,保险责任覆盖了野生动物对农作物、房屋以及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失伤害。

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将督促县区财政部门在配合林业部门继续做好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的资金配套和推广实施的同时,指导保险机构扩大理赔责任范畴、适当降低理赔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扩大补贴险种覆盖范围,逐步试点开展有产业风险保障需求的地方优势特色险种,建议上级财政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实施险种的保额保费标准,在缓解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经济压力的同时,激发其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再次感谢您对财政事业的支持和理解,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给我们提出更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安康市财政局

                                                                                   202467


复函
类别A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康监管分局

签发人:敖金红
安金监便函〔2024〕40号
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复函

刘桂湘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将野猪肇事损失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第187号)已收悉,我分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梳理,并对部分保险机构进行调研,根据我局监管工作职责,现答复如下:

一、安康市2023年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情况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实现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而主导推动的一种农业支持与保护制度。该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经中、省、市、县四级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

安康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险种包括:9个中央品种(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料作物、能繁母猪、育肥猪、公益林、商品林)、6个省级品种(核桃、花椒、猕猴桃、仔猪、种公猪、农房保险)、1个省级支持的优势特色产业品种(茶叶)。根据《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转发<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管理工作的通知>》(陕财办金〔2021〕2号,以下简称“通知”)及中省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安康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小组2021年通过遴选方式确定了人保财、中华财、永安财、国寿财、平安财、太保财共6家承保机构,按照“通知”中明确的“在满足绩效评价要求的前提下,一经确定有效期原则上不得少于3年”的要求,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机构沿用2021年遴选结果,保险范围覆盖全市一区九县(市)。

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为52.43万农户提供155.7亿元保险保障,赔付金额0.9亿元,涉及农户5.4万户,赔付率达到57%。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

关于您建议中提出的“将野猪造成的农作物及中药材、经济林、畜禽财产损毁损失,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建议,我分局高度重视,对安康辖内6家政策性农险承保机构展开了走访调研及分析研判,安康辖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险种,已经将野猪致害责任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包括9个中央品种(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料作物、能繁母猪、育肥猪、公益林、商品林)、6个省级品种(核桃、花椒、猕猴桃、仔猪、种公猪、农房保险)、1个省级支持的优势特色产业品种(茶叶)。您提到的中药材、除上述品种之外的农作物及经济林,目前不属于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险种。

2023年汉滨区、汉阴县、宁陕县、紫阳县、平利县财政出资,人保财险安康分公司承保了一区四县的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主要保障承保区域受到野生动物伤害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无法找到责任人或者责任人无力赔偿,对被保险人依据国家或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应承担的赔偿责任。2023年共提供保险保障715万元,累计处理赔案1181件,累计赔付金额138.7万元,赔付率达到78%。在理赔案件中,农作物受损占比95%以上,涉及品种有玉米、大豆、猪苓、天麻、魔芋、蜂蜜等,主要致害动物有野猪、黑熊,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野猪造成的农作物损毁。

关于您建议中提“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需要受损60%以上才可进入理赔程序,致使大部分受损60%以下的农户仍然无法享受理赔”,经了解,受损60%的付标准是保险公司根据《陕西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第八条“损毁农作物或经济林木,个户总产量损失60%以上的,按受损产量折成实价的50%给予补偿”之规定设置的,保险公司出于综合成本、稳健经营等方面考虑,维持受损60%的赔付标准不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政策性农险合规性管理。要求各承保公司严格落实“五公开、三到户”服务规范,切实维护投保群众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利益。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精准高效的查勘定损机制,做到不惜赔、不拖赔,切实提高承保理赔效率,进一步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合规经营水平。

二是加强野生动物致害责任保险宣传力度。要求承保公司加强宣传工作,普及保险知识,增强保险意识,提高群众保险知晓率,野生动物导致人身伤亡或者农作物受损后,第一时间申请理赔程序,将野生动物致害责任保险落到实处。

三是推进野生动物致害责任保险降低赔付门槛。指导承保公司充分评估综合成本,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野生动物致害责任保险理赔政策,降低起赔标准。

感谢您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康监管分局的工作理解和支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安康监管分局

               2024年6月3日 


复函
类别C

安康市林业局

签发人:陈元安
安林函字〔2024〕118号
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187号建议的复函

刘桂湘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野猪肇事损失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第18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野猪危害防控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特别是野猪数量增长迅猛,野猪毁坏庄稼和农林作物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出现伤人事件,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基层群众反映强烈。对此,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和野猪危害防控工作,林业部门认真履职,采取宣传教育、联防联控、综合试点、商业保险等措施,加强野猪危害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野猪危害程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以来全市共猎捕野猪1713头,各县(市、区)每年投入保费约300万元,为群众统一购买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

    二、野猪危害防控工作措施

    (一)深入开展防控宣教活动。为进一步做好野猪危害防控工作,减少野猪等野生动物对群众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各级林业部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新闻媒体、科普宣教、发送短信、张贴标语等方式,教育引导群众不断提高野猪危害防范意识和防控知识。今年的3月4日和4月9日,市林业局先后组织开展了第十一届“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安康市第43届“爱鸟周”市级集中宣传活动,各县(市、区)也积极向林区群众普及野生动物禁猎期、禁猎区、禁用猎捕工具等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引导社会公众不断增强守法意识。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举办宣传活动10余次,受众超过10万人次。

    (二)抓好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和示范推广。2021年,岚皋县、石泉县分别被确定为省级和市级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县,分别组建了专业狩猎队伍,利用人犬协同开展猎捕作业,有效降低野猪种群数量,减少野猪危害程度。其中石泉县野猪危害防控试点成效尤为明显,2022年《陕西林情》专门刊发了石泉县试点经验。今年以来,全市已猎捕野猪113头,野猪种群数量及危害程度均呈下降趋势。

    (三)发挥部门职能职责形成防控合力。2022年11月,市林业局联合10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野猪危害防控工作的通知》(安林字〔2022〕352号),明确了野猪危害防控工作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防控措施,同时将野猪危害防控工作纳入林长制,不断夯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今年5月,我们及时转发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5部委联合印发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就进一步加强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四)建立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机制。为降低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风险,我们积极推进野猪等野生动物商业保险补偿机制,由政府统一为农民购买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人身、财产保险,切实保障基层群众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2021年以来,各县(市、区)每年投入保费约300万元,为群众统一购买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2024年,市林业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补偿工作的通知》(安林函字〔2024〕86号),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野猪致害商业保险补偿工作。

    (五)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今年,我市争取中央财政下达石泉县国家重点野生动物致害严重的陆生野生动物危害防控和补偿项目资金20万元。5月,我们又组织各县(市、区)申报了7个野生动物危害监测防控与补偿项目、申报资金总额535万元。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协调财政、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将野猪等野生动物损毁的农作物纳入农业保险范围,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生命财产损失。二是积极推广野猪危害防控综合试点防控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野猪危害防控工作。组建专业狩猎队,采取科学方式合法猎捕野猪,有效控制野猪种群数量,降低野猪危害程度。三是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支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强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四是指导各地加强与商业保险机构的协调沟通,根据当地实际科学合理确定保费、保额和起赔额,降低理赔门槛和条件,压缩理赔周期,优化理赔程序,最大限度让利于受损农户。

     再次感谢您对野猪危害防控和全市林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认真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共同推进安康林业高质量发展。


                                                                                               安康市林业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