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紫阳富硒茶”品牌保护的建议
名称 关于“紫阳富硒茶”品牌保护的建议
编号 123 领衔代表 曾红梅 办理部门 市农业农村局 市市场监管局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市政府督查室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2-21 类别 B
正文

关于“紫阳富硒茶”品牌保护的建议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从“品牌强国”战略层面来讲,国家提倡培育县域区域公用品牌。

紫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域”和全省划定茶叶为主的特色农产品主产县。紫阳富硒茶2004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5、2013年被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分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区域公用品牌价值62.22亿元。

年来,随着全市茶叶品牌整合政策支持减弱营销力量不足,加之假冒劣质紫阳茶以次充好大量流入市场,致使紫阳富硒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幅降低。为此,进一步加强“紫阳富硒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使用,推紫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理应引起市级层面高度重视。

建议: 

坚持推介兴牌。市委、市政府要将“紫阳富硒茶”作为市级品牌进行培育打造,在宣传推介市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更要凸显“紫阳富硒茶”县域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确保“市级公品+县级公品”互利、互助、共赢。

坚持打假护牌。建议市级有关部门牵头协调各县市区有关部门,通过商标法、专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保护模式,支持紫阳县加强对全市各县市区“紫阳富硒茶”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侵权、假冒伪劣行为,切实保护“紫阳富硒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保护商标品牌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坚持品质立牌。建议市级出台以茶叶为主的地理标志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养殖环节化肥农资、农药(化学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的销售经营、使用管控办法条例,明确农业投入品负面清单,赋予各级农业、市管等执法单位加强监管的工作手段,确保监管能够有法、有据可依,从源头上保证各地地标产品质量安全。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签发人:徐杰
安农函〔2024〕116号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3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123

建议的复函

 

曾红梅代表:

首先感谢对安康富硒茶产业的关心支持,您提出的《关于“紫阳富硒茶”品牌保护的建议》(第12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转方式、强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品牌打造方面,我市紧紧围绕“全国富硒茶富硒第一品牌”目标,制定了《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安康富硒茶品牌整合方案》,按照“母子”品牌发展思路,对紫阳、平利两县实行“安康富硒茶+县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牌”运行模式,其余县(市、区)采用“安康富硒茶+企业品牌”的模式,健全品牌管理、市场管理等制度体系,加大安康富硒茶品牌整合力度,安康富硒茶产业规模面积不断扩张,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品牌市场日趋完善。截至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112万亩,年产茶5.5万吨,综合产值突破330亿元,“安康富硒茶”品牌价值达47.75亿元,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区域公用品牌20强,蝉联全省第一。

紫阳县是全市产茶重点县目前已取得“紫阳富硒茶”“紫阳毛尖”“紫阳红”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紫阳富硒茶”被认定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加大“紫阳富硒茶”品牌保护力度,我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推介。年初以来,我市先后举办了2024年安康富硒茶春茶开园暨紫阳第七届“春之茶”系列活动和2024年“国际茶日”安康活动暨茶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参加了纪念于若木同志诞辰105周年座谈会暨2024营养与健康发展促进大会、杭州茶博会、上海农博会,举行了全省茶艺技能大赛、手工制茶大赛、安康富硒茶短视频大赛,安康富硒茶、紫阳富硒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二是加强品牌保护。积极推荐申报“紫阳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更好地保护区域茶产业发展尤其是茶企发展。联合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维权打假、茶叶过度包装治理、春茶地理标志保护等专项活动,加强茶叶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保护产权地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指导县区完善地理标志防伪溯源体系,做到有“标”可依,有“码”可查。目前平利县已启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防伪标识,有力打击了侵权假冒行为。三是加强“依法治茶”。积极配合开展茶产业发展条例立法论证调研,研究破解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种质资源保护、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品牌打造等重大问题,从法律层面为全市茶产业品质、品种、品牌发展保驾护航,切实促进茶产业长期稳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持续加大紫阳富硒茶品牌保护宣传力度,助推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和县域品牌互赢互利。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品质,提升品牌口碑。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茶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快《安康富硒茶》《紫阳富硒茶》系列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以品质提升品牌口碑。二是抓监管,提升品牌效益。建立“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监管、消费者积极参与、社会广泛支持”市场准入无缝对接机制,做好品牌使用、管理、保护、监管工作,坚决打击市场假冒伪劣产品三是抓整合,凝聚品牌合力。进一步加大品牌整合力度,构建“安康富硒茶+区域子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建设体系,实现品牌全域联动、资源全域协同、价值全域提升。四是抓宣传,做靓品牌名片。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展销会、博览会等,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构建价值清晰、形象统一、品质可靠的名片,让安康富硒茶(紫阳富硒茶)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

 

 

                          安康市农业农村     

                           2024612

 

(联系人:徐明妍   联系电话:0915-3808298)

复函
类别A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签发人:罗云忠
安市监函〔2024〕343号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123号建议的复函

   类别:A类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安市监函〔2024343                    签发人:罗云忠

 

届人大次会议

123号建议的复函

 

曾红梅、张晓宏、李奎、江祖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紫阳富硒茶品牌保护的建议》(第123号)收悉,感谢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建议推动全市产业品牌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紫阳富硒茶”是我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我市重要的茶叶品牌。在中国茶叶大会公布的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榜上,紫阳富硒茶以86.26的高分入选百强榜单,位列全国第31位。2023“紫阳富硒茶”同样入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前100位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品牌推介和品牌保护相结合,积极推荐“紫阳富硒茶地理标志品牌深度运用试点”项目入选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项目,目前已经通过审核并公示。持续开展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指导紫阳县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侵犯“紫阳富硒茶”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二、主要措施

(一)着力推动茶叶品牌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安康受理窗口”作用,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有效的业务指导持续开展主要负责人参加窗口、走流程优服务”活动推行实施“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不断优化提升商标注册登记服务水平;二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陕西好商标”陕西省品牌价值评价”“陕西老字号等品牌评定工作,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国际商标品牌节”“农高会”“丝博会”,以及“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等商标品牌推介活动,不断扩大我市商标品牌的知名度三是持续实施地理标志品牌深度运用试点项目、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提升工程项目、区域商标品牌价值提升工程项目、商标品牌指导站服务提升工程项目、等六大类品牌提升项目,加速推动我市产品向品牌转变。目前,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25048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件,先后有“闽秦”“金陕红”等9个商标荣获“陕西好商标”,多个商标被评为陕西省“高知名度商标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平利绞股蓝产业商标品牌指导站入选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的商标品牌指导站。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一是按照省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求,制定印发《2024年安康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进一步压实属地和部门责任,确保年度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二是开展“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多家市级媒体发布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告知书,期间共检查茶叶市场8个、地理标志用标企业39家、茶叶生产企业34家、茶叶加工小作坊110家、茶叶经营门店200余家,签订承诺书198份,责令整改规范生产经营行为68起,处理投诉举报25件,立案查处1件;三是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全系统共办理知识产权领域违法案件11起,涉案货值共计22.88万元,罚没款共计3.02万元。

(三)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氛围。利用知识产权宣传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制定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对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做出整体部署。举办全市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培训会,邀请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对《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进行全文解读,提高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同时借助官网官微、电子显示屏等平台,以及开展知识产权“五进”、知识产权助企等系列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浓厚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培育高知名度品牌。持续实施商标品牌示范站等品牌提升计划项目,加强对企业申报环节的技术指导和联络协调,注重茶叶地标和商标培育工作,遵循“注册一个商标、创建一个品牌、富裕一方百姓、活跃一片经济”的方针,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标品牌。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针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和溯源治理体系建设,为商标品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树立品牌保护意识。依托我市两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安康受理窗口”,加强宣传力度、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打造品牌,主动增强商标品牌保护意识。

感谢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诚恳地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

                                         2024621

 

联系人:江兵、郑玉洁,电话:0915—8951996、8951997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