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加大对宁陕县“引汉济渭”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补偿的建议
名称 关于加大对宁陕县“引汉济渭”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补偿的建议
编号 116 领衔代表 廖蔚娜 办理部门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市政府督查室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2-21 类别 B
正文

关于加大对宁陕县“引汉济渭”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补偿的建议

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辖11镇7万人,森林覆盖率96.24%,全境位于秦岭范围内,国土面积31.85%划入秦岭核心区保护、40.33%纳入秦岭国家公园、61.9%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的水资源配置骨干项目,也是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受水区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1411万。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整个工程对实现陕西水资源优化管理、统筹关中陕北用水,促进陕南循环经济发展,治理渭河水生态环境,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陕县作为安康市唯一引汉济渭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县,引 汉济渭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渭河水质状况,进而  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此宁陕县实行最严格的产业准入制 度,退出矿山35个,拆除小水电站39座,全力保障水质量安全。 宁陕也面临着生态保护、矿山修复、小水电补偿资金缺口大,发展空间受限,经济滞后的困难。

建议: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向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汇报争取省级出台“引汉济渭”库区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加大对宁陕县纵向生态补偿力度。支持宁陕县与关中地区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宁陕县生态保护予以补偿,实现供水区与受益区双向共赢。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签发人:王珣
安发改环资函〔2024〕12号
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116号建议的复函

廖蔚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宁陕县“引汉济渭”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补偿的建议》(第11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的水资源配置骨干项目,也是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个工程对实现陕西水资源优化管理、统筹关中陕北用水,治理渭河水生态环境,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陕县作为安康市唯一引汉济渭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县,“引汉济渭”作出了巨大贡献,保护付出的成本巨大。一直以来,省内的横向补偿并未建立。市发改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向省发改委汇报,并把“引汉济渭”生态补偿作为征集提案向省政协报送。目前省发改委已在黄河流域专项中把宁陕纳入支持范围。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并于6月1日起施行,我委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推动宁陕县“引汉济渭”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补偿建立。

 

                      

 

                   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66


复函
类别A

安康市财政局

签发人:夏锡宝
安财函〔2024〕34号
安康市财政局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6号建议的复函

廖蔚娜代表:

您提出的《加大对宁陕县“引汉济渭”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补偿的建议》(第116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财政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现结合财政部门职能履行情况答复如下:

引汉济渭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由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组成,总投资约516亿元。工程是破解陕西省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的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五纵十横陕西水网的重要干线,是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南北输水骨干通道,也是陕西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水利民生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正式通水,实现了“两市一家亲、共饮汉江水”的动人图景

近年来,宁陕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林业兴县”发展战略,以生态旅游一业引领全面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7月16日,随着引汉济渭工程向西安正式供水,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的最大支流——汉江与渭河,第一次穿越秦岭“牵手”相会,来自宁陕县的蒲河和汶水河承载着满满的情谊汇入三河口水库,“后花园”的水送入了长安城,安康西安两地人民的情感更加深刻,这也为宁陕县打响“一泓清水送长安,生态旅游到宁陕”提供了感情支撑。

为了推动生态建设,提高我市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障能力,我们积极争取中省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其中2022年争取小水电秦岭区域小水电整治工作省级奖补资金共35213万元,分配宁陕24891万元占比70.69%2023年下达宁陕县生态补偿资金17111.7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980.82万元,省级资金2130.9万元,秦岭地区矿业权退出补偿经费40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多渠道筹措和整合有限的资金。一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包装项目,通过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减轻县区财政配套压力。二是根据市、县财力情况,按照项目建设轻重缓急,合理统筹安排环保专项资金。三是扩宽投融资金渠道,不断加大社会投融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PPP融资模式,为汉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再次感谢您对财政事业的支持和理解,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给我们提出更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安康市财政局

                                                                     202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