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晓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教体局始终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擦亮“德润安康”教育品牌的重要内容,以市政府印发《安康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行动方案》为根本遵循,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师资配备,深化教学研究,推动协同共育,2024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现行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康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的通知》,以市县两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学校心理辅导室为支撑,持续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指导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和评奖创优标准,重点压实学校校长、心理健康教育副校长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工作领导机构,带动全校教职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好发展。
(二)加强师资配备,提升能力素养。通过培训、引进、激励等途径,推动全市中小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799名(其中专职108名、兼职691名),已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注册等级证的教师231名(其中二级125名,三级106名)。遴选5名具备二级培训能力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参加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励耕计划线下培训,20名教师参加线上培训。组织开展全市“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暨心理健康教师主题培训活动,遴选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专兼职教师等100人参训,切实提升教师自我调节、课程设计、认识量表、档案管理的能力与素养。
(三)加强课程管理,深化教学研究。认真落实国家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2024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严格落实两周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障做到计划、课时、教师、教材、评价、活动“六落实”。指导市教研室、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印发《安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城乡教师研修共同体实施方案》,建立市级工作室、县区工作坊、学校工作站或教研组三级联动的心理健康研修体系,积极开展理论共修、问题共研、课堂共磨、实践共促活动,深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整体提升教师心育能力。
(四)加强五育融合,突出心育成效。坚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五育全过程,践行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的教育理念。全面深化“课堂革命 安康行动”,积极举办安康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及学生优秀作业成果评选活动等,有效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和作业负担,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精心组织实施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广泛开展专题培训、实践教育、主题宣讲等,科学策划多元化娱乐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五)加强阵地建设,优化教育环境。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学校心理辅导室规范化建设、全方位达标,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中小学心理辅导室480个。指导学校合理安排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值班,确保心理辅导室按时开放,并公开心理咨询热线号码和邮箱,坚持面向师生开展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积极有效做好心理疏导。全力推进心理健康“七个一”活动,重点关心关爱贫困、留守、残疾等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动静结合”健全校园心理健康筛查预警机制和学生重大生理、心理疾病报告制度,确保“一生一案”规范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六)加强校家社协同,营造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精神,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展示活动的重点内容进行素材征集和展板设计。不断健全“进校园”活动审核管理机制,落实学校“凡进必审”主体责任,积极与团委、妇联等部门携手合作,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引导家长端正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培育良好家风,关注自身和子女心理健康,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培养子女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
二、计划采纳的建议和工作计划
如您所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关乎社会发展和祖国未来,是衡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采纳您的如下建议:一是联合专业机构,为家长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二是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家校联动”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加强心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扩充专业队伍,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
为做好贯彻落实,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一是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加快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学校把好“进校园”审核关口,在团委、妇联等部门之外,筛选专业、优质的心理团队为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方法,更好促进家庭教育。二是结合多元沟通模式,不断拉近亲子关系。鼓励学校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家访活动,引导家长提升对孩子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的关注度;合理利用家长返乡时间,开展各类亲子活动,不断拉近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三是持续开展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养。以本年度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专题培训活动为基础,结合我市教学实际制定多元化专项培训计划,不断充实培训主题,扩大培训覆盖面和辐射面,提升全市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教师乃至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总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学校教育、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以学校教育为抓手,深入实施“大摸底、大筛查、大家访、大关爱”四大教育行动,同时借助本年度将要举办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展示活动,加强与民政、医疗等部门的紧密配合,进一步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形成关心关爱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安康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