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关于加快改善粮油生产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 | ||||||
编号 | 86 | 领衔代表 | 汪德义 | 办理部门 | 市农业农村局 | 办理状态 | 待评价 |
签发人 | 市政府督查室 | 签发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4-02-21 | 类别 | B | |
正文 |
关于加快改善粮油生产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中、省、市对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统筹利用撂荒地、禁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工作空前重视,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部署,要求我们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效益,全力保障粮食供给。目前我市在粮食生产推进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土地零碎、立地条件差,田块小、坡度大的田块比例极高,多数田块不适机械耕种,特别是丘陵山区,耕地机械化综合利用率极低,农户种植成本高,影响农户或主体流转土地开展粮食适度经营;以汉滨为例,根据国土三调数据全区目前耕地面积为65.7万亩,其中水田6.1万亩、水浇地0.6万亩、旱坡地59.0万亩,耕地面积严重不足,且水浇地仅占耕地面积的0.9%,其中耕地中位于2度以内占总耕地5.4%,2-6度占4.5%,6-15度占25.2%,15-25度占39.3%,25度以上占总耕地25.5%。耕地存在质量不高、地块零碎不集中、坡度大不利于机械耕作等矛盾突出,可灌溉地块极少,作物需水基本靠降雨,靠天吃饭现象突出。二是目前农机补贴存在补贴标准偏低,以及补贴目录中适合丘陵山区中小型机械较少,不利于丘陵山区开展机械化生产。三是耕地灌溉条件较差,坡地灌溉条件极差,水浇地及可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1%,抵御旱灾能力差,只能靠天吃饭。四是高标准农田亩投资低,建设标准不高,2023年以前高标准农田中省市区总投资为1500元/亩,2024年高标准农田中省市区总投资提高到3000元/亩,此标准如在平原地区基本够用,但安康基本为丘陵山地,坡度大、地块零散,如按标准建设,实际投资需每亩5000-6000元,导致建设后耕地与宜机化、可灌溉要求偏离大,仍然不能保证旱涝保收,有些田块建成后,严重破坏耕作层,造成地力下降,产量还不如建设前原田块,导致二次撂荒风险极大。 建 议: 市农业部门一是要充分利用整合资金及巩固衔接资金,加大市、县两级补贴标准,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标准,使高标农田真正实现“小变大、坡改梯、旱改水、宜机化”要求,建成一块,利用一块,坚决杜绝二次撂荒现象。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农田基础设施方面重大建设项目,尽快改善和恢复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宜机化改造和灌溉设施建设是降低粮油生产成本和提高粮油单产最重要的措施,否则降低粮油生产成本和提高粮油单产就是一空话,就会严重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三是建议农业部门制定农机补贴政策时,要将适合丘陵山区中小型机械全部列入补贴范围,并将补贴标准提高到购置金额的50%以上。在省级部门末调整补贴范围前,可先利用整合资金和巩固衔接资金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