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挖掘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名称 关于挖掘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编号 154 领衔代表 吴云兰 办理部门 市文旅广电局 市农业农村局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市政府督查室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2-21 类别 A
正文

关于挖掘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智慧和生活方式。安康地处秦巴腹地的汉水之,是典型的移民文化区,多元文化因子交融碰撞,地理资源,传说故事,风俗习惯,古建遗迹,村规民约,名人典故,古树植,传统工艺,饮食风味等各类物和非物质的文化形式及山水胜景等,是当地人民在漫历史积累过程中留存的独特文化潜在。一些景区景点社区民宿等规划设计中,缺魂少韵,生搬硬凑或复制套用,出现“千村一模”的现象,或说辞不一,导致乡土文化乏味和流失。

建议

1、做好搜集整理,建乡土文化资料库搜集整理本土文化资源,分门别类,编卷成册,抢救搜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地人文典故,秩闻趣事,建立本土文化档案与资料数据库,留住乡土文化根脉,让乡村记忆、古老文明继往开来。

2、塑造地域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旅游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在旅游规划制作时,要关注文化差异,避免同质化竞争,塑建“一村一品”,挖掘乡村景观人文典故,传讲好山地故事打造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底色辨识度高标识性、地域性强的原生态文化品牌,提高乡村、景区、景点的知名度以灵动的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3、加大资金投入,激活乡土文化。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县、镇、村级重点文化基础项目财政预算,设立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健全完善投入机制二是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统筹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为乡土文化展示搭建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激活农村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功能。三是整合乡土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组织乡土文化才艺大比拼乡土故事赛讲等活动,发掘本土文化人才激活农村自身文化活力,让乡土文化登上百姓大舞台导游解说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序引导大学生毕业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创办文化产业,为乡村文化建设引来源头活水。

复函
类别A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签发人:徐杰
安农函〔2024〕175号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54号建议的答复函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154

建议的复函

 

吴云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挖掘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第15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在做强产业、做活市场、做大品牌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以田园风光为背景、以乡土文化为内涵、以观光体验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一、创新融合助力乡村旅游。发挥乡村休闲农业产业在横向融合农文旅中的连接点作用,去伪存真浓缩民俗文化,就地取材挖掘田园文化,寻幽探微发扬山水文化,打造休闲农业文化特色。全市休闲农业在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区域布局及内涵丰富上正稳步推进,产业功能从简单的“吃农家饭、摘农家果”向“科普研学、民宿康养、农耕体验、度假娱乐”等多样化、综合化、产业融合化转变。2023年,以“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闲趣”为主题创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9条,省级茶旅融合精品景点线路6条,接待游客达825万人次,营业收入约7.5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达3.5亿元。

二、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文明。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率先在全省启动73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村建设,持续开展“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专项行动,启动111个“百千工程”示范村创建工作,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79%。深化“321”基层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厚培乡村文化兴盛沃土,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2023年,全市78个村获评“陕西美丽宜居示范村”。2镇6村获评第三批全国、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6个案例入选第二批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安康市农业农村局荣获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石泉县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三、突出特色打造知名品牌。依托农村山水田园、农耕文化资源和现代农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等发展,积极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突出抓好“国字号”“土字号”“乡字号”品牌培育,先后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个,汉阴凤堰古梯田传统稻作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创新农旅融合,适时推出果品采摘节、农民丰收节、茶旅文化节、“村BA”等系列活动,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丰富业态类型,打造农事体验、乡土美食、特色民俗、民俗文化等特色业态知名品牌。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加大中省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围绕多功能拓展、多业态聚集、多场景应用,开发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综合农旅融合体验项目,构建主题特色鲜明、资源要素激活、体制机制创新、联农带农紧密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

再次感谢吴云兰代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及支持!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签发人:付波
安文旅广函〔2024〕60号
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154号建议的复函

只填写某某代表至时间落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