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剑波、马海燕代表:
你们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当年完成的工作及推进措施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职业教育的光荣使命,在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社区教育全民学习推进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
(一)加快县区职业教育发展。2023年市教体局争取国、省职业教育提升计划项目资金 5200 余万元支持各县(市、区)职业教育发展。印发《安康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强化市级统筹,督导县(市、区)、学校压实责任,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支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秦巴区域职教实训基地项目(一期)开工建设,护理、学前教育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白河、岚皋县职教中心整体迁建投用,汉滨、平利、紫阳、汉阴职教中心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旬阳、汉阴、石泉、白河4个县(市)职教中心被列入陕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职学校项目建设名单,旬阳、岚皋职教中心等8所学校15个专业被列入陕西省高水平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名单,安康职专、紫阳、岚皋、白河、育英、高新共6所中职学校接受“双达标”省级复核验收,全市职业学校“双达标”工作基本完成。
(二)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根据县域经济基础、社会发展需求、人口规模等布局职业学校,优化专业设置,打造“一县一品,一校一特色”,形成旬阳汽修、石泉数控、汉阴烹饪、紫阳茶叶、育英计算机等具有安康地方特色的专业品牌。2024年全市中职学校开设有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医药卫生、旅游、教育与体育等13个专业大类45个专业。加强涉农专业建设,紫阳职教中心和平利职教中心开设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与当地和平、阳盘龙、科宏、闽秦、田珍茶叶等多家茶企以及西安宽肚茶叶文化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学校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高校科研人员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合作研发改进产品,学生定期到企业轮训、实践。两校为当地茶企培养毕业生100余名,累计开展茶艺师、评茶员、职业茶农,茶叶加工提升等免费成人技能短训培训3000余人次,参与各类茶叶大型推广活动31次,为助力茶叶产业升级、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022年,紫阳职教中心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荣获三等奖。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全市中职学校积极主动对接本地企业办学,倾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旬阳职中与本县金力源建筑集团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岚皋职中与昆山金莎美容美发集团合作,共建金莎美容示范店;汉阴职中与绿健实业公司合作,培育汉阴小吃;紫阳职中与远元修脚集团合作,在校内建成培训基地;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与当地多家茶企合作,双方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实训实践、合作研发改进产品。安康育英中职学校借助“青创协会”优势,与当地多家中小企业合作,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把车间建在实训室、把教室搬进企业车间,形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全市每一所中职学校都同本地1-2家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了全市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紧密对接,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标准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成为致富带头人。
(四)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职业学校每年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各行业在岗工人、高素质农民等群体,开展职教培训近3万人次,各受训人员在烟草、拐枣、油牡丹、魔芋等种植,山羊、土鸡等养殖,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修脚、月嫂、家政服务、烘焙、烹饪、美容美发、电子商务、电工、电焊等在短期内能够掌握技能的20余个培训项目中根据自己实际“点餐”受训。形成了“紫阳修脚”“旬阳建工”“安康美厨”“白河月嫂”等技能短训品牌,为加快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其中,紫阳修脚师、旬阳建工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劳务品牌,跻身人社部、农业农村部评选的30个全国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之列,成为陕西省以劳务品牌精品培育促就业、助发展、惠民生的旗帜。
(五)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健全市、县、镇、村四级网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社区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各种社区教育活动,推进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协调发展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早期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将学校、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廉政教育基地等各类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努力营造人人爱学习、处处讲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不断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成为了自然风气和生活习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二、当年推动的工作及推进措施
(一)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重点研究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提升的内涵要素、指标体系、提升路径、保障措施等问题,形成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提升的施工表、路线图。高质量完成全市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汉滨区、平利职教中心迁建项目今年秋季投入使用,汉阴县职教中心迁建、紫阳县职教中心扩建项目、岚皋职教中心迁建项目扫尾工程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康长兴中职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省高水平“双示范”中职学校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集中优势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特别是在重点建设专业形成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数字化转型的优质成果,在推进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中发挥示范导向作用。
(二)提高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统筹中高职发展。充分发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完善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机制,扩大3+2联合招生规模,努力推动市内中高职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统筹考虑、科学制定市域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发展规划,确定年度高中招生计划,加快形成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加强职业教育办学政策宣传和高中阶段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及家长根据实际合理选择就读普高或职高。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管理,严格控制录取分数线,不突破计划、不降分录取、不招收择校生,稳定中职招生和办学规模,确保普高线下生一个不少进入职业学校就读。
(三)加强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坚持校企融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把职业教育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按照把“工厂搬到学校里,把课堂搬到车间里”的理念,让职业教育更加“职业化”,让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一技之长”。实施市级专业教师全员培训计划,通过国省培训、跟岗学习、企业实践、专家讲座、以赛促教等措施加强职教名师培养。优化立德树人校园环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职业学校做好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凝练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构建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专业办学特点以及学校优良传统的精神文化体系。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不断提升职业学校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努力实现“人人出彩”。
三、计划采纳的建议及工作计划
一是着力优化专业设置。紧贴产业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力争达到“办好一个专业,支撑一批企业,提升一个产业,繁荣一方经济”的服务目标。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专业建设思路,一校一品,错位发展,有序竞争。二是强化技能培训。主动对接市域内8条重点产业链企业用工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培育更多能工巧匠;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开展高素质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训,切实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三是统筹师资队伍建设。以“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为导向,着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教师动手能力不强、聘任兼职教师渠道不畅等问题,按照国省市“允许职业院校在20%内自主选聘教师”和“企业学校技术骨干双向互聘制度”的规定,把能工巧匠和技术人员聘请到学校中来,优化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