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关于共筑中学生心理健康“防火墙”的建议 | ||||||
编号 | 28 | 领衔代表 | 王加成 | 办理部门 | 市教体局 市卫健委 | 办理状态 | 已办结 |
签发人 | 市政府督查室 | 签发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4-02-21 | 类别 | B | |
正文 |
关于共筑中学生心理健康“防火墙”的建议
据相关统计,目前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学生大约占比20%,从发现的案例中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起因虽然很多,但主要可归结为:家庭环境、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认知不合理、学习压力、校园暴力、人际交往、环境影响等。从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常见的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争强好胜心理、厌学心理、迷恋网络问题、考试焦虑、抑郁与躁狂、自伤自残及悲观厌世等问题。 高中生表现出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很多都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生活事件造成的,而是受到了初中甚至是小学创伤性事件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心理问题,首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在共情的基础上耐心倾听学生的自述,再用心分析原因,然后采取科学的方法分层分级干预,对于超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范畴的心理疾病问题做好转介也是重要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障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切实做到政府、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建议: 1.心理知识普及层面 (1)现在某些培训机构打着关心、义务宣讲的幌子开展讲座,家长参与后却存在收费或推销产品的现象,为避免此类乱象,政府为学校搭建面向家长、学生、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平台,由专业、优质的心理团队提供心理知识宣传讲座或培训,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大家关注关爱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一定的自助技能。通过专业平台,开展各类心理疾病的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心理疾病的正确认知,不断减轻大众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 (2)学校发挥教育职责,成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开足开好心理健康课程,并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 2.家庭教育层面 (1)发挥社区作用,开设家长课堂,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和素养,关注家庭关系。 (2)多措并举,改善留守家庭亲子关系,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3.学校心理工作层面 (1)加强对专、兼职心理老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开展如危机干预等专业能力的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心理老师的实操水平。 (2)为专、兼职心理老师提供培训机会,加强其咨询业务能力的提升。 (3)从小学起就落实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团辅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4)政府加大投入,为心理辅导中心建设、心理活动开展、心理老师培训等提供经费保障。 4.社会层面 (1)为学校提供专业的合作转介医院,开通心理转介绿色通道,实现快速转介与信息互通,帮助转介工作更顺利开展,在“校”“医”的配合下更好的干预和关爱患病学生。 (2)提供权威、有保障的省、市、县心理热线、线上咨询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求助资源。 (3)国家加大对网络的整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控制青少年上网时间,限制网络空间。 (4)建议家长和老师都应适当给孩子减压,切实落实国家教育部的“双减”政策,给予孩子们充足的休息时间,丰富高中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周期性的放假,自觉规避目前教育的过度“内卷”。 (5)从学校教育的现实来看,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否则易制造“师源性心理伤害”。建议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为老师提升职业幸福感做出行动,如合理化教师评价体系,合理化与教师个人成长和教学能力提升无关的“工作任务”,关注教师的普遍性合理需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