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建议公开 > 正文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建议
名称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建议
编号 185 领衔代表 谢蓉 办理部门 市教体局 办理状态 待评价
签发人 市政府督查室 签发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2-21 类别 B
正文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建议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活动包括校内外学生参与的各类劳动活动和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课程。近年来劳动实践在中小学不断深入开展,也探索出一些新做法,好经验,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劳动教育在不同学校受重视的程度差异巨大,出现了碎片化、经验化、形式化。劳动教育主要依赖学校,而家庭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十分缺位社会协同及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安全管控机制不健全,不能够规范,有计划的开展。

 :

1、加强对劳动教育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学习与教师培训;

2、增强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3、教育部门要建立长效的督导和监督机制。

 

 


复函
类别B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签发人:屈晓红
安教体函〔2024〕295号
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85号建议的复函

谢蓉代表:

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建议收悉,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立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以深化“德润安康”教育品牌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通知》《安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指导方案》《安康市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十项措施》等文件,通过课程实施、基地打造、特色培育、教研指导等措施,建立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制机制,探索构建具有安康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二、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阵地建设。立足资源禀赋,结合区域实际,完善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劳动创意设计中心、多学科融合劳动体验区等,把劳动教育场所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全市各中小学大力建设劳动教室和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各县(市、区)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农场、科技企业产业园、主题教育实践基地等校外劳动实践场所,同时与本地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等协作,建立校外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不断拓展劳动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教育需求,现有市级以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3个。

三、不断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全市各中小学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确保开齐上好劳动教育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利用陕西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推荐目录,结合《秦巴明珠  生态安康》等地方教材和特色课程为基础,开发出富有安康特色的劳动教育主题课程,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编写《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指导手册》(全6册),设计开发家务劳动、传统工艺制作等150个劳动项目。各学校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和作业管理要求,开发生活技能、种植养殖、传统工艺制作等特色校本课程,组建各类劳动教育社团,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列出家务劳动清单,将劳动教育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内容,引导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鼓励学生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挖掘校外资源,开展具有体验性、操作性、研究性的校外劳动实践活动。

四、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聘请家长、校外活动场所指导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区人才资源作为学校兼职劳动教育指导教师。市、县(市、区)专设劳动教育教研员,以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为抓手,以劳动教育优质课例、优秀成果、优秀案例等评选活动为载体,引导各县校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展劳动实践基地、完善劳动课程设置、建立综合评价制度、健全教育运行机制,实现劳动教育全覆盖,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下一步,我们将以市人大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立法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强化督导指导,确保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落细。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