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 正文
脚步量民情 初心照山村——记汉阴县人大代表郑东
发布时间:2025-03-19 14:18作者:来源:
分享到:

在汉阴县平梁镇界牌村,有位被老乡们亲切称为"铁脚板书记"的郑东。戴着草帽走田埂,挽着裤腿访民情,这位连任三届的县人大代表、村支书兼主任,用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秦岭深处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奋斗赞歌。

初心如磐:田间地头就是"办公室"

"人大代表不是会议室里的举手机器,而是田间地头的实干家!"郑东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记着:张家的李子滞销、李家的宅基地纠纷、村口公交站缺公厕......这些"鸡毛蒜皮"在他眼里都是头等大事。

最让乡亲们竖起大拇指的,是那个从"草台班子"逆袭成文化品牌的"界牌村晚"。13年前,看着两县交界处的乡亲们农闲时只能蹲墙根晒太阳,郑东一拍大腿:"咱自己办春晚!"没有舞台就用晒谷场,缺演员就动员全村老少,道具服装全靠手工。如今这土味"村晚"红遍安康,成了十里八乡争相效仿的文化名片。


双岗担当:磨破鞋底也要啃下"硬骨头"

"政策不同心里急,老郑带头'钉钉子'!"提起当年国家重点项目征地风波,村民李佑成至今感慨。面对两县补偿标准差异引发的矛盾,郑东带着村干部连轴转,白天讲政策算细账,晚上拉家常解心结,硬是用20多趟上门走访,把"钉子户"走成了"带头户"。

为解决跨县公交如厕难问题,这位"较真"书记更是一股韧劲:带着代表证跑遍两县交通局,蹲点记录群众需求,在人代会上连提三次议案。如今那座24小时开放的公厕,成了两县群众口口相传的"连心桥"。


未来可期:让界牌村的幸福路越走越宽

"村集体账户从零到15万,我们只用了三年!"郑东掰着指头算振兴账:30万劳务收入的脆李产业园、家家户户红火的庭院经济、四通八达的硬化路网......昔日的"交界洼地"正变身"发展高地"。

站在新起点,这位皮肤黝黑的庄稼汉子目光灼灼:"乡村振兴不是等来的,是拼出来的!我们要让界牌村成为秦巴山区的明星村,让每个老乡腰包鼓起来,日子美起来!"

从青丝到白发,郑东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初心,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托举民心。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基层干部的担当,更是一个共产党员对"赶考之路"的生动诠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样的"赶路人",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最需要的领头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