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6 08:51作者:王忠军来源: |
“郎在对门哎,唱山歌,姐在屋里织绫罗......”4月15日下午,一阵阵悠扬的歌声从高滩镇绕溪河畔田间地头传来。这里正开展着一场为“开麦吧!茶乡”文旅展示紫阳本土民歌风情的拍摄活动,人大代表和民歌爱好者一同在民歌声中回忆过往民歌传唱的点滴,感受几十年来紫阳县的发展与变化。活动召集人范德顺,是高滩镇第二十届人大代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传承人。
这是2013年第二届中国西北音乐节“熊猫音乐奖”佛坪民歌邀请赛,我们邀请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等56名选手到佛坪来交流演唱……这是2015年紫阳县承办的首届茶歌电视大赛,我们表演了紫阳民歌经典曲目《春茶春歌》……”一阵尽兴的演唱后,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范老师翻开了珍藏的相册,带领大家开启了回忆之旅,过往历历在目,大家都无限感慨在这歌唱的岁月中,紫阳正在悄然地变化着,向着人们美好生活的方向坚定地前进着!
“范老师,感谢您一直以来为紫阳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付出的努力。近几年,您陆续演唱了《摇山桃》《上山调》《挑水调》《放羊调》《香五更》等一批展现紫阳特色的优秀民歌,紫阳的发展在民歌创作与传唱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现……”民歌爱好者吴治邦说。
“谢谢大家的认可,我想我们更应该感谢党和政府,为乡亲们铺展了宜居紫阳的美丽画卷,让我们看得见乡景,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作为紫阳民歌传唱人和爱好者,我们要共同努力,创作出更多展示紫阳人民美好生活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感受紫阳人民的幸福生活!”大家频频点头,表示一定会积极参与到民歌的创作和传唱中来,做好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代言人”。
紫阳民歌是一条线,一头牵着文化传承,一头牵着百姓民生;一头牵着人大代表,一头牵着人民群众。范德顺表示,作为紫阳民歌传承人,将一如既往地将余热挥洒在自己热爱的民歌上;作为人大代表,将在新时代“紫阳之路”上,以紫阳民歌为桥梁,架起群众与政府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