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9 09:51作者:冯扬帆来源: |
初夏时节,走进紫阳县红椿镇,街道干净整洁,村民们围坐一起闲话家常,往日酒宴的喧嚣与忙碌一扫而空。曾经,这里的人们为“升学酒”“乔迁酒”等“无事酒”所困扰,人情负担沉重。去年以来,红椿镇人大主动作为,通过“调研破题—机制创新—靶向治理—长效巩固”四步工作法,扎实推进“无事酒”的整治工作,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人情负担下降62%,群众满意度达到98%。
这份改变,始于一次人大代表议事会议。就是那次议事会上,代表们把平日走访中了解到的情况反馈给镇人大,反映了群众对“无事酒”的强烈不满。去年上半年,红椿镇人大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到群众关于“升学酒”“乔迁酒”等人情负担过重诉求63件。针对群众呼声,镇人大立即组织人大代表分片区开展“移风易俗调研”,发现80%的家庭一年里人情支出超过2万元,70%的群众呼吁整治“无事酒”,镇人大随即将这一情况上报镇党委,镇党委认为整治“无事酒”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决定由镇人大牵头,第一时间成立新民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镇村新民风整治工作专班,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无事酒”整治工作。
整治过程中,镇人大打出“三张网”“四个一”组合拳,通过网格预警、场所监管、重点盯防,累计劝止“无事酒”30余起,实现了100%的制止劝阻。同时,明确操办标准,建立管理台账,组建监督队伍,实施“黑名单”制度,从源头上管控“无事酒”的泛滥。在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响应,取消酒宴。
为确保整治工作落地见效,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作用,组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迅速行动起来,深入村组、社区、酒店、餐馆进行调研,监督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自治”的治理模式,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整治工作得以长效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