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4 11:44作者: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来源: |
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涵盖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主要绩效,反映着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全力打造民生警务系统亮点工作,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列,其中2013年度取得“双第一”,先后荣获“全省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虽然取得这些成绩,但是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顽疾”因素仍部分存在,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社会转型期,一些警务工作方面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也亟待研究解决。为全面了解我市民生警务工作情况,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月,法工委、内务司法工委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民生警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聚焦“民生警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全力做好公共安全管理、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开展治安严打整治等重点工作,“民生警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完善公共管理体制,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完善治安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将治安防范基础工程作为平安安康的民生工程来抓,相继建成32个公安检查站、4个高速路省际综合执法检查站,形成了环城区、环县区、环地市三道“环安防控圈”;累计建设视频监控11万余个,整合各类图像资源3197路,搭建了省、市、县、派出所、社区警务室视频监控“五级联控平台”189个;设立了网格化巡逻责任区170个、街面警务站24个、巡特警屯警点38个,构建“群防管区、派出所管片、巡警管面、检查站管点、交警管线”的新型五级巡防体系,有效压降了刑事发案。二是创新推行“三个精准防范”举措,即“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精准防范‘民转刑’案件;加强治安防控措施,精准防范‘盗抢骗’案件;加强重点人员管控,精准防范暴力命案”,有效遏制了“民转刑”、“盗抢骗”、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命案高发势头。2014年以来全市刑事发案逐年下降,城区街面发案下降了10%以上。三是创新公共安全管理。深入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创新交通安全管理,推行高速公路“122”、山区农村道路“125”、中心城区“113”三位一体的交通安全联勤联动体系,提升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公安部向全国推介安康“122”、“125”模式经验做法。交通事故“四项指数”逐年下降,交通安全秩序持续平稳。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创新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和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模式,健全完善了火灾隐患常态化排查治理、重大隐患分级治理机制,全市火灾形势持续平稳,连续19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四是创新推行社区及互联网+警务。在社区开展“十小警务”、“社区十进”活动,丰富社区警务载体和内涵,真正把警务室建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这一模式获得了市政府重大创新三等奖。同时积极建立健全网上警务服务体系,在岚皋县公安局试点“民生警务平台”,全面整合10余个警种部门的50余项公安业务,实现了由“广设窗口、每点布警、坐等群众”的传统警务服务方式向“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现代警务模式转变,“民生警务平台”被省公安厅在在全省推广应用。
(二)强化队伍规范化建设,落实便民利民新举措。一是紧抓学习教育,打造忠诚队伍。全市公安队伍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全面加强队伍宗旨教育,筑牢忠诚警魂,锻造了一支立场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高效公安队伍。二是突出规范执法,提升队伍公信力。积极回应群众新要求,全面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管理精细化、执法流程信息化、执法警务公开化、执法示范机制化,提升队伍公信力。受立案制度改革、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等典型经验被公安部推介。市公安局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优胜单位”,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是全国十家、西北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级公安局。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工作,在全省公安机关率先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定期清理和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制度,共清理行政权力328项、行政审批权64项。四是认真落实便民利民举措。出台了改进作风便民利民7类44项具体措施,大力推广限时办理、预约办理、上门办理和微笑服务、错时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近五年来,共为群众办理身份证33万余张,制发居住证14.9万余张,受理批准公民因私出国(境)32.7万余人次。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拟定了《安康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安康市居住证管理实施办法》,使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等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
(三)重拳出击,打防并举,整治治安突出问题成效显著。 一是打黑除恶斗争动真碰硬。成功破获了安康“2013.3.2”邹园林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组织开展了打击整治“村霸、街霸、市霸、沙霸、路霸”专项行动,2014年8月以来,共查处“五霸”刑事案件120起,刑事拘留279人,查处“五霸”行政案件389起,行政拘留645人,打掉涉恶团伙32个,为重点项目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二是打击毒品犯罪重拳出击。2013年以来共破获各类涉毒案件1103起,抓获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2719名,强制戒毒1025人,缴获各类毒品25900余克,铲除罂粟4400余株,特别是成功破获汉滨“2014.7.19”、“2016.1.11”、“2016.3.22”、“2016.5.28”及平利“2014.11.5”等一大批重特大毒品案件,有力打击了犯罪份子嚣张气焰,有效遏制了毒品违法犯罪高发势头。三是整治治安乱点措施过硬,2013年以来累计排查整治兴安综合市场等治安混乱地区88处、治安突出问题904个,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用电子游戏厅进行赌博违法犯罪问题,市区公安机关联动,先后组织多次专项行动,共关闭赌博游戏机经营场所63家,现场砸毁赌博游戏机381台,收缴赌博游戏机299台、游戏机主板276块,震慑效果明显。四是“破小案、暖民心”创新有效。相继组织开展了“打盗抢、防诈骗、破小案、暖民心”系列会战,成功破获了一大批系列性、团伙性、流窜性侵财案件。制定了《安康公安机关“破小案”工作机制》,建立了如实立案、现场必勘、分析研判、侦查破案、分工协作、追赃挽损、考核奖惩等七项机制,总结推广“破小案”“355”技战法,形成了“破小案”工作长效机制,近三年来,累计召开财物集中返还大会100余场次,向受害人返还各类财物价值1600余万元。市委政法委将“破小案、暖民心”作为平安建设的先进典型全市推介。省公安厅连续两年在我市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打击侵财犯罪现场会。省委深改办、公安部刑侦局、省公安厅全面推介“破小案、暖民心”经验做法。
二、存在问题
(一)工作宣传不够到位。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市公安机关对加强治安防控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但对于自身工作效果特别是“民生警务”工作成绩的宣传还局限在系统内部,不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造成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另一方面,近年来全市公安系统既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典型事迹,又没有坚持对前几年涌现出的刘传品、邓良义等先进人物进行长期性宣传,降低了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影响了干警的工作热情。
(二)财产类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流动性加剧,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和刑释人员管理难度加大,一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小旅店、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等部位治安管控较为薄弱,“两抢一盗一骗”侵财案件居高不下,三年来,全市侵财案件发案占到刑事立案总数的70%左右,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违法开始出现向网上蔓延趋势,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增多,但金融机构和电信部门对公安侦破电信金融犯罪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渠道还不够畅通,程序手续较为繁琐,加大了打击难度。
(三)警力相对不足,辅警管理不够完善。随着公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维稳任务的日益繁重,警力不足、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以汉滨分局为例,调研了解到该局共有各类工作人员1524人,拥有执法权的正式民警534人,28人抽调外单位工作,55岁以上有38人因病无法正式工作,实际从事一线工作的正式民警469人,占总民警的30.7%。执法资源有限致使全市公安系统大量工作必须由辅警配合完成,但辅警待遇普遍偏低、保障不足,制度管理不够精细,少数民警宗旨意识、群众观念不强,冷硬横推、办事拖拉等问题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导致人民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信任。
三、意见建议
(一)突出公安宣传,树立良好形象。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主动宣传、深入传播的理念,既要充分发挥好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的主力军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好微博、短信、微信等新兴媒体的生力军作用,还要广泛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专题宣传、入户送挂历等传统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的最新战果和先进事迹,讲好警察故事,传播好公安声音,弘扬正能量。要善于及时发现先进典型,坚持典型引路,组织开展好争创“勤政爱民标兵、规范执法标兵、侦查破案标兵、学习钻研标兵”活动,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全方位持续有效进行宣传。要建立负面舆情危机处置机制,对涉警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保持高度敏锐、妥善应对,引导群众客观公正评判公安机关业绩和队伍形象,防止恶意炒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干警的认知度和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
(二)提升财产犯罪破案率、减少群众损失。要坚持凡群众报警案件,无论案件大小、性质轻重,都要“有案件必出警、有现场必勘查、有线索必追查”,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打击影响群众切身利益、主导全市刑事发案走势的“两抢一盗一骗”多发性侵财犯罪作为保障民生的大事来抓,把入室盗窃、盗窃摩托车、扒窃、街头两抢等多发易发犯罪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完善考核机制,落实破案责任,用足侦控手段,不断提升侵财案件破案率,加大对赃款、赃物的追缴力度,及时返还被盗抢财物,全力做到案件破获、赃物追回,切实把侵财犯罪高发的势头压下去。在金融电信网络诈骗方面,金融机构和电信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对金融电信网络犯罪提高技术和信息支持,简化程序,保障沟通渠道畅通,最大程度保护受害人利益。
(三)深挖内部潜力,完善辅警管理制度。一是是整合执法资源,优化警力配置。全市公安系统可以向经济发达地区学习,以指挥中心为龙头,加强各警种的统一指挥、协作配合和整体联动、构筑“棋盘式”或者“网络化”的治安防控格局,实施城市社区警务战略和农村区域警务战略。各级政府可以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地理位置等相关因素,从实际出发,打破行政区域,科学设置公安派出机构。公安机关内部也要优化基层警力配置,整合警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把警力下到一线,实现“小机关,大基层”,切实解决头重脚轻、机关化严重的问题,弥补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二是规范辅警管理部门,建立全市统一辅警管理制度。公安机关在加强对辅警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教育的同时要积极部署落实全国辅警制度改革要求,根据身份性质和岗位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对警务辅助人员实行层级化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晋升和惩奖机制,增强警务辅助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理顺公安机关对辅警机构的领导与指挥关系,积极与其他政府部门协调,逐步完善辅警的编制管理、准入与培训、考核奖惩、工资福利、经费保障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