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4 09:46作者:刘家群来源:陕西人大网 |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旬阳县赵湾镇赵湾社区居民张继凤代表的座右铭。她2011年当选为旬阳县十七届人大代表,2016年再次当选为旬阳县十八届、赵湾镇十九届两级人大代表,感到当代表既是一种政治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她时刻牢记人民的重托,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一个人大代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密切联系选民,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建言献策,反映民意,真心实意为村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代表。
学政策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人大代表,张继凤注重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出席县镇人代会,参加检查、视察、评议、各类调研和代表组活动,逐步提高对代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她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坚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忠于国家和人民,模范地遵守宪法、法律和社会道德;坚持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熟悉人大理论,明确人大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用科学的辩证的理论武装头脑,提出正确的、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学习科技知识及农村实用技术,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她充分利用社区的专栏、板报和标语开展宣传国家法律法规,举办讲座和咨询服务活动,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履好职 成为选民信赖的好代表
她非常珍视“代表”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职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代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她说“居民群众信任我们,选我们当人大代表,就是希望我们代表他们的利益和意志来参与国家管理,更好地为村民群众服务。”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当好代表,履行好代表职责,她经常深入选区走访选民,了解社情民意,定期接待选民,每年联系选民达80%以上,记好《民情日志》,把选民反映的各种问题,梳理归类,并把一些有价值的涉及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共性情况整理成意见和建议,积极提交县人大提案工作组按程序办理,几年来,她共接待选民120余人次,直接帮助处理、解答和咨询的问题有12条,向县人大书面单独、或联名提出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10余条。
她积极参加每次的人大代表活动,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把收集情况分析问题和写好调研报告看着是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政府献计献策,几年来她撰写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思考和对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合理化建议》、《烟草生产中早采早烤增加农民收入的探索》等调研文章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并及时采纳,仅烟草一项每亩净增产25公斤以上,使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
善建言 当好代表为人民
她认真履行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不忘自己是人民选的代表,在县人代会上她积极建言献策,她先后提出了《关于筹建赵湾中学师生餐饮中心的建议》、《关于尽快实施旬阳至小河102省道拓宽改造的建议》,引起了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一一得到了落实。她还就基础设施建设、赵湾上街集镇河堤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意见,镇政府及相关职能单位采纳,组织实施到位,解决了村居民群众普遍观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人民群众中架起了“连心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办实事 引领畜牧产业发展
针对赵湾社区企业少、土地少、流动人口少,发展经商、服务业也有一定的困难,村居民增收的项目较少,根据这一实际,作为人大代表的张继凤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深入到各村居民小组,了解情况,倾呼群众意见和呼声,看到肉食市场前景好,社区交通方便,信息畅通的区域优势,统一了干部群众思想,形成了共识,确定发展以养猪为“龙头”的畜牧产业,协助制定了发展规划。为消除群众的疑虑。她主动自己带头给群众引好路、作示范,建起了标准化圈舍,年养猪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并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发展生猪产业,由于率先垂范,群众看到了养猪赚钱的希望,使畜牧产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
为了使畜牧业在社区整体发展,坚持抓大户、树典型,依靠大户带动发展。她动员有头脑、有资金的村居民汪晓明开始养猪,起步从20头开始,总结喂养经验和技术,掌握疫病防治后再发展到300头,逐步扩大发展。由于自己带头,抓点示范,引动发展,使社区畜牧养殖大户达到32户。
一份辛劳,一份付出。张继凤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她以实际行动回报了选民的信任和重托。